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体系

2018-01-18王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习近平

王伟

[摘要]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南和基本遵循。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指向究竟是什么,目前学界仍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界定。为从学理上解决这一基础理论问题,着重围绕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构成和总体特征这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显著特征。

[关键词]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科学体系;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14- 0077- 03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8.14.035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一贯主张的党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往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从严治党进行理论论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立场创造性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2014年在江苏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再次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并在党的十九大上将全面从严治党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论断,并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的关键举措。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已经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根本指南和基本遵循。自2014年起,学界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研究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热潮。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领域:一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意义和价值研究;二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来源研究;三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实践路径研究;四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研究;五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理逻辑或内在逻辑研究;六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主要特点研究。但对作为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研究重要范畴的“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阶段,目前找不到任何有关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成果,无论在学界还是理论界对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体系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界定,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党的建设研究立论依据和理论基础的缺失。本文试图尝试建立起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从学理上解决这一基础理论问题,为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范式。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内涵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科学内涵就是指一个概念的内容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就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绝大多数是停留在对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基本内涵的定义上,而且这种定义更多在是从一个中微观的视角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层面或操作层面上进行内涵界定,单独对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涵进行定义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从宏观的角度和哲学的高度完整地概述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内涵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但这个问题又极为重要,是一个研究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亟须澄清和界定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界定其科学内涵?笔者认为,界定的科学内涵应具有普遍真理性和客观事实性,能客观地完全地抽象地反映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本质属性,同时界定的内容在字数上尽量做到精简。因此,我们可以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的科学内涵界定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政党治理实践和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我党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见著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理念、新要求、新战略的讲话或著作中,其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功能价值;第二个层次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路径;第三个层次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策略。这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和“怎样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构成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的“四梁八柱”。

(一)关于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围绕着“为什么要从严治党”这个关键问题在不同的场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地回答并阐释了党要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性的内在原因,其中归结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党始终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等多重视角先后阐述了确保党始终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就要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再次集中强调了新时代我们党要确保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要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而推进这一伟大工程又要求务必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二)关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报告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突出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一思想。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求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同样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第六次全体会议等会议场合上多次发表讲话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要求我们共产党人要讲政治,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戰斗性。“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决不能回避政治问题,对政治隐患就要从政治高度认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等观点从不同方位凸显了关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习近平全从严治党思想。

(三)关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思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首次强调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的思想,并科学阐明了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的辩证关系。这一管党治党的重要思想的适用范围由从严治党上升为全面从严治党,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同向发力”这一重要思想。思想建党主要依靠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使广大党员或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思想建党,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全党,从而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制度治党,解决的是管党治党长效化和常态化的问题。制度治党就是要发挥党内法规制度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四)关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系列讲话中,围绕为什么要反腐、怎样反腐这两个主题进行了多番语重心长的系列讲话,讲话处处都透露出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这一重要思想。例如:腐败是社会毒瘤,放任必然亡党亡国;反腐败斗争没有禁区,没有特权,也没有盲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等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习近平总书记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思想不只是停留在理念要求和论断中,在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折不扣地坚持了“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这一思想,做到惩治这一手绝不手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政军中查收了以“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孙政才”等为典型的一批“大老虎”,同时对外逃官员在全球开展“猎虎”行动,以实际行动有力地践行了“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地丰富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

(五)关于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

习近平同志在深入推进反腐败的伟大斗争中,紧紧围绕“加强对权力运行和监督”这个主题,发表了一系列的关于强化党内监督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论断,并在十九大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习近平关强化党内监督的论述,主要围绕着党内监督是什么、为什么要强化党内监督以及怎样强化党内监督者这三大命题展开论述,着重从党内监督的内涵、重大意义、基本形式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形成的关于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观点主要包括: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发挥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强化巡视监督,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监督制度、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建立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校的监督体系,增加监督合力,各方面监督都要严起来、实起来,等等。习近平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利剑作用”的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既有理论上的突破,又有实践上的创新,对新时代中央和地方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六)关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并将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创新党的作风建设,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关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惩治“四风”问题的思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三严三实”的思想,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的思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在改进作风问题上向制度建设要长效的思想,等待。习近平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不可蜻蜓点水,不可虎头蛇尾,不可只是一阵风,否则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导致作风问题不断反弹、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并将党的作风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一并列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五大建设内容。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范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就意味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和“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思想,从一种更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党的十九大闭幕短短不到20天,中纪委网站就通报了包括27名省管干部在内30名官员违纪违法消息,以“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反腐实际行动再次向世人表明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四、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显著特征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党学说的最新理论成果,围绕着全面从严治党“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一理论逻辑主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答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些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其思想内容相互联系,特色鲜明。

(一)“科学性”的特征。科学性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的依据所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处处都闪耀着科学的光芒,是源于治党管党实践而又反过来指导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论武器,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党学说在当代中国创新和发展的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強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打铁必须自身硬”、“反腐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等等。这些大白话、大实话、接地气的论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政党治理哲学意蕴,洋溢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性。

(二)“系统性”的特征。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其思想内容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既有治党目标又有治党举措,既有治党治党要点又有治党重点,既有治标之术,也有治本之策,彼此间相互贯通、相互衔接、相互依赖,构成了一个既相互独立又互为一体的系统性的思想内容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着“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怎样全面从严治党”这两个基本问题展开论述,以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主线,从政治建党、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纪律建党五个矢量上提出了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这些新理论新论新要求蕴含的理论观点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

(三)“从严性”的特征。“严字当头”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特征。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论述,语言简洁、直白,一听就懂,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治党一切“从严”的鲜明特征。党内政治生活要求从严,理想信念建设要求从严,治吏要求从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作风建设要求从严,反腐要求从严,党内监督要求从严。“从严”贯穿于党的建设管党治党的一切领域,而且在落实上还要保持从严新常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从严”是党的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根本要求,贯穿于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始终,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的核心主线。

(四)“全面性”的特征。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科学体系之“全面”的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的全面性。科学体系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二是治党主体的全面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讲话中,涉及的治党主体包括从中央组织到地方组织再到基层组织等党的各个层级的组织。三是治党客体的全面性。治党客体是相对于治党主体而言的治党对象,分组织对象、群体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既包括组织对象又包括群体对象,组织对象就是指从上到下的党的各级组织,群体对象专指某一特定的党员人群,如党的高级干部、党的基层干部、党政“一把手”。四是治党方法的全面性。关于如何治党,治党主体应该怎么做,治党客体应该怎么做,习近平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与此相关的治党方法和治党途径,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员干部“三严三实”活动,等等。五是治党目标的全面性。全面从严党不仅要治标,同时要治本;不仅要治行,同时要治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 -5 -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75 - 180.

[4]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62.

[5]韓卉,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24.

猜你喜欢

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习近平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