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十九世纪德国社会教育的发展及影响

2018-01-18李子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十九世纪社会教育德国

李子君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从十九世纪开始出现了重大变化,对促进大学中高学历精英人才的发展、中小学低学历教师队伍的改革以及全社会素质教育的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十九世纪;德国;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14- 0041-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8.14.019

一、德国社会教育发展的状况

(一)社会教育定义

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分为广义社会教育和狭义社会教育。广义社会教育是指:“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则指:“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而在本文中所提到的社会教育是指狭义的社会教育,包括青少年、儿童的中小学教育、国家考试体系的发展变化等。

(二)德国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

在十九世纪德国的教学领域,一条明显的社会界限将中小学老师和大学老师给分离开。这条界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工资和级别不同而设定的,但是更重要的则是实用教育与“教化”的传统差异。实际上,教育制度的结构反映了这种差异,因为德国学校被划分为两个几乎完全不相关的部分。在高等学校的教授与讲师们有着很高的薪水与极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德国的中小学中情况卻大不相同。整个十八世纪,绝大多数的德国孩子只上了八年学,所有时间都是花在当时的社会小学中。在那里,这些孩子在最严格的纪律管制下为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学习,不期望接受奢侈的中高等教育教育。他们当中有一些人会去职业学校或一个六年制的预备学校为成为小学教师做准备,老师也是来自预备学校并不是从正规的高校毕业。

国家考试体系是一个衡量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它代表着国家考试选拔人才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代表着一个国家对知识型人才的重视。在十九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之前的德国,国家考试体系充满着封建官僚选拔的气息,在大中小学校内的考试大多十分死板,只重视与知识的堆积,无法保证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当时大型的社会考试表现在政府选拔官员方面,而考核结果也大多由上层贵族左右,所以当时实行的国家考试体系并不能很好地为国家快速发展服务。十九世纪之前,传统德国大学的学习模式类似现代的中学模式,有传统的入学考试,十分古板与苛刻,无法让学生们在学校中自由的学习,只是单纯的应付考试。而在德国十九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之前的中小学考试体系的情况则更不为乐观。传统的社会小学是直接被排除在所有国家考试体系之外的,他们的成绩是不被社会与国家认可的,而他们毕业后也无法继续顺利升学,只能参加一些非专业型的大专院校的考试,而这些大专院校也同样不被社会认可,带有很强的私人性质。

二、十九世纪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教育的影响

(一)教师来源的改变

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开展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并将传统中小学那些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教师送入大学里学习专业的学科知识。教师将跟随大学中的讲师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辅导,学习专业的教师技能,授课技巧与小孩的心理辅导等。伴随着十九世纪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全社会的教育改革也在进行,传统中小学教育制度改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社会教育改革,十九世纪德国最重要的中学是高级技术文法学校。该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私立预科学校,年龄在9岁到10岁。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它与小学低年级有些相似,但是他有标准化的9年制课程并且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十九世纪期间,在高级技术文法学校发展的同时,有一些中学也发展起来,这些学校则专注于学生对数学,自然科学与现代语言的学习。1890年,高级职业技术学院是这些现代院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而受到高度认可的高级技术学校则代表了一种文法学校古典主义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代课程的折中。1870年初,这两种类型的学校开始逐渐提高他们的地位与认可度。直到十九世纪末,高级技术文法学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中的文化自然科学语言院系正式合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低年级学校的系统理论并应用于推广于整个德国地区,间接地作用于整个德国社会。

