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必武的家风

2018-01-18赵永春

老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董必武饭粒中南海

赵永春

董必武是参加过中共一大的革命元勋,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领导职务。董必武虽身居高位,但从不以党和国家的“元老”自居,总是把自己比作“配角”“老牛”。他在为党和人民奋斗奉献的一生中,始终以“新功未建惭高坐”为座右铭,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并以此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人员,留下了很多佳话。

1957年,董必武当上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当时,他家住在北京钟鼓楼后的一个昔日王府的大院里。院子很大,有花园,有水池,很氣派,他的儿女们也都很乐意住在这里。由于最高人民法院离这里很远,每天往返不仅不方便,而且需要许多人来送文件,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董必武考虑搬到离最高人民法院较近的中南海居住,尽管当时中南海的房子有些狭窄老旧,但他仍不改初衷。一天晚上,董必武和盘托出自己的主意,却立即遭到尚在读书的子女们的反对。董必武耐心细致地对家人说:“第一,为我一个人,要有警卫排,要烧锅炉,要有人跑这么远送文件;搬到中南海,这些都统一解决了,为国家节省了人力物力,我不该搬吗?该搬。这二呢?”稍作停顿后,他更深沉地继续说道:“我上班太远,要坐很长一段距离的汽车,要用掉不少汽油。如果家在中南海,再到高院上班,也就节约了一半的汽油。我们国家还很穷啊。”

1958年初春的一天晚饭时,董必武发现还在读初中的女儿董楚青养成了一种不好的吃饭习惯。吃饭时董楚青急于扒饭,三扒两赶地吃完了,掉了不少饭粒在桌上。小楚青丢下饭碗就想跑,结果被董必武叫住。“你看看,你看看。”董必武连声说道。年岁还小的楚青茫然不知所措,怔怔地望着饭粒,默不作声。一生饱读诗书的董必武马上联想起《悯农》里的诗句,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道:“碗里、桌上有多少饭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粒粒不能丢啊!”接着他又严肃地说:“你把它捡起来吃了。”此后,女儿楚青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1964年春,董必武的一个侄孙来北京看他,一是想见见世面,二是特别想通过他的关系谋得一份较中意的工作。董必武一面热情地接待了侄孙,一面又对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北京逛逛可以,但不准租用小车,更不许在外面暴露与董必武的亲戚关系。那个侄孙在北京住了大约一个星期,董必武即动员他回家参加生产劳动。临别的前一天,董必武给了侄孙一些路费和小礼物,并把他叫到跟前说:“我虽然在政府里的地位很高,但我们都是供给制,除了个人生活、住宅不成问题外,不能乱开支。你家的困难,主要靠自己克服,实在克服不了的,可以找当地政府。”一直在寻找机会提出自己想法的侄孙赶忙说道:“你没钱给我不要紧,那你写个条子给我,我拿着你的条子去找当地政府,一定会很见效。”董必武严肃地说:“那怎么能行!我不能插手地方政府的事,更不能要求地方政府给你特别照顾,你要相信地方政府会秉公办事的。”他勉励年轻的侄孙要安心在农村工作,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要向政府乱伸手,更不要向政府提出不符合政策的要求。

猜你喜欢

董必武饭粒中南海
董必武与6角钱“较劲”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习近平
一粒米
董必武舍车骑马去视察
董必武清廉为政
数饭粒
无人知晓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