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2018-01-19本刊编辑部
近日,从革命老区江西省永新县传来消息,在科技部近30年定点帮扶下,由江西省政府批准,永新县正式脱贫“摘帽”。这是继去年井冈山市在全国592个国定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后,科技部定点扶贫工作又一标志性阶段成果,也是科技扶贫在永新书写的又一成功篇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减贫的积极倡导者和最有力的推动者。自1986年起,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行动。
在这场浩大行动中,科技部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的“科技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科技扶贫瞄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及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机能和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扶持支柱产业、建立服务体系、培育创新能力,传播、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贫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推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全国科技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烈的民族使命和社会责任感,饱含热情投身到扶贫开发事业当中,凝结成“情系百姓、扎根基层、求真务实、创新创业”的科技扶贫精神,奏响了“以科技的杠杆,撬动贫困这座大山”的时代强音。
30年来,科技部先后向大别山区、井冈山区和陕北老区等贫困地区选派了29届科技扶贫团,累计近500人次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在革命老区、大山深处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探索出“大别山之路”、“太行山道路”、“井冈山之路”等先进经验;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一个又一个产业因科技的力量发展壮大,成为地方特色产业;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科技意识增强;尤其在偏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科技扶贫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扶贫开发工作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这五年,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这是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的盛赞。
科技扶贫为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关于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科技扶贫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政策的落实,让科技扶贫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越是到了关键时期,越要用好科技的利器,全国科技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应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将智慧和才能更多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决战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