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健康教育在性病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
2018-01-22王向尚
王向尚
(甘肃省武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 武威 733000)
本次择取我市575例社会人群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择取自我市的社会人群,将社会人群在总体上分为四个大类,包括医务人员、学生、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和农村人员,随机择取我市例社会人员575例,其中医务人员152例,学生120例,娱乐场所服务人员163例,农村人员140例。其中男性312例,女性263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4.2±3.65)岁。社会人群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向社会人群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措施如下:
(1)制定方案:开展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首先应该明确此次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根据这几点,成立相关的健康教育小组,制定相关的方案开展教育。
(2)进行宣传: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市里的电视台进行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工作,扩大群众的知晓率,可以是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进行开展,其宣传的内容包括了性病艾滋病的现状,护理手段,防治方法以及性病艾滋病的严重程度和对人体的具体伤害等等。
(3)健康教育时间: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在预期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健康教育之外,还应该根据本市人口的流动特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在春节前后这样人流量较多的时期进行开展,可以扩大知晓率。(4)学校宣传: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格外重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可以与学校的领导进行合作,每周开展一次关于性病艾滋病教育的演讲,加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了解到疾病的危害,提高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提高对自身的保护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性病艾滋病知晓情况表对入选社会人群进行调查,并记录统计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社会人群发病率以及对性病艾滋病的知晓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用χ²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用t值进行检验。数据对比后得到的P值小于0.05,则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值大于0.05,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健康教育实施前后人群发病情况比较
健康教育实施前的发病人数与实施后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2.2 健康教育实施前后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比较
健康教育实施后各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知晓率普遍提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实施前后社会人群发病情况比较(%)
表2 实施前后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分析对比(%)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与此同时性病艾滋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作为性病艾滋病的一种重要预防方法,作用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014—2015年期间,社会人群中共发生了8例艾滋病患者。于2016年对社会人员开展了关于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后,在2016年—2017年之间,共发生了1例艾滋病患者,实施前发生的艾滋病例数与实施后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社会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对比后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综上,从社会人群的艾滋病的发病情况以及知晓率上来看,实施的健康教育对性病艾滋病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此种防治手段在艾滋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1]黄玉娥,李玉英,刘旭明,袁少霞.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对艾滋病预防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1):129-130.
[2]陈爱梅.探索健康教育在性病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3):178+180.
[3]马迎华.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02):5-10.
[4]邹小华,蔡文安,王海荣,陈洁文,蒋佩玲.企业员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