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语课堂的教师表扬与鼓励新探

2018-01-18张婷李桔元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表扬鼓励区别

张婷 李桔元

[摘要]作为教师课堂反馈,表扬和鼓励受到教育学者普遍关注,但是二者通常被当作同一个概念加以讨论。本文以英语课堂为例,通过对比讨论表扬和鼓励的差别。文章认为,表扬和鼓励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理论上,二者心理机制、评价的价值标准、对学生产生的效果和心理作用都不同。实践上,二者使用对象和表现形式不同。本文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两者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表扬;鼓励;区别;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14- 0151- 03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2018.14. 066

一、引言

作者发现教师课堂用语的文章主要关注点都放在表扬和批评的对比上,建议老师应该多表扬和鼓励学生,但其中却很少对表扬和鼓励进行区分,而在这些少量的文章中,即使有提到表扬和鼓励的区别,也只是在宏观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上進行研究,如孙晓姝( 2006)提出,在教育中表扬和鼓励有密切的关系,像相交的圆。但其并未从具体的学科上进行更深入地探讨,比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上。作者认为尽管表扬和鼓励都属于积极的反馈语,但是表扬和鼓励却有天壤之别,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过多地使用表扬,正如Nunan(1981)研究表明:笼统,机械的积极反馈(表扬),如“Excellent”“ Well done”,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区分表扬与鼓励并准确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那教师的课堂反馈语将得到更好的实际效果,这里实际效果是指教师的话语能最大限度地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程晓堂,2009)。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表扬和鼓励作为教师课堂反馈的主要区别,基于二者的区别,提出在英语课堂中的注意事项。

二、表扬和鼓励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区别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表扬”含有赞扬、赞美的意思,是指对好人、好事公开称赞;“鼓励”指激发,勉励,也指振奋精神。二者在基本释义方面很相似,均为褒义。但是从相关理论和具体课堂实践看,可以发现二者具有多方面差别。

(一)所依据的心理机制不同

表扬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斯金纳(1956)的强化理论。强化理论认为,如果对一种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反馈(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而表扬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强化学生某种好的行为,但其实际效果还有待考量。

鼓励的理论基础是罗森塔尔效应(杨东亚,2006),这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1968)提出来的:期望者通过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达到他的预期要求。鼓励就是老师通过表达对学生的强烈期待,使得学生朝着某个方向改进并且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评价价值标准不同

表扬是一种绝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即表扬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回答与教师设定的答案是否一致。如果与教师的不一致,则表扬不成立,例如:

Teacher: How many fingers do I have?

Student A:9

Teacher:No!

Student B:You have 10 fingers.

Teacher: Very well.

鼓励是一种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者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并适当地减轻了被评价者的压力,例如:

Teacher: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ummer holiday?

Student A:I enjoy my summer holiday, and did many things,such as swimming, hiking--

Teacher: Great. How about you?

Student B:Good. ( Student B usually speaks English in a lowvoice and lacks self - confidence.)

Teacher: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summer holiday?

Student B:Help mother do housework.

Teacher: At home you are a good boy because you help yourmother. In school, you make a great progress because you an-swered the question much loudly than ever before.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A的回答充分运用了课堂中学习过的词汇,按照一般的课堂回答评价标准,堪称完美,而学生B的回答未达到教师预设的回答目的(即:回答出关于评价假期的词和进行具体做了什么)。但是该老师并没有将学生B与学生A进行比较,因为学生B的基础较差,还不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再加上学生B的性格比较内向,回答问题声音也小,于是该老师便抓住这个特点对学生B实行了情感教育上的鼓励。一方面鼓励其在家中多帮助父母,另一方面鼓励其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这样一种没有与他人的比较的鼓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不同

表扬需要充分考虑被表扬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自我意识太强的学生,过多的表扬常常使他们失去自我,容易变得骄傲自满,或感到压力大,也就是“输不起”,从而心理失衡,适得其反(孙晓姝,2006)。施霞珍( 2008)也指出,表扬的数量与程度应依学生的实际表现而定,是恰当的、具体的,而不应是泛滥的、空泛的。

反观鼓励,鼓励以充分认同学生的个人潜能为前提(杨东亚,2006),常常用于当学生没有将正确答案反馈给老师,或者学生的答案还不够完整的时候,例如:

Teacher: What is wrong with the sentence“the alien go homeby spaceship.”?

Student: There is no alien.

