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方案及疗效

2018-01-19杨磊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
关键词:固定性内斜视直肌

杨磊

(新疆自治区中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

固定性内斜视常发病于中老年年龄段,患者因为高度近视导致眼球发生偏移,被固定在极度内转位,导致眼球出现运转障碍,不仅对患者的外观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视功能,本次研究取材于来我院进行就诊的固定内斜视患者,数量为24例(30眼),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总结效果更佳的手术治疗方案,其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材于近三年来我院就诊的固定性内斜视患者,数量为30例(38眼),其中男13例(16眼),女17例(22眼),存在一例20岁女性患者,其余均为40岁以上患者,中值为(57.4±7.6),38眼均为高度近视所致的固定性内斜视。眼球运动:38眼均不能外转,6眼不能完成上转,其余的存在上转缺陷但能勉强完成上转。牵拉试验:38眼均存在明显的外牵拉抗力,没有明显上牵拉抗力。

1.2 方法

麻醉方法:30例患者(38眼)在接受手术前均进行麻醉处理,麻醉剂选择2%利多卡因,手术切口:角膜缘梯型结膜瓣。手术方法:对外直肌功能较好的29眼采用内直肌后退联合外直肌部分截除并转位术,根据需要进行手术眼不同的斜视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斜视度较低的使用内直肌后退术,斜视度较高的使用后退联合悬吊术。对外直肌无力的9眼采用内直肌后退联合上直肌部分截除并转位术。

1.3 观察指标

手术治疗后进行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调查,并在治疗完成后的两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2.结果

手术后一周38眼中35眼恢复正常,剩余的3眼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行轻度的矫正(内斜视在15°以内),眼球具备基本的运转功能,从外观上看,患者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后两年内的随访调查发现,患者均没有不良情况出现,没有明显回退现象,如表1所示。

表1 手术后患眼恢复情况

3.讨论

高度近视所致的固定性内斜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如果患者一只眼高度近视,另一只眼视力情况一般,视力较差的眼更易出现斜视;(2)年龄在四十周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斜视,眼球基本运动功能出现障碍,不仅视力受到一定的影响,患者的外观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3)进行牵拉试验会出现明显的外牵拉抗力[1]。

目前对于导致高度近视性斜视出现的原因仍没有明确的解释,krzizok等通过测量近视眼直肌路径,测量数据显示外直肌出现明显的外移和下移,然后得出导致高度近视性斜视的原因为外直肌的明显位移的结论。

本次研究采用的手术方法是新兴的手术治疗方案,以往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为外直肌折叠眶缘固定术,2005年提出的一种肌腹下框-球硅管连接术,在治疗高度近视性斜视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操作起来较为复杂[2],需要进行三条直肌手术,手术中要求更为严格,患者出现紧张等情绪会引起不良情况出现,降低治疗效果。

在本次手术治疗中,根据患者的斜视情况和外直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外直肌菲薄无力的患者,使用内直肌后退联合上直肌部分截除并转位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将上直肌颞侧的2/3肌束缩短,并转位到外直肌止端上侧,达到对患者进行斜视矫正的目的,对于外直肌功能基本具备的患者,使用内直肌后退联合外直肌部分截除并转位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将外直肌上2/3肌束截除,并转位到上直肌止端颞侧[3],上述手术方法只进行了两条直肌手术,便有效的改善了斜视患者的基本病症,解决眼球的运动障碍问题,经过两年内的随机回访调查,发现未出现病症回退情况,治疗效果显著。

按照外(上)直肌部分截除转位术并结合内直肌肉后退针对存在有斜视症状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而且需要进行手术的肌肉条数减少,降低了手术复杂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另外与传统的手术方案进行比较,降低手术风险,不存在手术后的病情回退现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

[1]李莉.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8(3):243-245.

[2]杜永新.高度近视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9):676-677.

[3]杜继清.固定性内斜视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3,44(4):35-36.

猜你喜欢

固定性内斜视直肌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对比
一种DT4C钣金零件的加工方法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日本孩子斗鸡眼增加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妇科手术前使用苯巴比妥术后致固定性药疹(附1例报告)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分析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固定性狭窄的体会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研究进展
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耻直肌挂线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