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定制家具课程现状研究

2018-01-18黄启邦

活力 2018年20期

黄启邦

[摘要]传统板式家具生产“进化”成定制家具,可以说定制家具时代的到来使家具生产流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突出表现为智能、高效、柔性。而当前对定制家具的实践和课程开发缺少研究,更缺乏相应教材,在中职教育中存在一定困难。

[关键词]定制家具;课程现状;问题与分析

板式家具于十八世纪在欧洲诞生后,经过漫长的演进,尤其是32MM系统理论成熟和大规模应用后,板式家具进入机械化时代。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在现代家居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传统板式家具生产“进化”成定制家具,可以说定制家具时代的到来使家具生产流程发生了巨大变革,突出表现为智能、高效、柔性。而当前家具设计领域对于传统家具设计理论的研究已经很成熟,而对定制家具的研究较多集中在设备制造和生产技术,较少涉及定制家具的实践和课程开发研究,更缺乏相应教材。

一、定制家具课程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定制家具课程在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内家具专业最早由东北林业大学设立,后在国内多所林业院校和高职、中专院校都有开设,原有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属于学科教育体系,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学习,理论性较为突出,针对职业教育的教材比较少,针对定制家具课程的教材几乎没有。

定制家具设计是近几年来涌现的新职业岗位,这个岗位注重实际运用,依托智能化软件平台,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少,容易入门,非常适合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到各大职业院校调研,发现各院校都在校内添置数控加工中心等硬件设备,智能化软件也开始应用,硬件设备基本上能与行业对接,目前较为欠缺的是定制家具课程体系开发的案例。

(二)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沟通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学校只期望能通过企业解决毕业生实习的问题,企业需要的则是低成本用人,企业极少愿意与学校一起进行人才培养。这种沟通现状,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的盲目和滞后,无法认清就业市场的现状,限制了家具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纵向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围绕岗位能力需求”早已是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颇大。

从实际经验角度来看,往往是学校“热情”,企业“冷淡”,合作的内容和层次一直无法提高。而在学校内部也存在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师资能否胜任企业岗位需求,或者说能否按照岗位实际需求完成教学任务的讲授,由于学校的老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战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在校内组织一体化教学。

(三)就业与用人供求关系

我国作为世界家具生产头号大国,2016年生产量占全球39%,一直高居世界第一,产量在全球的占比如图1所示。随着企业技术升级与个人消费升级,企业越来越重视设计,相应地需要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定制家具从业人员,以中国定制家具第一品牌欧派家具为例,欧派2016年在全国有超过六千家门店,以每个门店每年需新增6名设计师来计算,需要三万六千名定制家具设计师,国内大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数远远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國内主要定制家具品牌门店数如图2所示:

目前中国家具行业也进入了风投和资本化运作时代,当资金、技术、品牌、渠道都已不再是核心问题的时候,“人”的作用就会无限放大,结合中国的国情,由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成本太高,稳定性也较差,根本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较为可行的是,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由学校和企业一起完成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工作,用工作过程理论进行课程改革,直接把产业和教育融合在一起,才是解决用人需求缺口的关键。

随着新技术的进一步演化推进,家具生产从半手工化向全自动化、自控制、智能化过渡。定制家具企业生产车间常见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使用,需要结合机械知识、板式家具生产知识和电脑控制技术,现场生产、管理和维护同样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而原有的从业人员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难以满足社会总体用人需求。随着消费升级和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形成,家具市场的消费模式也出现了巨大变革,例如,电商、设计销售一体化、订单式生产等新模式,正颠覆着传统家具销售模式,家具销售产业链也进入了新时代。

为了认清社会对定制家具人才的要求,本人认真调研了珠三角多个有代表性的定制家具企业,着重调研生产和设计部门,如欧派家具、壹家壹品定制家具、美尼美定制家具、尚品宅配全屋定制等,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用工难,突出表现在招不到专业对口的人才,内部培训的压力较大。最近几年正是定制家具企业发展的高峰期,企业最期望的是能招聘到有一定家具知识基础,能解决一定实际问题的人员,招聘后再进行内部培养和提升。在走访企业过程中本人还了解到定制家具从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如下:一是大多数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家具课程教育;二是在从业过程中人员流动性强,职业素养参差不齐;三是对新技术的掌握较差。定制家具人才培养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具行业的发展。

