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总目次索引
2018-01-19
□中国文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吴承学]
古代文体谱系论
胡大雷(1)
班固《典引》的文体创新与文章学思想
蔡丹君(1)
论初盛唐歌行与七言短歌的同构现象
——兼论日本七言短歌“河阳十咏”
刘 一(1)
《四库全书总目》论散文的文体形态特征
郭英德(4)
《文心雕龙》“启”体论的文体谱系考察
——以公文制度为中心
周文俊(4)
“文本于经”:姚永朴坚守桐城派文脉的
核心与路径
方盛良(4)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栏目主持人:陈伟武]
释新出战国楚简中的“湛”字
黄德宽(1)
古文字所见人物名号四考
王 辉(1)
据清华简考证侯马盟书的“赵尼”
——兼说侯马盟书的时代
石小力(1)
□贡赋经济体制研究[栏目主持人:刘志伟]
贡赋经济体制研究专栏解说
刘志伟(1)
明清经济史中的“地方财政”
赵思渊,申 斌(1)
定期奏报制度与崇祯初年的财政管理
曾美芳(1)
明代前期里甲赋役制度下的徽州社会
——祁门县文书《百户三代总图》考析
黄忠鑫(1)
□西学东渐研究[栏目主持人:倪梁康]
1685年路易十四遣华耶稣会传教团信件中的广州
[法]蓝莉著,郭丽娜译(1)
认同与诠释:康熙特使艾若瑟在广州之墓
及其时代意义的变换
[法]梅谦立(1)
□马克思主义研究
文化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王 杰(2)
文化唯物主义、共同文化与情感结构
——论雷蒙·威廉斯“三条进路”对马克思
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
王庆卫(2)
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及其价值指向
王雨辰(2)
基于马克思异化观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审视
——兼论异化分析的四层次框架及其
方法论意义
朱富强(5)
古楳的“教育革命”论与唯物史观(1928—1937)
曹天忠,刘晓旭(5)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专题[主持人:吴义雄]
融入体制与秉持特性:立案以后岭南大学的
发展之路
吴义雄(2)
校园政治与中西博弈:齐鲁大学立案
前后的易长风波
刘家峰(2)
□宗教与文明研究[栏目主持人:王丁]
回归语文学
——对佛教史研究方法的一点思考
沈卫荣(2)
有关《华严法界观通玄记》的几个新发现
高山杉(2)
丝路景教与汪古渊流
——从呼和浩特白塔回鹘文题记Text Q谈起
白玉冬(2)
金元汪古马氏的景教因素新探
——显灵故事与人名还原
马晓林(2)
中亚语言与文字中的摩尼教文献
宗德曼(5)
摩尼教与霞浦文书、屏南文书的新发现
王 丁(5)
匈奴语言及族源新探
叶晓锋(5)
□大学与近代中国[栏目主持人:桑兵]
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国难之际浙江大学
文学院的合与分
张 凯(3)
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权力与上海私立大同
大学的治理模式
蒋宝麟(3)
□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栏目主持人:刘志扬]
雍正时期清政府在川西高原设置土司的
行动及特点
赵心愚(3)
清朝“驱准保藏”行动中对由打箭炉入藏
道路的开拓
石 硕,王丽娜(3)
七世达赖喇嘛驻锡地惠远寺与康区地方
土司及清廷的互动
玉珠措姆(3)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可能性
周 星(6)
驯化、传播与食物生产类型的形成
——人类学的视角
范 可(6)
大自然的馈赠:味之道与民族医药
赖立里(6)
□“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主持人:徐现祥]
文化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撤地设市自然实验的证据
戴天仕,徐文贤(4)
跨界空气污染需要跨区协同治理
李书娟(4)
□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与展望[主持人:李胜兰]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
——中国改革模式的演进
王 曦,彭业硕(6)
中国制造业知识溢出吸收机制研究
王 珺,李泽华(6)
法律与经济发展“中国经验”的再思考
周林彬,王 睿(6)
中国地方涉税法律制度演进与区域税收
收入水平差异研究
李胜兰,黄晓光(6)
□中国词学史研究[主持人:彭玉平]
论混一背景下的元词复雅思潮
赵维江,刘慧宽(6)
论《艺苑卮言》的词学史意义
张仲谋(6)
“自辑录”与晚清民国词学目录之学的
“别是一家”
刘兴晖(6)
□民族走廊研究[主持人:周大鸣]
民族走廊与族群互动
周大鸣(6)
在“逃离”与“加入”之间:从“吴将军”传说
看山地族群的国家认同
刘秀丽(6)
南岭走廊地区的宗教、边界与跨地域想象
张 超(6)
□文学
民国时期新文学研究中的古典学术传统
刘卫国(1)
论“剧曲”之于《女神》的意义
周维东(1)
毛传郑笺所本之《诗经》面貌管窥
——以《曹风·鸤鸠》为例
赵 培(2)
晋武帝时期的政治生态与皇室赋诗活动
来森华(2)
禅宗“机锋”与钟惺诗的标新
李 瑄(2)
“二黄腔”名实考辨
——兼论“皮黄合流”的相关问题
陈志勇(2)
《礼记·经解》写作年代考
陈桐生(3)
中国古代咏史诗中的比较思维
马 昕(3)
魏晋南北朝琴曲歌辞辑考
黎国韬,周佩文(3)
靖江《大圣宝卷》的信仰与文学渊源
陈泳超(3)
鲁迅视野中的香港悖论
朱崇科(3)
朱光潜与民国“文学话”的创构
——以《谈美》和《谈文学》为例
黄念然(3)
田能村孝宪《填词图谱》及其时代特征
张宏生(4)
日本庄刻《王注楚辞》考
黄灵庚,王 琨(4)
跨语际文学接受的典型样本
——早期来华传教士《三国演义》评介研究
陈淑梅(4)
如何书写革命?
