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鼠之间》中莱尼悲剧的必然性
2018-01-18王慧英
摘要:《人鼠之间》是约翰·斯坦贝克一部短小精悍的中篇力作,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平凡的故事,但寓意入木三分,给读者的心灵所带来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却是巨大的。弱智单纯的莱尼的死,從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偶然的,但在当时美国强大的现实生活中,纯真善良的莱尼的死亡又是必然的,更不用说能实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梦想了。令人不得不佩服斯坦贝克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对社会与人生所特有的犀利而又敏锐的洞察力。
关键词:《人鼠之间》;莱尼;悲剧;必然性
《人鼠之间》以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严重危机为时代背景,由于大资本家和大地主联合对农民的残酷欺压和层层盘剥,共同掠夺了社会财富和土地,给农民带来了困苦不堪的灾难,大批破产的农民被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温暖的家园,成了彻底的无产者。迫于生存的压力,以莱尼为代表的劳苦大众,只能背乡离井靠给农业资本家打短工来勉强度日,从此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和孤苦惨淡的人生。他们日复一日无始无终地辛勤劳作,内心寂寞孤独,渴望人世间的温暖和关爱,却又无力主宰和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一、莱尼——孤独人群中的白痴天使
农场上靠出卖劳动力过活的农民是一群孤独的人,他们过着居无定所、没有生活保障的日子,工作也是朝不保夕,哪里有活干就奔向哪里,挣到的微薄工钱转眼间就花得连一个硬币也不剩。乔治说,“像我们这样工作在农场的人,是世界上最孤单的人,没有家庭,不属于任何地方,也没有什么可以念想的……”[1]看门人坎迪年迈残疾,为农场辛苦了大半辈子,奉献了劳力、青春年华乃至身躯,孤苦伶仃的他唯一可相依为命、倾注真情的朋友就是那条陪伴他多年的老狗,但他却无力把它保全下来;黑人马夫柯鲁克斯虽然是个知识分子,被养马踢得弯腰驼背,方方面面遭受种族歧视和精神摧残,无奈独具斗室,是农场里最孤独的人,他说:“一个人总需要有个人在身旁。要是一个人都没有他会发疯的!”[2]他对于噩梦般的寂寞、孤独有着多么深切的感受。小说中唯一的女性,克里的妻子也深深地感到孤独,她生活在男人世界的农场里,无人知晓她姓啥名谁,丈夫经常在外游玩,对她漠不关心,农场的男人们对她避而远之。她连愚钝的莱尼也不嫌弃,对莱尼说,“我为什么不能跟你说话?我都没人可以说话,我感到特别孤独”[3]……可见孤独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小说里所有人,除了乔治和莱尼渴望通过努力工作实现梦想来摆脱这种孤独感。就像乔治常向莱尼所说的那样,“我们不是这样的!因为我有你照顾我,你也有我照顾你。”[4] 但是他俩绝不可能心灵相融。莱尼没完没了地专注于玩弄柔软的东西,乔治却独自玩单人扑克牌游戏。精明能干、的乔治对莱尼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与贴心的保护,绝不仅仅是因为姨妈的托付,也不纯粹出自于善良,这也是他心灵的需要。在生活中,莱尼离不开乔治;而在精神上,他同样也离不开莱尼。人为什么总是很需要一个像白痴般的莱尼的存在和陪伴?那是因为可以向他毫无顾忌地吐露心声,正如莱尼对乔治言听计从和忠心耿耿,乔治说:“我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悬崖绝壁我叫他跳他也跳。”由此看来,乔治拥有被人需要的渴望和生存价值的归属感,还可以随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力和领导力,帮助莱尼处理各种麻烦,应对挑战、逃避灾难。更何况莱尼是他梦想的痴迷者和捍卫着,是他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充电器,是追求梦想的难兄难弟。没有莱尼,乔治就会沦为其他农民工一样的人,沉湎于眼前的吃喝享乐,浑浑噩噩地活着。每次乔治为莱尼描绘梦想时,他本人也陶醉在未来美好的蓝图中。然而,这种最纯真的友谊只能建立于如同白痴般的最原始而又纯真的人性之上,白痴的莱尼正是乔治孤独的心灵中唯一的天使。可是,当人类所需要的真正的友谊和诚信只能求助于白痴,这就更深刻而又绝望地证明了“人类永恒的孤独与异化”。[5]
二、莱尼——珍稀友谊的传播者
