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

2018-01-18朱智敏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节奏文言文交流

朱智敏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季羡林老先生曾对孩子们提出了如此要求。文言文是我国特有的语言形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宝藏。早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记载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的意思,表示文章类别。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文章都是现代的白话文,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与现代的白话文相比文言文在词意和语法上有较大的差别,对于语基较弱的,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不仅难读而且更难懂,教师教学引导也相当吃力。教好文言文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小学生乐读,会读?以下是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

要想让学生乐读我认为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让文本能深深地吸引小学生,从孩子的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爱上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课外读物时采用与“古人”对话的方式,拉近文言文与我们的距离,让学生首先从心理克服恐惧心理,主动探究文言文。如用唠家常的方法:“公子,贵庚几何?”“家父可好?……”既浅显易懂,又有趣,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起。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会读”

学生有了兴趣,还要‘会读,这样学生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在学生的“乐学”下我指导学生阅读文言读物的方法和步骤。

(一)读准字音,读熟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阅读文言读物属于启蒙阶段,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陌生,文字生疏,有一些字古今字音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字意也发生了转移。因此我把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握文言文节奏作为教学的首道环节来抓。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先自读,然后老师泛读,画出与老师读音不同字,想想为什么不同,老师适当的点拨。

然后让学生反复地读,采用各种方法、方式读。再让学生和我课前准备好的录音进行对比,对比后再进行评价。

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由谈体会,自悟文意,鼓励大胆地说。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在学生读通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再划出节奏。新课标中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内在的节奏。只有画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读现代文的方法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划完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划,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三)对照注释,理解文句

在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及我们已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在此之前让学生不要看参考书,实在说不理解的可以“猜”,其实他们的“猜”也是有根据的。大部分同学能够较为流畅地说出文句的意思,若说的不够准确可以让多名学生说说,老师只需帮助学生适当的组织语言,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应强调,用现代语言表达文言文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可以灵活些,说法不必强求一致,意思不错即可。

(四)相互交流,感悟道理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改变那种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自由交流解释课文,互说课文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难句侧重讨论理解。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出不好理解或解释不通的语句,全班交流质疑,在讨论的基础上再去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适当指导点拨,但切不可代替学生回答。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或寓意等。这样的教学可以拉近文言文阅读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三、学以致用,方法迁移

在文言文课外阅读指导前笔者多准备了一些课外文言文作品,在指导阅读完一则文言文后,让学生用以上学习的方法,在老师给的材料中任选一至两则文言文,可以是自学自悟,也可以共同交流完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又可以丰富阅读量。

四、推荐好书,延伸知识

进行文言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余能读懂一些较简单的文言文,可以训练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因此课后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世语新说》《韩非子》《山海经》《古文观止》《论语》《列子》等,让学生自读,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享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参考文献:

[1]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 (10):37-37.

[2]曹静.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真滋味——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诵读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 (7):42-42.

[3]孟德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能力——关于古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6 (04):291.

猜你喜欢

节奏文言文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文言文阅读专练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轻快漫舞
文言文阅读练习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