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2018-11-08张书伦郭志杰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文/张书伦 郭志杰 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将信息化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
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农业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2017年12月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标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项目,目前已经超额完成了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系统培训了村级信息员,完成了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通上线和全省益农信息社基础数据上传,实现了与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融合对接。
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涉及部门多、业务范围广、应用领域宽,综合服务平台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在积极推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面,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但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资源统筹程度不够、线上交易资源与线下体验不匹配、整体服务效益尚未充分发挥等多个问题。
本文针对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项目建设实践,对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需求和平台流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平台用户的需求。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式,提出了平台三级架构,即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县级综合服务平台、省级综合服务平台。村级信息服务平台是整个服务平台的基础,通过对村级服务平台中的六大核心流程进行梳理,并对每个核心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综合服务平台的性能需求。
信息服务平台呈三级架构
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对象包含了农民、服务商、运营商、政府、企业等,管理和运营全省3.7万个益农信息社,服务河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功能的设计不仅要结合实际情况,还要考虑用户的需求。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充分考虑了农村生活、生产要素、第三方资源等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等,实现平台涉农服务事项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河南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级架构需求分析如图1。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即是益农信息社村级服务平台,主要是将平台整个服务体系落地到农村,实现四大功能和六大业务。四大功能即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培训服务;“六大业务”即“买、卖、推、缴、代、取”。六大核业务是四大功能的最终体现,是信息进村入户平台落地部署。
(1)公益服务。公益服务以12316农业公益服务为核心,通过多种手段为涉农人员提供各种生产经营方面的服务,如天气指数进行分析、整个价格数据的统计及预测,提供价格行情预测等服务。公益服务板块需求分析如图2。
(2)便民服务。便民服务模块主要包括:生活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旅服务等内容。生活服务主要能够实现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各种险服务;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贷款和小额提现;信息服务包含了医院挂号、商旅服务等功能;商旅服务包含了通过线上介绍和线下展示的旅游推介内容。便民服务板块需求分析如图2。
(3)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主要包括农特产品商城系统、生产资料商城系统、生活资料商城系统三大系统。依托平台可进行农产品的上行销售以及物流配送,实现农产品上行下行通道的打通,可溯源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需求分析如图3。
(4)培训体验服务。培训体验服务模块包括对进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进行宣传,并在平台上分享信息技术、培训心得等内容。针对县区发送的培训内容进行及时学习,并参加县区组织的相关培训。
县级综合服务平台
县级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是对所在县区内的站点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监督,基本功能包含了基本信息管理、运营管理、运维管理、系统管理等内容。基本信息管理包含了对信息员、信息站点的日常管理和信息统计;运营管理主要是针对运营的订单进行处理,并对交易数据进行日、周、月、季度、年度的汇总及统计;运维管理是对县级综合服务平台上的新闻模块、公告模块、呱呱集市等相关信息的搜集和更新。
县级综合服务平台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所在县区内的信息员进行培训考试,系统中包含了对学员的基础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等,详细流程如图4所示。
省级综合服务平台
图3 电子商务服务模块流程
图4 培训体验服务流程
省级综合服务平台主要侧重于政府监督、管理及服务,主要是针对整个省份的数据的进行汇总、统计、挖掘、分析。这些数据信息不仅包括公益服务模块、便民服务模块、电子商务模块、培训体验服务模块等四大模块的统计信息,还包括用户上报信息、价格行情、病情信息、村情社情信息、平台抓取信息、日志信息、平台服务统计分析信息、平台服务调用异常信息等统计分析,形成平台数据报表,指导农业生产、预测农产品走势、塑造农产品品牌、辅助政府决策等。
