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危机干预”到“抗逆力培养”
2018-01-18王佳文
王佳文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稳定而健康的心理人格是大学生德、才塑造的基础,我国高校已经普遍重视学生的心理建设工作,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能仅仅满足于做治病救人的“医生”,而要做防病育人的“园丁”,大学生心理建设工作应该从立足于问题出现之后的“危机干预”到致力于问题出现之前的“抗逆力培养”的转变。要通过创设恰当而充分的人际交往平台、扩展成长辅导室的服务职能、加强抗摧折教育等途径,来进行学生的抗逆力培养,为其面对学习和生活压力时提供稳固坚强的心理支撑。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抗逆力
高校人才培养是为了塑造品德与才学兼备,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夠适应社会发展的当代青年。然而当前,在原生家庭、学业困惑、竞争压力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综合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严重者只能终止学业,不但影响了个人健康,还给校园安全埋下隐患。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工作的重心主要体现在对特殊对象的关注以及问题出现之后的疏导。这样的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到底是应该偏重于危机出现之后的“疏导”,还是应重视问题出现之前的“建设”?这是值得思考探究的实际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现状
心理危机指的是当个体遭遇挫折或重大变故时,感到难以解决、失去平衡、过分紧张、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出现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干扰个体正常的生活。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在心理危机中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一是事件发生初始,感到震惊不安的冲击期;二是想恢复心理平衡,控制焦虑的防御期;三是积极采取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或接受结果的解决期;四是因此获得应对技巧的成长期。少数个体在遭遇心理危机之后,也可能消极应对,郁积在心里,出现不健康心理引发的行为。高校中因心理健康产生的突发事件几乎都由此滋生。
(一)高校学生工作普遍重视心理危机干预
高校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心理素质的健全是其他素质得以生成和继续发展的基础。2015年教育部下发了《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之后,铺导员与学生的人数比基本上达到了规定的200:1,工作要求和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具体。在学生心理工作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如院校间交流、优秀案例推广、辅导员技能竞赛等的强化提升,已经逐渐形成了及时精准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大学校园里由心理危机升级而产生的突发事件,极易形成消极舆论,在迅捷、片面的网络传播下,这些消极舆论往往很快就会形成与事件本身有相当差距的描述,进而对事件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危机干预”,建立了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特色成长辅导室、班级心理委员在内的三级危机干预网络。
在具体工作中,由院系学生辅导员担任的心理专干是危机干预的实施主体。他们以学生心理测评结果和异常行为监控为依据,划定特殊关注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帮扶;定期对心理委员、信息员、寝室长等基层干部开展培训;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群体辅导和朋辈辅导来开展学生的心理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校级心理咨询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培养和交流平台。班级心理委员则所谓“神经末梢”发挥感应作用。
(二)危机干预的启动往往缺乏预见和预防
一般而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教师具有相关资质,然而数量有限,面对综合性大学数万人的大群体来开展工作,难以面面俱到。日常与特殊群体长时间相处的是辅导员,他们是进行具体危机干预工作的实施者。辅导员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往密切,能对个体的心理异常和行为异常及时发现,在个体因遭遇重大变故或挫折而表现出伤人伤己甚至认知与客观不相符时,有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的优势。在对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工作的要求中,我们一般强调“反应迅速,分工明确,处理有效”,但却忽略了预防应胜于治疗的原则。笔者认为,青年群体心理危机的预防,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完整人格在遭遇不如意时的自我防御和保持平衡,才应该是高校心理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工作。作为思想引路人的辅导员,看到的和担心的不仅是那些出现问题或者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小部分,更应该居安思危,提前准备。
这并不是否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存在的合理性,出现问题有预案可以进行得当的处理,当然是正确的,但这不应该形成常态,更不能将工作重心放在“及时有效,反应快速”上,因为这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引导而言,显然没有正面的促进作用。真正要育人就要立足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教育,牢牢把握心理教育的主阵地,将生命教育、抗挫教育、危机教育普及到广大学生群体中,让学生在问题发生之前认识危机,调适自我,学会与人相处,优化人格。