处于社会的底层的农民工,活得像孤独的老鼠一样压抑,社会地位卑微,生活没有目的、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梦想,享受不到人世间应有的幸福与快乐。但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弱者,人人都在为生计劳累地奔波,在物质世界里摸爬滚打,没有时间交朋友,没能力也没精力顾及别人的痛苦与孤独,因对生活、对前途感到失望而变得漠然,人与人之间互相防范、彼此伤害、麻木冷漠与深深的隔膜就像人类与老鼠之间的芥蒂与隔离一样,珍贵的友谊与关爱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他们以无聊乏味的方式表现痛苦,以畸形的吃喝嫖赌途径发泄自己的孤独,生活得多么低下而无尊严。他们活在人群中,人与人之间却恍若隔世,像活在没有人烟的孤岛上一样。然而乔治和莱尼初到农场时,两人情同手足、相依为命,是亲朋好友,彼此拥有温暖与关爱,只有乔治能领会莱尼的一言一行,明白莱尼真正的需求。尽管莱尼是他的麻烦和累赘,但他始终对莱尼不离不弃。而莱尼视他为亲人和靠山,只要和乔治在一起,他就安心快乐。周围的人对他们的关系感到意外、惊奇、深表怀疑和误解。明智的斯利姆不解地说:“我就从没见过两人一块出门……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可能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彼此害怕对方。”[6]当农民工们了解到他们怀揣梦想,“是有未来的人”时,许多人很快为他们纯真的友谊所征服。人人渴望友爱,友谊是来自渴望解脱生活困境的本性,它意味着人们可以沟通、理解、互助和心灵安慰。莱尼如同珍稀友谊的传播者一般,将自己得到的关爱以悄无声息无形地传递给农场上每一个内心需要温暖和体贴的人们。
三、莱尼——纯真梦想的守望者
身材短小精明能干的乔治和身材挺拔和智力低下的白痴巨人莱尼一起长大的相依为命的好朋友。莱尼因为是智障,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生活不能自理,且总是在满不经意或毫无意识的状态中犯错误,弄得两人居无定所,只得像被掀翻老窝的田鼠一样四处逃窜,行如乞丐。无可奈何只得三天两头到处换工作,乔治带着莱尼从一个牧场折腾到了一个牧场,帮农场主卖命工作。苦难生活中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就是心中渴望通过自己拼命地工作挣钱,只需600美元就能实现的小小的梦想:能够买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养几只小动物,能过上自给自足养家糊口的日子,不再露宿街头、四处漂泊,从此过上像人一样自由安定、平静快乐而又有保障的生活。梦想对乔治而言,那就是自己当家作主,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耕耘和收获自己的土地;对莱尼来说,那就是随心所欲地照料和抚弄他最喜爱的柔柔软软的兔子。
莱尼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都不在乎、不关心甚至记不得去哪里和干什么,却清晰而又明确活着的目标——专注于他们的梦想;也只有乔治在讲梦想时,莱尼才那样的满足和得意,又会像乖巧的小孩一样一遍又一遍地乞求乔治讲给他听,即使他全懂了用心记牢了,还会乐此不疲地要乔治讲给他听,好像梦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可以当饭吃当觉睡一样,是一生最可宝贵的美好记忆。莱尼固执地守护着这个梦想,以为只要乖乖听话,不要惹麻烦,乔治就可以让他“照料兔子”,所以干起活儿来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忍气吞声地拼命工作着。他那最简单最顽固的头脑却能够牢记美梦的每一个具体细节,并渴望到疯狂的迷恋,变得愚钝而不可救药。
四、莱尼——“土地梦”的巨大诱惑者
以莱尼为代表的农民工,对“土地梦”近乎一种病态的渴望和依恋。莱尼没完没了地与周围的每一个人分享梦想。坎迪不由自主地被他的梦想磁铁般地吸引着,愿意倾其毕生的积蓄与他们一起筹划和实现土地梦,想度过一个有尊严梦寐以求的晚年。[8]坎迪对一切事情都不感兴趣,乔治和莱尼的友谊和梦想却重新燃起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他开始不停地削着铅笔,计算将来与莱尼一起喂养的子虚乌有的兔子,不停地讨论着梦想。土地之梦是农民毕生的追求,活着的力量源泉,农民的命运与土地息息相关,只有失去了才会对于土地如此的向往、关注、依赖和珍爱。正如黑人克鲁克斯所说,“我见过成百上千人流浪在路上……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块土地”。[9]莱尼的“土地梦”才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照亮着农民工的美好前程。
五、莱尼——走向死亡的悲剧者
