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权的构建

2018-01-18刘宁王红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宁 王红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适应社会生产关系变革之下的一个缩写,反应了社会部分群体时代变迁留下的文化烙痕。它的产生与发展和社会文化背景、发展高度密切相关。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异质性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一定解构作用,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权建设。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话语权

当代西方哲学文论转向经历了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尤其语言论转向不再追问“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而是关注“我们如何表达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不论是尼采、德里达的语言隐喻行为对传统具有确定内涵的语言观的质疑和批判,还是逻各斯中心主义工具性语言观认为的“意义不在语言内而在语言先”,还是福柯、巴赫金的话语狂欢,我们都无法质疑语言在表达这个世界过程中的作用。随着大数据、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一场关于话语权的争夺战在网络阵地悄然拉开。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是由网民作为话语主体自主创造出来,或由网民自发传播,为大多数网民所接受的一种意义符号。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承载了一定群体的价值认同。

网络流行语溯源

网络流行语源自于网民自我话语权的一种构建,是自我赋权的过程,是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过程中自主参与传播意义建构的一种话语具体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群体心理趋同的结果,古斯塔夫·勒庞认为:“有些不同的原因,对这些为群体所独有、孤立的个人并不具备的特点起着决定作用。”网络流行语产生过程也是生产力相适应和平衡的过程中,网络生产力的自觉适应和工具性价值的具体体现。一定程度上也是网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冲突和矛盾调和下的一个缩影。同样,网络流行语体现了一种文化现象,折射的是一个时代里一定群体认知、情感、行为等价值的综合反映。

1.网络流行语是对网络生产力发展的积极适应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关系的具体承载和表现形式更多体现在交往属性,交往是社会属性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的交往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交往的主客体、媒介、环体受制于时空、物理格局,人们只能在一定地域内进行意识、思想的传播和交流。网络技术、移动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地域边界的划分在网络空间里失去本来意义,人类交往走向了更广阔的范围。交往格局、交往关系、交往载体等都出现了革命性变化,网络的出现为人类构筑了全新的交往格局,而承载和解读网络环境下人类交往关系的网络语言作为全新的形式成为理解一个群体行为、活动、心理的钥匙。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网络流行语作為网络语言的重要形式都是网络文化发展的产物,首先体现的是作为交际的工具性价值存在,进行人类意志、思维、情感的传递和表达。

2.群体心理趋同的结果

网络流行语快速兴起、传播、流行并为大多数网民接受,新的语言风格、形式等能够引起群体的认同和共鸣。正如哈罗德说:“语言唤醒了族群个别的存在意识,并使这种意识得以持续,同时‘借此把自己与其他的群体区隔开来。”群体成员自我评价的需求和能力,在与其他个体和群体比较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一旦缺乏客观现实性作为评价标准时,人们很自然地选择他人的行为作为参照,以此来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一般而言,语言是一个群体或类最直接的类差和种属,当网民个体缺乏客观现实性标准之时,语言就成了群体心理直接的表现方式。网络虚实环境下交往角色杂糅、重叠,交往主体流动性强极易造成网民身份认同危机,当网络受众自我身份认同出现危机的时候,就会选择从众心理,选择以大多数人的行为作为自己参照的标准。个体总是有意识地将群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作为个体行动的蓝本,与群体并行不悖,从心理上、行为上将自己划归于某个类,从而出现群体心理趋同现象。网络受众在网络环境下不仅具有群体心理趋同,而且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具有相似性,他们既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者也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者和使用者。

3.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是公共话语权的释放

在传统媒体格局当中,信息资源的不平等性导致话语权被分割,话语权通常被把控在精英阶层手中。媒体开放程度的限制,使有限的话语渠道将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民众排除在外。新型媒体平台的崛起,促使话语权发生偏移,表达方式从抽象方式转向形象方式,从独白式转向对话式,从单一式转向立体式。网络流行语就是在弱势群体的基本诉求未得到满足或正常利益受到公权力侵害的状况下产生。福柯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网络流行语反映了网民的心理情绪,不论是一般网络语言,还是网络俏皮话,抑或公共事件相关网络语言,都折射出网民对现实社会一种态度,网民需要找到他们心理情绪宣泄的出口和方式,他们需要找到一种属于他们的话语权。网民从网络媒体中获得强大的话语生产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传统媒体一贯拥有的话语霸权地位,在传统媒体话语之外,形成一股制衡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话语变革

