APP下载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临床研究

2018-01-19吕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亚群急性期支原体

吕淼

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人群为学龄儿童,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 其病变范围主要在肺间质, 大多患儿症状较轻, 主要有发热、头痛、刺激性阵发性干咳为其主要特征。据统计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大约占住院肺炎患儿的10%~20%, 在流行期间可达到30%以上[1-4]。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一般认为为直接侵犯与免疫损伤, 大部份认为与机体免疫损伤所致[5]。本研究对本院1年来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4例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通过与健康儿童64例比较, 意在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学变化的联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的6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做为实验组, 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2~8岁, 平均年龄4.9岁;患儿均有发热、头痛、厌食、乏力、咳嗽等症状, 听诊肺部有中细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肺门周围或肺下野有斑片状模糊密度增高影,实验室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1gM)阳性, 均无免疫性疾病, 均未使用过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 均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选取同期本院64例体检健康儿童做为对照组, 其中男38例, 女26例;年龄2~9岁, 平均年龄4.8岁;健康体检儿童近期无感染性疾病, 无过敏及免疫性疾病。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儿于发病急性期(即病程4~8 d)及恢复期(即临床症状消失, X线胸片正常后1周)分别采集前臂静脉血3 ml, 对照组儿童采集前臂静脉血3 ml, 均给予抗凝等处理后立即送到检验室检验。采用手工试剂盒法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3、CD4、CD8水平等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及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急性期、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分别为 (61.40±6.10)、(36.71±5.21)、(31.12±1.37)、(1.47±0.41), 恢复期分别为 (62.10±5.71)、(35.95±4.70)、(32.14±1.29)、(1.46±0.37),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分别为 (65.81±12.31)、(43.17±5.14)、(25.78±4.32)、(2.17±0.46)。急性期及恢复期实验组患儿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 CD8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最小生物, 有高度的多形性, 肺炎支原体肺炎传播途径为飞沬传播, 以青少年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冬季为多见, 因与室内活动多及密切接触有关系, 较易在人群中流行。它的发病机制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宿主后, 其顶端结构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 并伸出微管插入胞内吸取营养, 损害细胞膜, 而后释放出核酸酶, 过氧化氢等引起细胞的溶解, 上皮细胞肿胀, 继而坏死[6-8]。另外肺炎支原体可以诱发机体产生抗体参与上述病理损伤过程。T淋巴细胞介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可用来判断某些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数值的变化可显示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异常, 白细胞分化抗原中, CD3代表总T细胞, CD4代表T辅助细胞, CD8代表T抑制细胞,由于这些表面分子具有特异性, 所以可以通过检测这些表面分子间接反映机体T淋巴细胞, CD4的意义为具有促进杀菌的功效, 促进细胞因子大量的释放, CD8的意义为具有对机体细胞, 体液免疫抑制作用, 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 CD4/CD8比值如果下降, 证明疾病严重[9,10]。

本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 分别为 (61.40±6.10)、(36.71±5.21)、(31.12±1.37)、(1.47±0.41), 恢复期分别为 (62.10±5.71)、(35.95±4.70)、(32.14±1.29)、(1.46±0.37),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及恢复期实验组患儿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 CD8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抗菌能力下降, 不能有效清除体内感染物, 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在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同时, 应积极应用免疫调节剂, 能缩短治疗时间, 促进患儿康复。

综上所述,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严重, 存在细胞免疫失调, 可能与疾病的发展相关。

[1]李璐, 纪玲, 白丽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工程, 2015(2):134-135.

[2]毛敏.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研究.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3):180-181.

[3]高劲, 邰海服, 薛妹, 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6):499-500.

[4]王丽燕, 白丽霞, 朱镭, 等.支原体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5(9):1298-1301.

[5]胡蝶, 刘艳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分析.中外医疗, 2017, 36(12):30-32.

[6]倪慧萍, 季伟, 陈正荣, 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临床意义.江苏医药, 2012, 38(22):2705-2707.

[7]刘国军, 周蓉, 王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研究.当代医学, 2012, 18(21):80-81.

[8]郝丽, 郑成中.支原体肺炎患儿D-二聚体、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意义.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3):156-159.

[9]逯艳梅, 李海峰, 曹甦.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变化及临床意义.江西医药, 2009, 44(8):778-780.

[10]楼兰芳, 李小兵, 张兰青.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3):385-387.

猜你喜欢

亚群急性期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