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专利”撑不起创新大国

2018-01-18胡宇齐

公务员文萃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专利申请泡沫专利

胡宇齐

创新大潮涌动,同样鱼龙混杂。近日有媒体揭露“伪创新”现象:高新技术企业为申请专利,有的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将他人产品据为己有进行“贴牌式创新”;有的精于“以一当十”,将一项技术发明放在十个应用场景中分开申报;还有的搞起了“纸上专利”,因为“只要文本写得好,专利一般跑不了”……本该严肃严谨的专利申请,夹杂了一些有名无实的花架子,着实令人震惊。

社会需要孵化、有关部门想要扶持的,当然是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高价值专利,尤其是关乎核心技术的真创新。但显而易见,攻克这些有价值的项目非常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与虚张声势的“伪创新”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逐利是企业的天性,假如“伪创新”之路走得通且回报丰厚,自然没有几家企业愿意去选择那条更难、更慢的路。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一些企业深谙“创新之道”,倒不如说既有制度尚有漏洞,留下了可钻的空子。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些年,中国创新虽然关键性突破层出,但不少领域都有炒作概念、追逐风口的泡沫。这些泡沫占用了大量创新资源,催生出七七八八的创业神话,搅得社会人心浮躁。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扭转,负面效应绝不仅仅是浪费资源,还会挤占真创新的生长空间,甚至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当务之急就是对各领域的创新去伪存真,让资源朝那些含金量更足的项目汇聚。这个过程,光靠企业自觉不行,关键是让政策“指挥棒”发挥作用。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早已突破百万,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但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细究起来,“片面追求数量”的考核倾向恐怕难辞其咎。

以色列是世所公认的创新强国,全国共设有13个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由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组成,且必须全职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资助初创公司。早在多年前,以色列人均风险投资额就已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这样的成功案例足以说明,多一点严苛与精准,少一点宽容与粗放,不仅不会扼杀创新之苗,还可能培育出更多创新之花。期盼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扭转创新领域“既生繁花亦长稗草”的现状,让“伪创新”无利可图。

猜你喜欢

专利申请泡沫专利
废弃的泡沫盒
中国去年国际专利申请量5.899万件,居世界第一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泡沫轴使用有门道
日经AI专利申请排行榜:中国AI专利申请超美国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