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高考数学备考的六“化”策略

2018-01-18张瑞冰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0期
关键词:做题章节公式

张瑞冰

【摘要】要使中职的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更有效率,使得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发挥失误、考试失误,则必须改变高三学生复习备考的策略,提高复习效率,增加考试的砝码。

【关键词】高职高考  备考  结论化  系统化  经验化  章节化  反复化  日常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126-02

在中职的高三数学备考过程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求解各种典型题的通性、通法。我认为要使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更有效率,使得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发挥失误、考试失误,则必须要改变复习备考策略,提高复习效率,增加考试的砝码。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六个“化”:

一、公式定理结论化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与接受能力方面,是典型的贫下中农,是无产阶级,有的是流氓无产阶级。而中职数学相对于小学和初中数学,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新增加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新知识点中又含有大量的公式、定理,但部分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比较抽象复杂,需要有很好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这恰恰是中职生不具备的。因此部分公式定理繁琐的推导过程可以简化或者省略,直接给出公式或定理,再用具体的题目加以解析。

二、知识归纳系统化

从高三组班到高考仅仅只有九个月的时间,九个月的时间要学完九章的新课,第一轮复习、套题训练等,时间紧,知识点繁多且凌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总结归纳,特别是对各种类型题的解法,总结归纳类型题的解法,能帮助我们在运作解题思维通法过程中,更快捷地使条件集中于最优的目标区域,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为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总结归纳,特别是对各种类型题的解法,通常应要区分一般解法与特殊解法进行归纳,每个解法还要总结出选用的条件、解法要点及注意事项,并且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不停地渗透某一类型题的解题情况,以达到常用常熟悉的目的。

如求函数的值域,解题方法有直接法、配方法、均值不等式法、判别式法、换元法等等,方法太多导致了学生一片混乱,做题时根本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法。因此在归纳解题方法时,可采用方法+适用范围+例子,让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和区分不同的题型。

三、解题方法经验化

中职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做题,而在做题过程中,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做题效率及对知识的巩固。在解题技巧运用中,观察是解题进行的前提,通过观察分析题目类型及考查重点,再采取相对应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最后进行题目的解答。解题方法的教学讲究科学性、简约性、普遍性的原则。第一,解题方法和数学知识系统的一致性,是科学的,如选择题,可以用特殊值法,代入具体数字观察哪一个符合要求即可确定选择项,但这一方法不适用一般的证明题,因为举例不能代替证明;第二,好的解题方法,一般总能体现过程简便,导致过程繁琐的方法就失去了使用价值,也难以让学生接受。

四、试题分析章节化

一份试卷涉及到每一章节多个知识点,有的教师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逐一评讲,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这样讲一张试卷往往要花上两三课时才能评讲完。这样,既浪费学生有限的时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收益甚微。因此在上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按章节整理试卷的题目,整理完后老师先点拨本章节重点内容或梳理知识体系,再用本章节的知识点套用试卷中相应的题,同时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加深學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五、历年真题反复化

多做题不如精做题,精做题不如做问题,一题多解不如多题一解。历年真题代表的是考点和题型趋势,高考真题是由命题专家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封闭式制作而成,其品质能秒杀市面上的任何一套练习题。学生除了要多做,还要多看多总结,从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找共性,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找趋势,研究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研究不同题型试题——找变化。在高职高考题中,总有那么一部分知识是必考、易考、常考的。学生有的放矢地学好这些知识点,更容易拿分。在反复练习真题的过程中,重点内容因为出现的频率高,被练习的次数多,掌握也会更好。

六、随堂小测日常化

数学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更应该是检测的课堂,因此在每天实行课前小测的课堂模式。限时限量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课前小测可以是公式或者是前段时间所学的知识点,题量比较少,题目比较容易、简单,每天滚动测试,既能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点,自省自查,及时查漏补缺,又能减少知识的遗忘率。测试内容大可分公式和知识点过关。公式,无疑是重要的,是成绩的必要条件。记住公式不一定会做题,但没有记住或记错公式,做题肯定是要出错的。除了要对公式记忆要常抓不懈之外,知识点过关同样重要。在第一轮复习时,扎实基础,采用大量的简单的重复性的练习。即使是冲刺阶段每周保证一定量的基础性题目是有必要的。因此针对复习内容中的基础知识,用最基本的题目,可以是相同题目换个数字或者换种问法,也可以是同一类型题目各种不同的情况解法,也可以是在考试中丢分的试题进行专题补偿,再次过关,以达到多见多熟悉,多练多掌握的效果。

总之,中职生的数学能力是很有限的,为了高效备考,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会做题,做好题,力争在高职高考中能正常发挥,超常发挥,考出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荣桂.提高高三数学总复习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3年4期

[2]谢陈明.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新课程·中学》.2015年11期

猜你喜欢

做题章节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