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机制研究
2018-01-18吴博江洁
吴博 江洁
【摘 要】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机制研究包括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准入机制、职业心理素质的保障机制、运行和维护机制及评价机制等完整的机制研究,同时该研究还具体提出了“工作坊”模式与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运行和维护机制的设立。
【关键词】发展性视角 民办高校 辅导员 职业心理素质 培养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为首届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成果之一。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研究论文的梳理,发现大量的研究集中在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和职业倦怠主题,职业承诺、职业认同、心理契约、自我效能等心理学理念亦引入了辅导员职业化研究领域,但这些研究大多处于引入概念的阶段,提出的政策相对比较少。同时,目前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结构研究比较多,对于辅导員职业心理素质的机制研究比较少,而对于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机制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在发展性视角下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机制研究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之一,也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伴随学生度过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系统里的一个特定群体, 既是思想的直接传播者,又是影响与之密切互动的大学生最重要的人,其心理素质不仅影响“九大”职业功能的心理育人功能,还涉及其他“八个功能”的基础心理素质和实施效果,更是在协同作用下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所以,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非常重要,不仅涉及辅导员的胜任能力,还涉及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和辅导员职业功能的开展。众所周知,党的革命路线确定后,关键因素还在“人”上,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关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的基础;关系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关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系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目标的成效。
所以本研究不但可以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机制,还可以为其他高校在发展性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1)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是指围绕全面落实中央16号、教育部24号令、《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央31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等文件精神,以提升思政工作的“十大”任务和内容为行动纲领,以辅导员“九大”职业功能为职业标准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对其从业人员所要求具备的心理因素总和,包括核心的人格、角色意识、角色体验、角色期待等。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
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研究更加侧重于分析和针对民办高校的特点、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特点、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协同发展特点,更聚焦于发展性视角的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研究。在内容上,发展性视角辅导员职业素质除了应具备“九大”职业功能外,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业辅导(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各种能力)、人格辅导(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人际关系辅导(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心理素质辅导(学会心理调适、管理自身情绪,保持健康心态)。因此,发展性视角下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要求辅导员具备发展性教育和职业心理理念、具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巧。
(3)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机制
该培养机制是指围绕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要求进行职业心理准入机制、职业心理保障机制、职业心理运行和维护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的综合培养机制研究。
2.基本研究内容
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机制研究包括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准入机制、职业心理素质的保障机制、运行和维护机制及评价机制等完整的机制研究,其中运行和维护机制是重点与难点。
(1)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准入机制
该机制应该包含具备发展性视角的教育、职业心理理念,具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人格基础,具备掌握发展性视角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心理动力,构建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规范准入选聘程序,完善选拔方式方法。
(2)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保障机制
该机制应设立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组织机构,完善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队伍建设,加大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保障经费投入。
(3)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运行和维护机制
①工作坊模式与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运行和维护机制关系。
a.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服务、学生事务工作应符合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研究普遍形成一个共识,即辅导员工作不应“仅仅满足于受教育者心理上的适应”,而应该“在辅导员职业心理的培养下,保持自身心理素质,应对职业心理压力和冲突、意识并解决职业倦怠,提高自我的职业效能感,同时优化全体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发展”。
b.工作坊模式与内部“自我维护”的驱动作用。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因个人成长需求而形成的主观心理“自我维护”能力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核心驱动力。
c.工作坊模式与外部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工作坊模式中的团体体验、督导体系是外部支持系统的重要作用环节,直接影响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
②开展工作坊模式的内容与设想。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建成具有国际视野的、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和能够创新开展特色而又形式多样的“心理工作坊”精品辅导员团队心理工作坊模式。不但可以作用于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运行和维护机制,还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途径。工作坊与英文 workshop相对应,指以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由30~40名成员组成的小团体在该主讲人的指导下通过活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或进行心理成长性动力小组训练。由于参与人数少,便于互动,参与者可以获得很多通过普通讲座无法获得的成长体验,因此工作坊逐渐成为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并已普遍存在于各行業。世界主流的表达性艺术心理模式与心理活动有着非常大的差别,通常心理活动形式、趣味、参与度聚焦较多,时间多以专题短期形式为主,但心理工作坊模式除了兼顾以上之外,在时间设置上更趋向于专业的心理工作。可封闭小组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连续6周等,在专业背景上更加突出心理理论与受众结合,如对于“self”主体探索,并探索情绪与情结理论、心理适应与人格发展理论、心理类型与MBTI等,突出心理理论背景对于工作坊的指导,突出在各类工作坊中团体动力的发展和对自我的探索。
③国际化的视野与资源。
借助整合的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平台,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广泛地向国际及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创新心理工作坊的模式,聚焦辅导员和学生喜欢参与的、喜闻乐见的多种心理咨询形式,诸如积极书写技术心理工作坊、园艺心理工作坊、木艺心理工作坊、烘焙心理工作坊、曼陀罗(同一性整合)绘画心理工作坊、童话心理剧心理工作坊、团体沙盘心理工作坊、陶艺工作坊、舞动心理工作坊、手工缝制心理工作坊等,并把引导辅导员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同一性整合等发展性目标作为总体思路,实现辅导员潜能的发展。
④拓展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深度, 充分利用国际一流资源。
如进入IAAP(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灵花园、ISST公益项目督导体系和注册系统督导,进一步进行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培养。
⑤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及国际前沿学术文献翻译。
⑥形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团队,并进行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自助、互助服务项目指导和工作坊模式的复制与实践。经过工作坊模式的培育,形成有梯队又各有特色的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团队、自助和互助团队。通过IAAP和ISST 以及中国注册系统的专业平台学习、督导能够培育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过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育载体及模式的专业队伍。
(4)发展性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评价机制
①明确核心点。
民办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机制立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也立足于辅导员个人的发展,在整体建设的同时尊重辅导员符合职业需求的个性发展,注重通过工作坊的形式以及多样化、国际化的创新活动调动辅导员主动参与的能动性,从而真正实现评价机制在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导向作用。
②建立专业评价标准。
建立专业评价标准是一个职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建立专业评价标准有利于保证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方向,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辅导员心理和职业行为,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③补充和建立民办高校辅导员评价细则。
我国针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政策和条例较少,高校在进行辅导员的评价时缺乏理论指导和法理支撑。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对辅导员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各职业等级能力标准进行了规范与要求,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该“标准”作为本地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完善辅导员聘任、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但该“标准”并没有针对心理素质提出一定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因此,还要从发展性视角为出发点,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制订评价机制,以有助于辅导员自身的成长,有助于民办高校有规可依。
参考文献:
[1]孙新玲:《对心理和谐问题的哲学思考》,《理论探索》2016年第6期。
[2]陈愉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压力分析及缓解方法》,《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4]王国良:《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探析》,《理论导刊》2007年第3期。
[5]何晶梁:《浅析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3期。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