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的实际需求,搭建合理的服务平台,本文采用了实地调研法、访谈法、项目需求分析等对平台核心业务流程分析研究。把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业务需求总结如下:
实现政府对农业企业生产过程可监控的需求:把企业重点生产环节进行政府监管,为政府打造一个可视、可查的综合监管平台。
实现政府对农业企业信息数据决策支持的需求:结合大数据、生产过程追溯、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全过程进行数据化综合处理,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实现政府对农产品全过程追溯:结合农业云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可溯源。
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需求:把全省优质农产品搬到平台,统一的推广、销售,实现便捷的农产品销售入城的目标。
实现综合的运营需求:把全省优质农业服务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方便农民进行一站式服务,打造农村信息化应用新高度。
实现多维综合管理需求:把政府、企业、农村、农民和互联网消费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平台、统一入口,功能分层分角色管理,打造一个综合管理平台。
实现一个农业学习交流需求:把研究机构、院校、企业、农村、农民、销售网点整合到平台,实现一个公共的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全省农业综合信息化应用能力。
实现强有力的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需求:把政府监控、企业生产、过程销售、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等信息结合云计算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行成全面的可视化图表,动态多维分析,为政府打造可视化数据决策。
实现科学管理、数据量化分级需求:对政府职能、企业职责等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化管理,落实到人责任制,达到一个平台,分行分级应用。
实现综合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对企业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分析,对企业进行生产指导,提高全省农业综合实力。
实现综合的农业培训教育需求:行政培训、种养殖培训、平台培训、农业信息化培训等,进行在线的和定点的培训管理,综合提升农民科技实力。
图6 买功能流程分析
通过对平台的需求分析整理,总结平台的几个常用的功能,下面对核心的几个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平台“买”功能流程分析
“买”是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中的基础,主要是可以实现生活用品、涉农生产资料的购买。具体流程即益农信息服务站利用豫农宝、聚农宝、神州农易、神州牧易等电商平台为本地村民、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等代购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等物资,如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农具、家电、衣物等,图5描述的是买功能的具体流程。
在该项功能中,重点考虑网上支付问题,在传统的电子商务支付过程中,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对金额限制在是5000元左右,显然不能满足农资购销支付的需求,所以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考虑与银联部门结合,在保障资金安全前提下,可以实现大额资金交易。
平台“卖”功能流程分析
“卖”是综合服务平台的核心,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内容。对于农民来讲,如何解决农产品销售才是解决他们问题的重中之重。卖主要是帮助村民或种养大户等对当地特优产品、手工艺品进行包装策划,并在综合服务平台上进行销售,解决当地农民销售渠道窄,销售出路难的问题,图7描述的是卖功能的具体流程。
平台“推”功能流程分析
“推”顾名思义就是将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种植养殖类等知识进行推广。利用平台为农户、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科技培训;向农户提供咨询和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向村民提供政策法规、法律、教育、用工、医疗保健等咨询服务;帮助村民和种养大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产前、产中、产后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信息问题。图8描述的是推功能的具体流程。
平台“缴”功能流程分析
缴费功能主要是平台积极与当地水务、电力等部门或公司进行积极对接,为村民及周边居民代缴各种生活费用,包含了水电费、煤气费、电视网络费、话费等,实现“大户不出户,小户不出村”的目标。缴费功能不是平台的核心营利板块,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资源,增强用户体验感,增加用户粘性。
平台“代”功能流程分析
“代”功能主要是代理、贷款。代理即是通过综合服务平台信息员为村民提多种代理业务,如彩票、婚庆、租车、旅游、飞机订票等商业服务。贷款即是通过综合服务平台与蚂蚁金服或保险公司等与其他能够授信的平台合作,提供不同的信贷额度,为村民提供不同额度的贷款业务,其业务流程如图9。
图7 卖功能流程分析
图8 推功能流程分析
平台“取”功能流程分析
取,即是取钱、取货的功能。在平台是可以实现电商平台的下单及物流快递的查询,通过自身物流体系的搭建及与第三物流公司的合作,共同解决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及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平台部署的益农信息社承担村级物流配送集散的功能。益农信息社通过与相关金融部门进行对接,为村民提供小额取款业务,该功能主要流程如图10所示。
图9 代功能流程分析
图10 取流程需求流程分析
借力信息化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性能
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不仅要在功能上满足用户需求,还需要在系统性能上要实现系统稳定、数据安全等需求。本文通过平台总体要求、并发访问量、响应时间、数据性能、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可恢复性和安全性等内容对平台进行性能需求分析,具体内容详见(表1)。
表1 平台性能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