二、定制家具课程现状

(一)教学与职业技能应用现状

以定制家具行业的拆单员岗位为例,知识基础包括:家具制图、AUTOCAD绘图、圆方生产软件;技能基础包括: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基础:独仓il性与个性化、设计师人文修养、善于总结经验。拆单员的工作岗位在定制家具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其工作过程具有明显规律性,属于非常明确的工作任务,但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设计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使拆单员的思维总是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成为出色的拆单员,对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的要求缺一不可。

对于学校教学而言,知识基础即显性知识部分可以通过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在校内更好地教授,而素养属于隐性知识,能力属于综合知识,在校内较难提升。职业教育目前大多面临类似问题,校内知识讲授较为全面,但是学生难以获得实战经验。目前教学和职业岗位之间最大的矛盾在于“不对称”,发展的不对称一需求的不对称一就业与能力不匹配。要解决这个大难题,需要职业院校的老师共同努力,建设更有效的定制家具课程教学体系。

(二)师资与课程开发现状

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定制家具课程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实习能力,是定制家具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定制家具在家具行业中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大学内也是前沿课题,可以说行业对定制家具的理解程度远远超过大部分院校的老师。目前职业教育中拥有家具设计及相关专业的院校主要分成高职和中职两个层次,其中以高职占主流,中职有家具专业的学校较少。通过走访调研,职业院校中的师资队伍的情况大概如下:

第一,教育水平。大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近年新人职教师大多有硕士学历,整体教育水平较高,大多毕业于林业院校,学科知识水平较高。

第二,工作经历。师资队伍中以工作经历的差异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后到职业院校任教,另一类则是有企业工作经验。

第三,年龄层次。师资队伍中以中青年为主,一线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在职业教育中呈年轻化特点。经过调研和分析,各院校中工作较为出色的教师大多有企业工作经验,年龄层以中青年为主,这样一个群体承担着家具设计专业的教学主要工作,是日常教学和课程开发的核心。

而对于师资队伍持续的培养,是课程改革和建设持续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有效的措施有,每年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因为职业院校的家具设计老师应该能做到既是老师又是设计师,他们应该与行业保持互动,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招聘时重点考虑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工作履历,优先考虑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应聘者,保持教师队伍的“实干性”。进行课程开发时,总体而言应以企业中对应岗位的要求为主要目标,以教学水平出色的教师为教学组织者和实施者,进行课程开发时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又要考虑典型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三)定制家具课程教学现状

定制家具是家具设计专业的板式家具设计模块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结合紧密,是设计与营销、门店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目前在中职学校中主要采用学科教学模式,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组织和有序教学,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这种传统的教法优点是学生的知识体系较为完整,理论知识较为扎实;缺点也非常明显,学生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模仿老师,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往往善于模仿老师,操作能力比较强,但由于不需要經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只掌握到浅显的知识,无法彻底吸收和融会贯通。

三、定制家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分析

(一)理论和实践分离

职业院校在教学中主要按照学科教育体系教授知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容易导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离、获取知识方式的分离、理论和实践的分离。整体教学组织仍旧以课堂常规教学为主,忽略了职业素养等隐性知识的教授,与职业教育追求的专业知识匹配岗位能力的目标相悖,导致学生在校内获取的知识和能力无法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不利于专业技能教学的“落地”。

(二)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

目前定制家具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模式,较少引进“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具体而言,课程过程主要是把定制家具相关的知识从基础到深入,按照顺序把知识点向学生讲授,例如老师会先将板式家具的材料、基本加工工艺、生产流程、3VJ智能平台使用方法、案例技巧等详细讲解,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最后完成综合案例,再进行考核。课堂上形成了“理论讲解一老师手把手教学一学生模仿”的模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中职学生对理论学习一般缺乏兴趣,即使能通过模仿完成练习,也无法融会贯通,直接影响实际动手能力。

(三)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中职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即使积极动手模仿,但往往仅限于“完成任务”,而不是“掌握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习惯了“模仿”,一旦遇到真正工作任务时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考核和评价方式不科学

学校内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以分数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表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另外,老师作为单一的评价方,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角色被动,无法突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总体而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参考文献:

[1]赵宏旭.中职学校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学,2018 (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