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永生教授治疗慢性心衰验案

2018-01-18李证贾云洛黄永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1期
关键词:慢性心衰名医经验

李证 贾云洛 黄永生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中医认为,心衰的病机关键是心肾阳虚,肺肝脾血瘀。治法上辨明本虚标实,以益气温阳,化瘀通络为治疗大法。黄永生教授运用经典指导临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心衰;名医经验;黄永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1..02

黄永生教授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终身教授,全国首届名老中医,全国第三、四、五、六批师带徒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尤善治疗心脏内科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二年,亲历黄教授治疗心衰患者数十人,每获良效。现分享经验如下,以飧同道。

1 典型医案

患者白××,男,62岁,于2017年8月17日就诊。主诉:因胸闷1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活动后加重,经休息可缓解,未予系统诊治。2个月前因劳累后,胸闷症状再次加重,伴气喘、乏力,于2017年6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在院经系统治疗后,症状缓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胸闷症状加重,现为求中医药系统治疗,遂来黄永生教授门诊。现症:胸闷,活动后气喘、乏力,口干苦,太息,怕冷,手足凉,小腿凉,自汗出,胃胀,双下肢浮肿,头胀,纳少,眠差,大便可,小便排尿困难,舌质瘀暗,苔薄白,脉沉弦细结代。查:血压:

119/74 mmHg,心率75次/分,律不齐,心电图:窦性心律,QRS额面心电轴右偏+117°,ST—T改变,偶发房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超:EF45%,左室舒末径62 mm。中医诊断:心衰病,阳虛血瘀水停。西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治则:温阳活血化瘀利水。处方:破格救心汤加减。制附子30 g(先煎),干姜15 g,炙甘草30 g,山萸肉120 g,桂枝10 g,炒枣仁30 g,高丽参15 g(单煎兑付),麝香0.5 g(冲服),生龙牡各(先煎)30 g,磁石(先煎)30 g,黄芪30 g,丹参30 g,柴胡10 g,党参30 g,海藻30 g,大黄15 g,黑丑10 g,商陆15 g,10付水煎服,日2次口服。二诊(2017年8月31日):服药10剂后,胸闷明显减轻,活动后气喘、乏力减轻,怕冷减轻,手足凉减轻明显,双下肢浮肿减轻,但近日胃胀明显,矢气不畅,头胀,纳可,眠好转,二便尚可。舌质暗红,苔薄浊,脉沉弦细。处方:上方加木香10 g,赤芍10 g,青皮10 g,枳壳10 g,10付水煎服,日2次口服。三诊(2017年9月14日):服完10剂后前来复诊,胸闷明显缓解,不喘憋,轻度活动量尚可,气短、乏力明显好转,手足凉基本好转,双下肢浮肿基本好转,胃胀消失,排气通常,头胀明显减轻,近日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咳嗽,咳白痰,纳眠可,小便可,大便稀。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弦细。复查心脏彩超:EF52%,左室舒末径57 mm。处方1小青龙汤加减:干姜10 g,桂枝10 g,炙麻黄10 g,白芍30 g,细辛5 g,紫菀15 g,款冬花30 g,生姜10片,大枣10枚,3付水煎服,日2次口服。处方2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瓜蒌15 g,薤白15 g,桂枝10 g,赤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10片,大枣10枚,杏仁15 g,桃仁15 g,丹参

30 g,砂仁10 g(后下),檀香10 g(后下),降香10 g(后下),生薏苡仁45 g,茯苓30 g,泽泻15 g,10付水煎服,日2次口服,服用时加白酒1小盅。嘱患者先服处方1,待咳嗽消失后服处方2。四诊(2017年10月10日):双下肢浮肿基本消失,复查心脏彩超:EF60%,左室舒末径55 mm。处方:固本散加减。紫河车60 g,三七60 g,红参60 g,五灵脂60 g,琥珀30 g,血竭30 g,西红花30 g,丹参60 g,砂仁30 g,降香30 g,没药60 g,灵芝孢子粉60 g,一付研末,每服3 g,日2次口服。随访半年,未在复发。

2 体 会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及最终归宿[1]。临床表现常以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为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中医认为,心衰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脉气力衰竭,心体受损,心动无力,血流不畅,逐渐引起诸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心悸、喘促、尿少、浮肿等症状。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曰:“心衰则伏”。心衰病位在心,但与肺、脾、肝、肾均有密切联系。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初以气虚,阳虚为主,因患者体质不同,可兼见阴虚血亏。但随诊病情的发展,心气逐渐衰竭,血瘀,水结也逐渐加重。故心衰中后期表现为虚实夹杂。心衰的病机关键是心肾阳虚,肺肝脾血瘀。治法上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辨明本虚标实,以益气温阳,化瘀通络为治疗大法,而这里的温阳则是治病的关键。

此患者一诊心衰症状明显,运用破格救心汤加减。方中附子温阳,与干姜配伍其温阳之力倍增,所谓“附子无姜不热”。附子与桂枝配伍,可以宣通阳气,利于化气行水。炙甘草既能解附子之毒,又能扶正缓中。山萸肉为救脱第一要药,其大量应用,既能收敛元气,又有条畅之性,可助附子固守已复之阳,挽五脏气血之脱。龙骨,牡蛎固肾摄精,收敛元气。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醒神开窍,复苏高级神经功能。高丽参、黄芪、党参益气化瘀。丹参、柴胡理气化瘀。辅以海藻、大黄、黑丑、商路以利水消肿,标本兼治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二诊患者症状减轻,但胃胀明显,矢气不畅,遂在原方基础上加木香、赤芍、青皮、枳壳以理气化滞。三诊患者见外感风寒后出现咳嗽,咳白痰。考虑外寒引动内饮所致,给予小青龙汤加减以治外感咳嗽、咳痰。患者胸闷,气短,乏力,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明显好转,但患者咳嗽,咳痰明显,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弦细。遂给予瓜蒌薤白白酒汤以宽胸涤痰。桂枝汤,解表发汗,调和营卫,一则振奋心中阳气,二则发汗以利水。丹参饮以理气化瘀通络,辅以茯苓,泽泻,薏苡仁以利水渗湿。服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双下肢浮肿基本消失。遂四诊予以固本散,以益气固本,理气化瘀,巩固患者疗效。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5.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慢性心衰名医经验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黄芪生脉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