(二)考试体系的转变

国家考试体系是一个衡量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在十九世纪的德国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影响之下的中小学社会教育改革,在看到改革出现显著成果之际,教育部门及时的改变了原有的陈旧的那套带有一定封建性质的国家考试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更为开明,有利于学生自由、民主、全面发展的全新的国家考试体系,共分为两套,一套适用于高等教育学校,一套适用于向高级技术文法学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这样的新型中小学校。而在1834年以后,大部分德国大学则取消了入学考试,也不在监督学生们的学习计划,而是对学生平时的在班级内的表现进行评测打分,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堂作业完成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与教授与讲师的互动次数、甚至还有一些生活作息的要求等等。开启了现代大学评测模式的先河。当学生们注册入学成功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准备接下来的考试用来获得留在学校继续学校的权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面临的最重要一项是要通过一项标准的国家考试,从而获得其学习领域的官方文凭。获得官方文凭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就是首先先具有传统的高中毕业证书,其次是在大学注册入学3-5年,并且在各项测评中达到合格的成绩,这样学生就可以顺利的得到大学毕业证书。

直到1845年之后向高级技术文法学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新型中小学校不断兴起带动着国家考试体系的改变。在这之后向高级技术文法学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新型中小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各种类型与学科的升学考试,可正常的参与大学的招生考试,并且可以顺利地取得大学的毕业资格。在1887年之后他们也可以直接报名参加政府考试,以获得担任小学老师的资格。在1890年之后德国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发展与兴起,这也为中学毕业生除了考大学或者参加工作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壮大

在十九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下,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的数量上升,其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与推崇。由于大学数量的不断增多,更多的人可以进入到大学中进行学习,而更多的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在大学中可以继续深造,并且伴随着中小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薪水的不断上涨,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与知识分子愿意进入到中小学任教。在1870 - 1895年这二十五年间大概有50万人左右就读了德国的大学,而在他们毕业之后其中有13300多人被普鲁士学校所录用,这当中有843人在高级技术学校任职,247人在高级技术学校任职,而510人则在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中学任职,另外1910人在相对知名度低点的现代学校任职。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进入中小学任职的教师由原来仅仅上过几年预备学校的中学毕业生,变成了高校毕业生,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

(四)教师的薪金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讨论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薪金是一个很好地测量标准,在十九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整个社会的教师薪金有了大大的提升,也象征着教师在全社会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德国大学教授的收入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政府部门获得的基本工资,另一个是学生在参加他的“私人”讲座时或在他的辅导下通过重要的资格考试后所支付的费用,这些所得收益通过政府转交,可知这样的辅导受到了当时政府和学校的广泛支持。在十九世纪期间,由于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致使入学率增加,而“私人”与无报酬“公共”讲座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其原始意义,那些“私自”教授学生热门领域基本课程的老师可以从学费当中赚取大量的钱。从而,固定薪资的重要性就相对的减弱,而教授收入差异就变得越来越大。十九世纪末,讲师每年可以赚取1500马克,而副教授或更高级别的中级教授每年收入约为5000马克,这显然是非常可观的收入。正教授每年收入为6000 - 40000马克以上,19世纪期间,502位普鲁士教授的平均年收入为12000马克。普鲁士中小学教师的年收入约为1500马克,与大学中讲师的薪水基本持平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10倍以上。说明这些普鲁士的教授非常富有,而那些年收人为40000马克或更高收入的知名教授也是比较富裕的。总之,在当时将德国学者与颇有成就的律师,医生和商人的经济地位相比较也很合理。而对于普通的大学讲师与一般中小学老师而言,薪金的增长也反映了十九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对于社会教育的影响。“19世纪德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得到了更多社会尊重。”

三、结语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所取得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影响是深远的。”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是由政府牵头,高校自主发展,成果作用于社会,不仅高校自身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体制,还影响全社会的发展,使中小学教育的有了卓越的进步,使社会教育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全社会受教育人口增多,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的完善。从而使德国从十九世纪开始伴随着“教育先行”理念,从教育发展,到社会经济,到政治制度逐步成为了在当时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1,3(4):3-8.

[2] Fritz K.Ringer. 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1967,2(3):123 -138.

[3]魯道夫·施迪希伟,刘子瑜.德国大学的制度结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3):40 -50.

[4]王超,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看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农业教育,2011(1):10 - 13.

猜你喜欢

十九世纪社会教育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十九世纪晚期统一几何学的两种途径
库尔贝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与政治的关系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