Teacher: You give us a creative answer, but if you can answerthis qu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r, it will be better.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鼓励还体现了教师的机智,学生可能并非刁难老师,只是不知道答题方向,这时候通过鼓励的途径教师可以很好地指引学生,使学生在没回答对问题的情况下,不仅不会太沮丧,反而能让学生建立信心,清楚地意識到该改进的地方。

(四)所适应的对象不同

首先,从表扬和鼓励适用对象看,表扬的对象只能是地位较低的一方。鼓励对象则可以是同地位的人。

表扬多使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我们常常听过父母表扬孩子,老师表扬学生,但没听过孩子表扬父母,学生表扬老师,同样,在英语课堂上,老师能跟学生说“Good job”,但学生却不能跟老师说“Well done”,因此表扬者和受表扬者存在等级划分,不符合教育提倡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站在高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尽管是正面,但拉开了彼此距离,不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比,鼓励的适用范围就很广了,长辈对晚辈,同辈之间都适用,这更能够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平等的对话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更喜欢倾听同伴的话,而不是父母,老师等长辈的教导),足以说明鼓励会更容易让学生“听进去”,即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会更有效果。

其次,表扬的对象只能是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鼓励对象则可以是好学生,也可以一般学生,还可以适用于学困生。

表扬对象是在课堂上回答出正确的答案的学生,而学困生很少主动回答,所以就很难有机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对学困生各方面发展都是不利的。而鼓励的对象范围就很广,无论学习成绩如何,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利于每个人更好地全方面发展。

(五)语言表现形式不同

表扬通常话语简短,只包括对学生做出笼统积极的评价,常以形容词结尾,如:Good;great;your answer is amazing.

鼓励话语较长,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学生具体肯定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的指导建议,如:Good,you answered the questionin a loud voice but if you can answered the question more specific-ally,it will be better.

三、如何正确使用表扬和鼓励

(一)如何正确使用表扬

虽然表扬的效果有时会不尽如人意,但是并非一无是处。有些情况下,表扬能起到鼓励所代替不了的作用。总的来说,运用表扬时从宏观到微观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教育意图

首先考虑教育意图是想促进个人还是促进班级整体发展,如鼓励具有很强的指向性,目的是促使个别学生更好地发展,而通过表扬可以来激励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所以表扬的教育意图的影响范围更广泛(孙晓姝,2006)。

2.学生个性特点

邹洪燕(2015)曾指出,教师的随意表扬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忽视了表扬对象的接受和反应情况。朱志华(2017)也指出表扬应该分层次,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是性格方面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应主要以鼓励为主,切不可表扬过多;反观另一种情况,如果该学生本身个性比较胆小,性格内向,很少回答对问题,那教师就应抓住机会好好地表扬该生。

(二)如何正确地使用鼓励

虽然前文中提到了鼓励的种种好处,但是要想在英语课堂中将鼓励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还是得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话语中肯定的部分必须要具体

刘弘,王冰(2013)指出,教师给予学生积极反馈的时候,应尽可能明确这些反馈语的指向,以避免学生的误会。空泛的鼓励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因为学生不清楚被肯定的地方,这对学生好行为的强化效果大打折扣。如:反例:“You did a goodjob and I trust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can relate to yourself."正例:“Your answ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ssage. It is good, but Itrust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can relate to yourself.”

2.鼓励话语中期待的部分必须要具体

教师的鼓励话语中不仅前一半的肯定部分要具体,后一半的期待部分也同样不能空泛,因为这其实就是教师给学生指引的改进方向。教师的指导建议十分重要,如果这个目标方向不明确,那么学生便会不知所措,如:反例:“Good,you answeredthe question in a loud voice but it will be better next time.”正例:“Good, you answered the question in a loud voice but if you cananswer the question more specifically, it will be better.”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将表扬和鼓励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英语教师在课堂话语使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最终选择适合的反馈语,但是本文作者建议英语教师尽可能多地使用鼓励,运用表扬时则需要斟酌再三。

参考文献:

[1] 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1991.

[2]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

[4]刘弘,王冰,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积极反馈语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3):32 - 40.

[5]施霞珍,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表扬艺术[J].宁波大学学报,2008(1):150 - 151.

[6]孙晓姝,不吝鼓励,慎重表扬[J].班主任,2006(3):45 -46.

[7]杨东亚,也谈鼓励与表扬[J].班主任,2006(8):47 - 46.

[8]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2):17 - 22.

猜你喜欢

表扬鼓励区别
浅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
妙用“表扬”和“忽视”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