——普罗/左翼作家对好莱坞电影
《党人魂》的挪用与批判
杨 慧(4)
《湘行散记》的版本批评
彭林祥(4)
重定时间标准与历史位置
——《新刻漏铭》新论
程章灿(5)
比较诗学视野下《文心雕龙》“文之为德”新释
曹顺庆,杨 清(5)
耕读传家观念的重塑与强化
——以南宋中后期辞赋为中心
刘 培(5)
《人兽鉴传奇》的情节结构与宗教哲学意味
——兼及唐文治《茹经劝善小说》
左鹏军(5)
林纾的海军情结
——从《不如归》说起
夏晓虹(5)
汉赋为“学”论
易闻晓(6)
“算账”书写:“翻身”的性别政治
——从赵树理《传家宝》看革命的
性别与阶级问题
吴晓佳(6)
□语言学
汉江上游地区方言的混合特征及历史成因
柯西钢(5)
□史学
《佥定四分律疏》与中唐时期的戒律论争
王 磊(1)
唐代流放和左降官制度与北方家族移民岭南
王承文(2)
方以智著作的家传与整理
邢益海(2)
学案体与作为理想境界的宋学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之清学观再探
吴 海(2)
17世纪后期朝鲜王朝政坛的“奉清”“崇明”之辨
——以1667年南明漂流民事件为中心
黄普基(3)
从财政透明化评价清末海关兼管常关
侯彦伯(3)
辛亥康有为的虚君共和论
桑 兵(4)
宋代幕职州县官体系之形成
闫建飞(4)
肯尼迪政府联印制华与“藏独”活动的嬗变
温 强(4)
戊戌东渡后的梁启超与“文学”概念的转变
李 敏(5)
记忆与历史
——基于法国共济会历史编纂学的考察
周小兰(5)
清末“国体”“政体”区分说的源起与变异
邓华莹(6)
中世纪盛期西班牙犹太人与基督徒的
族群融合
王玖玖(6)
帝国以前的罗马城
——从聚落到都城的考古学观察
周繁文(6)
□哲学
方中通《哀述》诗释读
张永义(1)
爱国、虔敬与正义
——阿尔喀比亚德与苏格拉底的选择
魏朝勇(1)
从动感的感觉到动感的实践
——胡塞尔感知分析中的实践论视角
陈 伟(1)
孔子思想的哲学解读
——以《论语》为文本
冯达文(2)
庄孔关系新探:从孝的角度看
罗祥相(2)
《论语·微子篇》“不仕无义”新诠
——兼论儒学“君臣之义”的人学
意涵与现代价值
刘 强(3)
齐物逍遥与知性知天
——孟庄的不同旨趣及其互补关系
丁为祥(3)
阳明心学对甘泉心学的三层批评
——从工夫面向看
赖区平(3)
康有为视界中的列子
魏义霞(3)
父命抑或王父命?
——从聩辄争国事件看儒家政治
伦理的发展
黎汉基(4)
《大学》“教—学”论与《中庸》“教—化”论
——儒家政治的“真知”困境与可能出路
邹晓东(4)
认知取向的扬弃
——《孟子·告子上》“生之谓性”章疏解
郭美华(4)
亚里士多德与形而上学的存在—神—学
构造问题
安 靖(4)
芬兰学派奥古斯丁成神论思想研究及其
新进展
高 源(4)
“做”伦理学:从夫子责骂宰我说起
张 曦(5)
宋代理学鬼神论的形成
——以朱子“阴阳之灵”的观念为中心
傅锡洪(5)
功夫伦理初探
倪培民(6)
阴阳“八卦”的演变及阴阳家与《周易》的关系
高华平(6)
《六经》与《四书》的思想互补与内在张力
朱汉民(6)
庄子“齐物论”属读辨正
李智福(6)
□政治学行政管理学
甄别性吸纳: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常态
陈天祥,应优优(2)
公益慈善、印象整饰与利益交换:
基于一个华南侨乡的考察
黎相宜(3)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劳动立法、地方调解
与争议处置
——基于劳动争议胜诉率的实证分析
余 琴,庄文嘉(3)
从褒扬到贬损
——东方主义对于中国形象的论述
郭忠华(5)
工具运用与选择偏好:发展机构养老服务
政策研究
谭 兵(5)
□法学
中国量刑改革中民众参与机制研究
李文杰(1)
关于策略性投票的一个注记
——对“不利的特权”博弈的延伸探讨
赵凤仪,丁 利(1)
□经济学管理学
中央银行流动性便利工具的政策效果:
一个综述
王 曦,卞 佥,李丽玲(1)
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流动性择时能力
实证研究
黄宇元,李仲飞,张 浩(1)
企业管理者真的在意社会责任问题吗?
程雪莲,王夏阳,陈宏辉(1)
国际贸易、FDI和国际R&D溢出
——基于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黄新飞(2)
金融竞争力、金融开放与双边对外直接
投资头寸
王 伟,杨娇辉,邱婉萍(2)
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的商业银行信贷资源
配置研究
毛蕴诗,戴传斌(3)
机构投资者真的是价值创造者吗?
——基于制度环境调节效应的检验
徐 勇,陈国伟(3)
职场排斥对防御性与破坏性建言的影响机制
谢 俊,储小平(3)
FDI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基于劳动力就业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黄亚捷,闫雪凌,马 超(4)
宏观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地择业
陈希路(4)
我国货币当局超发货币了吗
——关于“中国货币之谜”的解析
李 翀(5)
要约收购制度改善与控股股东利益
侵占研究
陈文婷,李善民,刘中华(5)
风险投资辛迪加绩效研究:基于组群
层次的分析
符正平,罗超亮,王 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