二、心理健康建设要从培养大学生的“抗逆力”开始
各学院的心理专干应该由至少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教师专门担任,而不是辅导员兼任。心理专干要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的大规模学生心理测评的归类结果和处理建议为依据,来拟定工作计划和预案,以抗逆力培养为目的来开展主题教育,将工作重心由危机事件处理转移到危机事件的预防上,重视情绪酝酿期的调整和排解。
(一)“抗逆力”的作用
“抗逆力”也称作“复原力”或者“耐挫力”,是有自己内在结构的精神合力,是个体在逆境中保持理智分析、做出正向选择的能力。抗逆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处于困境时,摆脱不利条件朝正向结果发展的所需时长。抗逆力完全可以通过有效训练和学习得到提高。稳定的抗逆力可以帮助个体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较平稳地过渡甚至恢复至逆境发生之前的状态。个体在良好的抗逆力支撑下,可以稳定地保持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从这一点来看,抗逆力的培养对树立和稳固大学生的心理自救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就学生个体而言,进入大学之后的生活节奏相对于以往有了比较大的改变,要开始独立应对集体生活、自我管理、学业规划、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既能集中反映现实生活,又因校园的地域因素而相对容易进行干预和指导,因此应该把握时机,把握住对大学生进行抗逆力培养和能力提升的空间和可能性。
(二)“抗逆力”的培养
1.从个体到集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人际交往状态的稳定性培养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该校在一年级新生入校之后,根据不同的学期特点,将八个教育主题数百场次的活动贯穿其中,参与学生的覆盖率达到100%。校园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普遍都有清晰的活动目的和稳定的活动边界,让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在特定情境下通过交流、合作、学习,来提升专业或其他素质水平,是人际交往很好的锻炼平台。借助这样的平台,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以发展并且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大学生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心理发展由不稳定向逐渐成熟稳定过渡的特殊时期,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说教式和谈话式的理论灌输,往往事倍功半。要鼓励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之中,通过思考方案,通过与他人合作来解决实际困难。学校要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建立个体的归属感,辅导员要关心和关爱学生,保持客观并且讲究指导的方法,提供有益于交流和促进情感转化的平台,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总之,保持自我人际关系的平衡和稳定是进行抗逆力培养和提升的前提。
2.丰富“成长辅导室”的工作职能和服务对象
目前设立在各院系的“成长辅导室”主要关注的是需要进行成长辅导的困难群体,其职能倾向于“问题”产生之后的解决。然而,特殊群体的划分可能会使学生不自觉地尽可能“保持正常”,这种有意识的保持甚至会影响个体心理测评的真实结果。
所以,成长辅导室的职能应该更加生活化、普通化、丰富化,将服务对象扩大为全体学生。通过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主题,面向不同年级不同心理特点的群体,将抗逆力文化揉碎在以讲座、网络互动、现场咨询、个辅团辅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中,把既有共性又包含个性的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传授给大家。比如如何与人沟通和交往、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对、合理宣泄和表达,甚至还可以包含生活技巧、劳动技能和卫生保健,把这些在生活日常中不可或缺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或其他方式分享出来,让学生在遇见类似情景时可以随时使用,逐渐内化为自身能量。
3.抗挫折教育和坚强人格的培养
大学生受原生家庭及生活风气的影响,被贴上了具有时代特点的主流标签,自身特点和优势常常处于被忽略甚至是被否认的状态,束缚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摆脱困境的能力。将抗逆力培养和抗挫折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讲究有趣味地进行引导,让学生不排斥,在较为放松的情境之下进行学习,学会减轻和缓解因为遭遇挫折而生成的压力。再者,家庭因素对于坚强人格的培养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对子女的过分保护或者忽视,都不利于个体的健康人格构建。因此,要加强家校沟通,联合原生家庭的力量,通过特殊节日或特殊事件来强化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由接受者到授予者的角色变换,增强担当意识。在学生工作中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爱护学生,将理想信念教育与抗挫折教育结合在一起,适时地向学生表达信任和期望,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规划并且调整成长目标,引导他们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进而形成坚强人格。
综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構建过程中,坚持以发展性辅导为主,障碍性辅导为辅,将工作重心由“关注问题”逐渐转移到“关注能力”上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潜能激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挥自身所长,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