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肝包虫病诊疗与有效防控举措

2018-01-19陈海平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羊体棘球羊肝

陈海平

(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畜牧兽医局736400)

羊肝包虫病(棘球蚴病)以一种常见的方式影响动物的身体健康,严重损害者动物身体健康,阻碍幼畜的身体发育,削弱养殖生产效益,降低畜牧质量。还直接影响患羊的抗病能力,导致各类疾病同发。

1 羊肝包虫病的发病症状

通过查阅羊生活环境能够得知,患病羊主要集中的牧区与犬接触比较密切。在患病初期,羊不会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在羊体右上腹会逐渐出现肿块,羊会有饱胀感,在肝脏位置有不适感,会隐隐作痛。

患病后期,羊表现为呼吸缓慢且困难,伴随着咳嗽,特别是一旦咳嗽严重,羊会趟卧在地。肉眼能观察到患病羊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查看肺部发现不同部位存在局限性的浊音病灶,进行听诊病灶时,肺泡呼吸音比较微弱,叩诊肝脏部位。浊音区的声音明显扩大,按压浊音区,病羊具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肉眼观察病羊肥育不良、被毛呈现为逆立状态,羊毛比较脱落,由于肝脏受害,患病羊营养失调,身体也会逐渐消瘦。

棘球蚴(包虫)主要寄生在肝脏、肺脏部位,若寄生体积不大,宿主一般没有任何感觉。但若寄生体积长时间压迫组织,会出现脏器萎缩、导致羊体出现机能障碍,若是寄生的棘球蚴数量过大,引起死亡。棘球蚴囊液对宿主而言属于异体蛋白,囊液本身含有毒蛋白。破裂之后,宿主会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宿主会出现呼吸困难、体温也会随之增加,并伴随腹泻,患病羊在人前比较敏感。若是在短时间内,囊液进入宿主液体内,宿主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最终致死、囊中的棘球砂以及破碎的生发囊会生长为新的棘球蚴,造成严重后果。

2 羊肝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2.1 诊断

肉眼观察病羊的肝能够发现,在肝组织内含有白色颗粒物,囊性包虫突起,肝脏肿胀感明显。触肝脏区域有比较明显的硬块,肝表面不平,将肝组织划开,内部存在长条虫体。

采取镜检方式,在载玻片上滴清洁水,用镊子将肝、肠管组织中的小节虫取出放置在载玻片上。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发现存在棘球蚴囊状结构,内部存在大量囊液,虫体为圆形,液体沉淀后还会出现大量包囊砂。结合病羊的生活习性,根据观察结果,诊断为羊肝包虫病。

2.2 治疗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包虫病为阿苯达唑片药物,用量为每天3次,每次用量控制为400~600mg,服用1个疗程(3~4周为1个疗程)。 第1次服用之后,间隔2周,在进行第2疗程的服用,直到病情得到控制[1]。

若是比较严重的病情可以选择手术摘除被棘球蚴感染的器官,这也是比较可靠的一类治疗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摘除手术时需要谨慎,防止包囊破损。

3 羊肝包虫病的防治措施

根据棘球蚴虫的生长发育规律,每年春、秋为棘球蚴发病高峰期,需要在此阶段对成年羊进行驱虫处理。若是幼年羊体,每年需要进行4次驱虫处理,按照季节进行驱虫。在牧区同时还要对牧犬进行定期驱虫,犬类和羊的粪便也需要采取无害化处理,确保羊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与此同时,养殖户还需要加羊圈清洁、消毒工作,从源头降低各类疾病隐患。同时相关单位应将棘球蚴病的防治工作制定为兽医重点任务,牧区的每只犬均需投药、根据季节变化及时驱虫,确保驱虫工作落到实处,以此巩固棘球蚴病的防治效果[2]。

4 结语

综上所述,羊肝包虫病会直接影响患病羊的抗病能力,降低羊本身抵抗力,羊肝包虫病(棘球蚴病)会引起地区性流行,导致大批动物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养殖户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尽量降低羊肝包虫病的发病率,全面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田锦忠,刘红,白马伟,等.羊肝包虫病的诊疗报告[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6,16(2):192-193.

[2]秦霞,贾金城,姜桂秀,等.屠宰场羊肝包虫病病原特性调查研究 [J].新疆畜牧业,2007,26(13):130-132.

猜你喜欢

羊体棘球羊肝
间充质干细胞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
基于改进区域生长法的羊体点云分割及体尺参数测量
秋季管好羊群要加强卫生工作
棘球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
春季养羊的注意事项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基于cox1基因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基于Kinect传感器的羊体体尺测量系统*
棘球属绦虫分子种系发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