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状况调查及研究

2018-01-18王兰英钟凤宏胡冬梅马英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调查医学生

王兰英 钟凤宏 胡冬梅 马英

[摘要]为了解医学生职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自编《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校8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医学生整体职业认同感水平一般;5 +3学制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最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基本呈现一年级到五年级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性别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无差异;不同户口来源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无差异;学生干部的职业认同感高于普通同学。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8) 14- 003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2018.14.015

醫务工作是一门非常重要并且关乎人类健康发展的职业,现今的医疗环境比较恶劣,医患矛盾逐渐尖锐,伤医、杀医事件频发,医闹丑剧不断上演,个别媒体的不实渲染都让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大打折扣。提高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是决定其是否能保持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将来更好的状态从事医务工作的关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6年6月从某医学院校,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85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1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编制

本研究查阅大量的职业认同感测量的相关资料,尤其关注了以往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测量的文献,根据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研究的关注热点,形成了含有38个条目的备选条目池,并随机抽取了10名医学生对问卷进行检验,逐条进行讨论,删减和修改了表中语义模糊,不易理解的条目,最终形成了初选条目池,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条目进行了编排,形成了《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本量表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学资料信息采集8条,主要针对被调查者性别、年级、来源、身份等一些基础信息的收集。第二部分为医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包含30个条目,职业认知度、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文观,职业践行度,职业忠诚度五个维度。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记分,l为完全不符合;2为基本不符合;3为不确定;4为基本符合;5为完全符合。总分150分,分数越高表示职业认同感越高。

2.统计分析

采用EXCEL2013对所有问卷进行编码和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变异度法、t检验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和逐步分析法等5种研究方法对条目池中条目逐条进行分析,最终选出在其中3种方法中均被选中的条目,确定条目为30条。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二、结果

(一)医学生职业认同总体现状

由表1可见,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为3.61分,以5分为最高分,3分代表一般性,说明当今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在中等偏上。其中职业价值观的得分最高为3.95分,职业认知度的得分最低为3.28分。总体职业认同感没有达到比较认同(4分)及以上的水平,说明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

(二)不同学制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比较

分析显示,不同学制的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总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各个维度上都有差异(P<0.05)。5+3学制的学生五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学制的学生,量表总分达到了4.09分,说明5+3学制的学生职业认同感明显好于其他学制的学生。七年制和4或5年制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各个维度基本持平。

(三)不同年级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比较

从表3中可见,不同年级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各个维度上都有差异(P<0.05)。从量表总分可见,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基本呈现一年级到五年级逐渐降低的趋势,只在四年级的时候略有上升。在职业价值观维度,四年级的学生最好。

(四)不同性别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比较

从表4中可见,不同性别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总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并且在各个维度上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一)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水平一般

调查显示,当前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一般,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医疗环境比较复杂,新媒体的便捷性将大量的医疗纠纷、医疗丑闻暴露在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尤其是进入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在看到临床医生与患者之间因各种不良沟通或者无效沟通造成的伤害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情绪。在职业认同的五个维度中,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度是最低的,职业价值观是最高的,正如结果显示,当代医学生都认可医学职业本身的价值,认为医生的职业能够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但是他们对医学职业的了解还不足够,这与医学生没能深入医生职业本身和医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5+3学制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最高

结果中可见,5 +3学制医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在总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学制。5 +3学制的学生是国家医学教育改革后出现的具有承载医学本硕教育和医生规范化培养共同任务的层次,进入这个学制的医学生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达到国家要求的在校学习和规陪学习。另外,能进入这个学制的学生都对医学职业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慎重的考虑,因此对于医学职业有更深的认可。

(三)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基本呈现一年级到五年级逐渐降低的趋势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明确看到,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基本呈现了逐年降低的趋势,只是在四年级的时候略有上升。这与医学的专业特点和学科特点不无关系。大一新生由于尚未接触临床专业课程,课程相对悠闲,刚人大学的新鲜让大学生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憧憬。进入二三年级,医学生会逐渐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医学学业负担重,学习苦,考试多,尤其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深奥难懂,而且这些科目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不到做医生的感觉,职业认同感开始逐渐下降。到了四年级虽然学业压力并没有减轻,但是往往四年级开始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学生对于医生职业有了感性的认识,可以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用处和价值的实现。但是随着实习的不断深入,医学生会逐渐体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等负面事件,尤其在实际操作中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面对高风险的工作、患者的不信任和消极的媒体社会环境,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降至最低点。

(四)不同性别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无差异

调查发现,男生和女生职业认同感没有显著差异,与以往的关于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认为男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女生的结论不同。这提示医学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技能教育,医学生在进入医学院学习开始,性别差异就已经被弱化,男女生因专业分工不同各有其优势,因此职业认同感对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差异不显著。

(五)不同户口来源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无差异

调查可见,不同户口来源的医学生在职业认同感总分上无差异,但是在职业认知度维度农村生源学生较低,大城市生源学生较高。这与不同生源地的教育背景和视野宽度有直接的关系,农村生源学生在教育体系上存在着一定的知识面相对窄的特点,对医务工作直观了解的渠道少,而中大城市学生由于知识涉猎途径丰富,视野更加开阔,职业认知度明显高于农村生源学生。

参考文献:

[1]季小红,王文军,侯珊,任赛赛,李明明,医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与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6(2):71 -74.

[2]张灵烨,刍议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4):100 - 102.

[3]张丽莉,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调查医学生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