(一)莱尼的死亡的悲剧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莱尼这位心中充满着梦想和柔情的“白痴巨人”,生活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弱,不能理解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巨力,常常惹祸上身。他生性狂热于抚弄柔软光滑的东西:小老鼠、小狗和衣物等。在这冷酷的世界里,这些都是他简单的头脑中最美好的象征,他抚摸着它们就像抓住了梦想一样那么真实,让他获得心灵深处的渴望、人间柔情、温暖与爱的安慰,并且内心能得到满足和快感。但是他不能了解和控制自己巨大的力量,总是在抚摸心爱的小动物时置它们于死地——捏死了一只老鼠→弄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因兴奋不已在摸农场主儿媳的柔软的长发时导致她死亡,“原因只是由于他的柔情”[10]。在美国当时的社会制度下,以莱尼为代表的农民渴求拥有一小片土地的梦想与美国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是背道而馳的,土地之梦是注定要毁灭的。正如斯坦贝克所说“没有人能去天堂,也没有人能够得到土地,……但它只在他们头脑的想象中。”[11]因此莱尼的梦终究会破灭,死也是必然的。
(二)莱尼的毁灭,也是人类梦想的幻灭
莱尼临死之前,乔治再一次讲起他们的梦想,让莱尼坠入种苜蓿喂兔子甜美的幻觉之中离开这个冷酷的世界,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为了莱尼因死罪免遭他人毒手,为了捍卫朋友作为人应有的灵魂和尊严,乔治在痛苦无奈之下,亲手开枪打死了莱尼,从此再也没人能够侮辱和伤害这个既善良纯洁而又危险可怕的白痴天使。也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莱尼永远也不会再闯祸、不需要再逃亡,才是幸福的,这也是他最好的结局。莱尼死去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还有与乔治之间的友谊与关爱、承诺与依靠、理想与信念以及所有人的梦想——像一把温暖人心的火炬,转眼间熄灭在了荒诞的命运之手。从此,人们生活得更加卑微。莱尼的死也标志着乔治的命运改变,万念俱灰的乔治甩掉了生活的包袱、消除了隐患,但活着的心灵遭受重创,亲手枪杀朋友的噩梦也注定会折磨他一生,心灵上永远摆脱不掉罪恶感,会陷入真正的孤独,肩负着新的精神枷锁。从此,他像成千上万的到处流浪的大众一样,今朝有酒今朝醉,没有了美好理想,没有了知心朋友,毫无目标地活下去,凄惨而无奈地等待着命运的宰割和死亡的降临。
(三)莱尼的悲剧,更是人类的悲剧
在弱肉强食冷酷残忍的世界里,人的生命脆弱得如同老鼠一般,贫困农民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能否存活下去都成问题,更何况连人间是非罪恶都分辨不清的天真无邪和脆弱易毁者的莱尼就更加难以立足了,随时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更不用说实现哪怕是微乎甚微的梦想了。人们无论强者或是弱者,不论怎样精心设计人生,筹划梦想,到头来也成了命运魔掌中的“老鼠”,留下的是永恒的孤独与失望。处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梦想如此的简单,但却如此的遥不可及。这是一部震撼人类心灵的故事,揭示了人类真正的悲剧是把自己美好的一切无奈地撕毁:莱尼以毁灭自己的美梦想来证明对梦想的执迷,乔治以亲手杀死朋友来证明对朋友执着的友谊和灵魂的拯救。这不仅仅是莱尼的悲剧,也是乔治的悲剧,更是人类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对人们自己躯体的戕害或精神摧残无力而绝望于不可抗争的命运的悲剧。
六、结语
人类最脆弱的不是生命,而是脆弱的人性。莱尼悲剧的原因——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吞噬灵魂,扭曲人性,戕害生命的原因,也是人类最脆弱的人性所造成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只有重新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度重视精神世界的重建,才能更健康、快乐、和幸福地生活。莱尼虽然死了,他那纯真善良的灵魂、珍贵的友谊、简单的快乐和对梦想的渴望,一旦被人们所领悟,他们就会像乔治、莱尼、甘德和克鲁克斯那样消除隔膜、友好相处,团结起来众志成城追求共同的梦想,终究不会再有莱尼似悲剧的重演。
参考文献:
[1][3][4][8][9]John Steinbeck.Of Mice and Men[M].New York:TheViking Press,Inc,1978:15,81,95.
[2][6][7]John Steinbeck.Of Mice and Men[M].Tennessee:Kingsport press,1978.
[5]王慧英.对《人鼠之间》主题的三重隐喻的解读[J].世纪桥,2006(5):126.
[10]陈映真.诺贝尔文学奖全集·38[M].台北:台北远景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4.
[11]Steinbeck,John.Of Mice and Men[M].London:Pan Books Ltd,1974:67-68.
(作者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