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分析研究
2018-01-18张萍王晋王晓辉严琼
张萍 王晋 王晓辉 严琼
【摘 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近三年的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实践,通过分析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形势和现状,提出建议和设想,旨在使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更加规范公平、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招生改革 分类考试 分析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院级重点课题“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16JYB04)。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高职教育特色,陕西省积极推进高职招生制度改革,从2015年起全面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单一的高考招生制度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选拔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多途径、多类型地吸收生源,通过改革人才选拔模式,为高职院校招收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条件,为培养大国工匠提供保障。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实施以来,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形势和现状
1.高职生源人数持续减少
全国高考人数自2008年达到一千万人以上的高峰后,逐年下滑。陕西高考报名人数从2009年的40.5万人下降至2017年的31.9万人,下降幅度达21%,加之本科院校招生计划逐年增加,更加重了高职院校生源危机。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零投档”现象已频频出现,预计生源不足的现象还将持续,生源危机已成为阻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势必对各高职院校,甚至整个高等教育结构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2.高职生源结构呈现多样化
随着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制度的实施,高职院校多形式、多元化的考试招生制度逐渐被考生、家长、学校、社会接受并认可,录取模式已从单一的高考录取转变为多种招生类型并存的复合方式。不同途径录取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发生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的生源“来路”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差异较大。除此之外,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态度意识、生活习惯等综合素养,都存在较大差异,生源质量的差异影响了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工作。
3.分类考试招生亟待完善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扩大了院校招生自主权,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择校愿望,不拘一格为培养大国工匠选拔有职业潜能、有技能特长的特色人才,实现了高职招生从“招分”到“招人”,从重理论知识到知识技能并重的根本性转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高职招生门槛有所降低;二是加剧了各院校之间的无序竞争;三是不同院校评价标准不一,职业技能测试程序、测试内容等问题都没有统一标准与规范,评价结果难免有失公平性;四是分类招生报名、申请、考试持续时间长,难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创新分类考试招生的实践经验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充分认清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视生源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创新工作,匠心独运,在分类考试招生中充分发挥自主优势,大胆实践探索,单独考试招生工作连续几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招收到既有较高文化基础,又有一定职业技能素养的优质生源,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制定招生计划,确定录取比例时,反复研究,论证分析,确定科学的录取方案,既完成计划,又确保生源质量。第二,积极探索制定符合实际的招生政策,创新招生机制,对热门专业招生进行严格限制,择优录取,保证学院特色与品牌。第三,对接就业市场,关注专业平衡,对招生较差,就业看好的专业放开计划,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助推各专业平衡发展。第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化单独考试招生报名录取系统建设,尽可能给考生创造便捷、高效的网络报名环境,方便考生完成网上报名流程,公平、公正、公开实施招生录取工作。
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几点思考
1.探索建立与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相适应的招生机制
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展现出教育需求与考试招生统一结合的思想,扩大了高校自主招生权和考生自主选择权,改变了录取原则,实现高职院校招生方式多元化,这种改革模式一是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二是改变了招生工作的固定时段。高校管理者应清醒认识到招生工作已从季节性向全年性扩展,生源竞争不仅体现在暑期录取时段,还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招生工作也不再是招生职能部门的事,而是全校联动、全员参与的事。因此,高职院校需探索建立与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相适应的招生机制,制定多元化的全员招生工作方案,以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来吸引学生报考。
2.探索制定与招生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要以分类考试招生改革为契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平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基础培养和按需培养等方面的关系。改革课程体系,探索微课、慕课、翻轉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兴趣、特长培养,探索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培养的有效途径,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形成品牌和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历史背景、环境特点、专业特色、资源结构等情况,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校企对接,理实一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招生的核心竞争力。
3.探索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联动的灵活机制
通过对新生多年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学生选择报考高职院校时不仅注重院校的综合实力,更关心专业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社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学校传统的优势专业出现了招生不景气的现象,而一些新设专业反而有较强吸引力,考生报考热度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时刻关注新产业、新技术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明确专业设置原则,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构建科学的专业体系。同时,要根据院校自身优势,避免专业同质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以特色化专业吸引学生报考。
4.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招生宣传体系
分类考试招生是新生事物,各级政府、教育、招生考试管理部门应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各大主流媒体、加强分类考试招生政策的宣传力度,利用自身官方平台优势宣传招生改革政策,鼓励和动员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积极报考,提高高职招生改革的社会认可度。招生职能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规范宣传,使招生政策公开透明。另外,各高校更要动用所有媒介进行立体式宣传,要动员学校一切资源搭建宣传平台,发挥学校名教授、名师等人才资源优势,组织他们走进中学课堂,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出学校的特色、亮点等,以他们的个人风采、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报考。
5.探索公平的多元考核录取机制
分类考试招生是高职院校招生的创新,突破了以高考分数选拔考生的局限性,高职院校可通过发现考生的亮点与特长,自主选拔出高质量的人才。但目前随着招生改革的实施,一些公平性的问题逐渐出现,如有些院校为了抢夺生源降低录取标准,有些院校在考核过程中没有公平、公开竞争等。为了保证分类考试招生工作公平,就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探索公平的考核录取机制。一是认真制定分类考试招生章程。招生章程要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制定,经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向社会公布,高职院校在招生录取中要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开展工作。二是实施招考分离。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单独考试招生中严格执行招考分离制度,笔试由教务处负责,职业能力测试由各二级学院负责,录取由招生处负责。三是严肃考风考纪。高职院校要制定周密的方案,确保试卷安全保密,考风考纪良好,测试结果公正,维护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严肃性。四是规范招生录取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六不准”“八公开”“十严禁”等规定,依照招生章程规范录取,切实维护高校录取工作的良好声誉。五是加强招生考试的监管。按照招生录取纪检监察工作要求,全程参与,重点监督,加强对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岗位、关键时段、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招生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分类考试招生工作秩序良好,维护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6.探索优化分类考试招生工作程序
分类招生工作实施之初,从考生申请报名开始算起到考生报到注册的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考生来校次数最少也有3次,手续繁琐,持续时间长,而且招生考试时间正是教学之初的关键时间,多数高职院校此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宣传和生源组织上,冲击和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建议优化分类考试招生工作程序,使招生过程更加简单合理。主要方式:一是缩短分类考试申请、确认、注册等环节的时间,利用多渠道宣传告知考生关键时间段,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工作;二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便捷,使考生的申请、确认、缴费、注册等环节均可实现远程操作,省去考生来回奔波的麻烦。
结 语
多样化的招生录取形式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与普通高考招生通过不同考核方式和不同的录取机制进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重视考生全方位发展,是基于职业教育发展宗旨、培养目标的一种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新形势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彰显出独特的优势。但每一项改革都不应急于求成,首先應创造条件、完善制度,在确定目标后采取小步走、快步走、稳步走的方法不断向前推进,相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定会逐渐成熟、完善,发挥其改革优势,既扩大学校自主权,放宽学生择校权,又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促进高职教育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弘扬工匠精神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
[2]叶婷、党杰、王庆等:《浅析当前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发展趋势》,《科教文汇》2015年第10期,第78-79页。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