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毒梭菌病症状及诊治措施
2018-01-19万玛吉
万玛吉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畜牧兽医站 810499)
1 羊肉毒梭菌病的病因分析
在羊养殖中,肉毒梭菌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患病后的死亡率较高,需要加以重视。能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羊误食了被肉毒梭菌毒素污染的饲料、牧草及饮水等。高原地区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资源被破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环境对病菌的抵抗性能下降,容易造成肉毒梭菌的滋生繁殖,肉毒梭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素,羊群在放牧时误食会发生中毒症。肉毒梭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在腐烂的尸体及植物中会产生强毒力的毒素,羊只误食后可导致患病,此外,如果羊只体内缺乏钙磷等微量元素,容易引起异食癖的发生,使羊舔食污水、泥土、尸体等异物的概率增加,从而提高发病率。
2 羊肉毒梭菌病的临床症状
肉毒梭菌病的潜伏期根据摄入毒素量的不同差异较大,有些潜伏期时间短的几个小时就会发病,但潜伏期长的也能达几天,通常情况下为4~20h。该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慢性发病、急性发病和最急性发病.
最急性发病的病例在还没有临床症状表现时即会死亡。急性病例的患病羊在发病初期,患病羊表现为神经兴奋,共济失调,行动僵硬,运动时头向一侧弯,部分患病羊会点头。肉毒梭菌病的症状通常是先从头部开始出现,而后逐渐向下肢发展。表现为肌肉软弱,走路迟缓,反刍异常,类似于反刍状态,但实际是空嚼,部分患病羊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出现异常,流浆性鼻涕。病情逐渐发展,患病羊会表现出唇部、舌头、咽喉及下颌部位产生麻痹反应,眼结膜及鼻黏膜充血、眼睑松弛下垂。瞳孔变大,光照无反应,胃肠蠕动减慢,大便干燥,粪便较硬。呼吸急促,并呈腹式呼吸,心跳速度降低,心率不齐。毒素中毒会致使运动神经麻痹,进而使肌肉出现松弛和麻痹的症状,这是患病羊出现运动失衡,走动困难的主要原因。患病羊体温通常没有变化。在发病后期,患病羊通常躺在地上不愿起身,最终因麻痹而亡[1]。该病的病程为1~5d不等。春季患病羊表现出的症状较为显著,秋季是羊的育肥阶段,通常情况下膘情良好,此时发病症状比较轻微。慢性发病的病例会表现出急性病例的临床症状,同时还会并发肺炎,直至消瘦而亡。
无论是最急性、急性还是慢性发病,都有较高的死亡率。对羊养殖危害巨大。
3 羊肉毒梭菌病的病理变化
对患病羊进行解剖可见心内外膜表面有出血点,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尤其是肠道部位的病变明显。胃内容物干燥发硬,直肠部位有较多的粪便堆积。咽喉部位有出血点,并且表面有分泌物,肺部表现为肿胀充血,肝脏和脾脏肿胀,质地较脆,颜色呈青色。
4 羊肉毒梭菌病的诊治措施
4.1 治疗
对肉毒梭菌病患病羊的治疗比较困难,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对该病都没有治疗效果,患病羊仍死亡。该病的治疗措施可以采取灌肠洗胃的方式帮助患病羊排出胃肠道内的毒素,同时配合强心、补液治疗,并提供一些广谱抗菌药物,对急性和慢性发病的病例有疗效。
4.2 预防措施
4.2.1 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一个主要措施,在该病的高发地区,进行免疫接种的预防效果较好。当羊群中有羊只患病时,应皮下接种肉毒梭菌干粉菌苗,有效防止疾病发生。因为肉毒梭菌产生毒素有6个型,所以在选择疫苗时,应明确患病羊感染的毒素,选择相对应的疫苗进行接种[2],通常情况下感染的是 “C型”毒素。
4.2.2 加强饲养管理
在放牧养殖模式下,秋冬寒冷季节需要补饲,提供的饲料要新鲜、干净、卫生、无霉变,饲料中不能混有其他动物的尸体或被尸体污染,尤其是在制作青贮饲料时要格外注意。
4.2.3 保证草场清洁
保持放牧草场的清洁卫生,经常打扫清理,清除草场上的动物尸体、垃圾、粪便等,防止有肉毒梭菌产生污染环境,导致放牧羊只出现中毒现象。同时要经常检查牧草和水源,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肉毒梭菌毒素污染。
4.2.4 对病例及时处置
如果发现羊群中有肉毒梭菌病的疑似病例,要立即排查饲料、牧草及草场情况,及时寻找导致患病的因素,并将其清除,必要时可以更换牧场进行放牧。对病死羊要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尸体继续污染环境,导致其他健康羊患病。清理尸体后立即对羊舍、草场等地和器具设施等进行紧急消毒[3]。
5 讨论
羊肉毒梭菌病可以通过对当地流行病学的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进行诊断。使用肉毒梭菌苗接种能较好的预防和控制,羊肉毒梭菌在腐烂的尸体和植物体内能产生大毒力的毒素,因此,对该病的预防首先要保证环境卫生清洁,避免羊只与动物尸体的接触,同时也要防止尸体污染环境。此外,加强羊只营养,预防异食癖也能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