网络流行语对传统媒体话语霸权形成冲击,有效补充主流话语体系带来的一些声音浸没现象,有益于实现群体发声的最大公约数。通过自由活泼、形式多样、多变、娱乐性的网络流行语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宏大叙事”,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传播中的严肃性、规范性、整体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通俗化、大众化,使之成为引领网民舆情,凝聚网络民心,凝心聚力、解读网络民声的钥匙。因此,面对网络流行语我们必须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话语体系,转向以网民为本的话语导向理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方式,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阵地,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环境。

1.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理念

开放、包容、平等的网络语境下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重新审视受众对象,充分注重网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网民为本的话语导向。一是充分尊重网民受众的网络话语权,掌握和了解他们的话语体系。网民追求标新立异、自由平等的对话方式,不喜欢束缚、被限制的话语空间,网络的开放性、包容性让网民乐此不疲地进行网络文化的创造,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而不是一味压制他们的话语表达。二是增进沟通和理解,网络流行语以娱乐化、通俗化方式解读权威,正如尼采所言,语言隐喻行为使得语言背后蕴含深层含义,使得表达具有不确定性。话语的表达方式只是从一定意义上表达信息层面的意思,深层的东西传递效果并不明显。这就需要传播者与网民受众增进理解,加强沟通。endprint

2.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方式

一是话语表达方式创新。即转变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改变抽象性、严肃性、“宏大叙事”方式的表达,减少口号式、运动式、革命式的宣传、教化,改变传统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说教、灌输主导的话语方式,可以积极借鉴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激发受众的热情和关注度。面对开放的话语空间,传播者应充分尊重网民独有的话语表达权、表达方式,将网络流行语灵活运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让广大受众对“宏大叙事”的内容信息和抽象解读不反感甚至产生共鸣。二是传播者要注重话语创造和话语产出,积极探寻共同话语源。传播者要顺应网络环境下广大受众的价值诉求因时因事引导,根植于网民所处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积极开展接地气的话语交往和实践。

3.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阵地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阵地意识,努力打造发声者的平台,壮大发声者的力量。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公共号、高校“易班”建设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线下的互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同时,不断积蓄网络话语资源,充分挖掘网民表达方法、修辞习惯和话语方式,拉近受眾的距离,利于其接受和了解,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感染力。此外,加大输出力度,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话语的描述和解读,对非理性、随意性的网络话语进行规避。通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实现方式比较枯燥抽象,以“宏大叙事”来表达,大多或以口号、纯文本式进行,针对于此要积极探索话语转化机制的创新。

4.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环境

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场域,只能进行疏导而非封堵,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环境,需要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积极介入,构筑良性互动的网络文化,也需要网民加强自律,个人行为从自发走向自觉,由他律转向自律。一方面,通过技术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构筑网络监管体系。通过加强制度设计,落实网络实名制、网络立法、网络道德建设等推进网络环境的软件建设,形成良好的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架构体系。同时,不断提升技术层面的顶层设计,将技术嵌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中,例如采用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进行舆情分析、舆情监管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人民战争”,利用网民自身的力量展开网络环境的净化。通过网民网络素养的提升,进而加强个人自律,共同促进网络环境的净化。借助网络领袖、各种大“v”积极发声,创新网络流行语内容表达,热烈讨论,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形式,适时向公众推出。例如今年6月份一份“马克思也是‘90后”的帖子刷爆网络,引发网民热烈讨论,原来马克思也是这么萌萌的,马克主义也能这么“走心”。

结语

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探究网络流行语所承载的网络关系格局,解构网络流行语背后隐喻之义,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网络流行语及其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