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构建灵动的生物学课堂

2018-01-18孟诚

中学生物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情鸟类探究性

孟诚

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的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旨在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多种能力,并促进提升科学精神。鉴于探究性学习的诸多优点,新课改以来许多教师都在对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实践和探索。在实践中,什么才是以生为本的探究性学习也引起了广大教师和专家的关注和思索。

笔者有幸通过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这一平台观摩学习了周俊老师执教的“探究鸟类飞行的秘密”一课。周俊老师以她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功底在“探究鸟类飞行的秘密”一课中完美地阐释了以生为本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下面笔者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周俊老师以生为本的探究艺术的理解。

1以生为本的探究情境

学生的求知欲是课堂最好的催化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情境无疑是很好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创设适合的情境,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促使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同时唤醒自身的潜能。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很多教师会死板僵硬地直接要求学生进入探究,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而周老师在上课初始就创设了鸟儿飞翔的情景,并让学生自由想象:如果自己有一双翅膀,能够像鸟一样飞翔吗?不行的话,还需要什么呢?简单的一首歌、一个提问、一段想象,让七年级的学生们一下从想要飞翔的渴望中激发出对鸟儿能够飞行秘密的好奇心。每个学生都有科学家的潜质,他们对世界,特别是自然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初中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旺盛,他们对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充满了探究的热情,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充实感和兴奋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从而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生物学的求知欲。周俊老师创设的鸟儿飞翔的情境,带领学生在体悟和想象中进入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有了和自己生活相联系的关联点。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

2以生为本的探究思路

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必须要适合学生的学情。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精心设计探究思路,以求探究性学习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探究鸟类飞行秘密的过程中,周俊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活的家鸽实体,学生从外部整体感受家鸽能飞行的特征,比如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它的体表被覆羽毛,并且有翼等。在探究中,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了鸟类适于飞行的部分特点。接着周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家鸽的外特征,然后动手测量家鸽的翼的长度并比较家鸽不同部位的肌肉,最后对于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把对家鸽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后,周俊老师播放视频——“鸟类飞行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发现并补充其他特征,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在观看视频中,一方面对刚才所探究、讨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再认识、巩固;另一方面,从中发现鸟类飞行的其他一些特征,如口中无牙齿、直肠短、随时排便,可减轻体重、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可提供足够的营养与能量。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探究鸟类飞行的过程中的探究思路是整体一局部一整体。学生以“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思路探究鳥类飞行的过程,明确了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并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以生为本的探究活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研究表明,积极、欢快的情绪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他们乐于思考。在教师根据教材引导学生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学生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基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进行再设计、再创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周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鸟类飞行的秘密过程中,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适度的创新。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科学地推理、理性地思维。在这节课中,周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了不同的探究活动,如观察家鸽的活体、测量家鸽的胸骨基部的长度和宽度,模拟设计人的龙骨突、用听诊器为人和家鸽测心率、观看视频和图片、统计并比较分析数据等。这些活动都是根据学生学情设计的。实践也证明,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并通过细致观察、不断反思、提升感悟等多个环节来学习家鸽的更多特征,解决在探究中产生的疑问,从而获得了鸟类适合飞行的秘密并掌握了科学探究技能。

4以生为本的探究引导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元化的,不应该拘泥于哪一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也让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变化。新课程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疑惑需要教师适时地点拨,教师的点拨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不论进行体验还是探究,学生都需要教师智慧地开启和引导,这种开启和引导能够促进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创新。教师是促成探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根据生物学课堂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和对学生参与探究程度的要求不同,探究性学习可以分为有结构的探究、指导型探究和自由探究三个级别。但不管进行哪个级别的探究活动,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只具有了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加以合适的指导。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探究指导,周老师在课前就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调查,如小学是否开设科学课,是否热爱生物学,是否进行过探究活动等。在对学生学情了解的情况下,周老师对每组探究活动的任务、要求、实施方法等做了精心的指导。这些指导很好地发挥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在探究鸟类飞行的秘密活动过程中,周老师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错误的操作方法等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在最后归纳总结时,周老师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事实证明,周老师在探究前、探究中、探究后的指导都是必要的,学生在她的精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了解了鸟类飞行的秘密。

总之,周俊老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创设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制定适合学生的探究活动、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探究引导构建了以生为本的灵动的生物学课堂。在周俊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主动参与完成了对鸟类飞行秘密的探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情鸟类探究性
善于学习的鸟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鸟类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鸟类的叫声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