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的创新教学研究
2018-01-18付佳
付佳
[摘要]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之后,人们对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增无减,然而目前国学教育环境和传播环境不断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高校开展国学经典课程教学,不仅是时代发展之下传承民族精神的必然选择,也是强化我国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理应得到重视和肯定。本文就高校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创新教学的问题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和讨论,并通过不断反思,为将国学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群体之中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关键词]国学经典 传统文化 教学创新 理念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传承和发展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之下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代人,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国学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其身心发展,同时也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的题中之义。
高校开展国学经典课程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高校开展国学经典课程,一方面为我国大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提升以及道德素养的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国学经典课程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水平对于大学生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开设国学经典课程,一方面能够为大学生深入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系统、全面地推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为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这些经典的文字和思想同样也是构成现代汉语乃至中国社会思想的重要根源。因此通过学习国学,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社会思想的来源,进而推动自身语文素养的稳步提升。
2.国学经典课程可切实强化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校园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在大學阶段开设国学经典课程,可以通过向大学生群体渗透传统道德思想促使其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无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还是《论语》中的《孝篇》,无一不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精粹总结。通过对传统道德思想的学习和效仿,可以为大学生更好地坚持正义、坚守公理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同时,国学经典课程的开设,也能通过纯化大学生心理世界而推动其在思想道德层面上的发展。
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国学经典课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促进作用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所提出的要求并不矛盾,两者是相辅相成、继承发展的关系。
3.国学经典课程可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高校本身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也是多元文化发展的一方沃土。在高校中开设国学经典课程,是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我国大学生本身素质水平较高,对于国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强于社会其他群体;另一方面国学课程的开设也同样迎合了大学生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特色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国学经典创新教学
1.在技术角度创新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展示传统文化的传承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然而在国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却较为少见。国学中很多内容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想象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能用图片为学生展示“关关雎鸠”的美好、能用声音为学生展示“琴瑟和鸣”的和谐、能用视频为学生重现“与子同袍”的场景,那么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之美,也可促使他们更深刻地感悟国学思想的精髓。
(2)利用微信在国学经典教学中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
微信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款软件,在国学经典教学过程中引入微信,通过该平台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关于国学思想的交流。我们必须认识到,微信作为当前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款移动终端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覆盖率是极高的。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一点,经常通过微信和学生就国学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那么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而保证课堂教学工作有的放矢。
(3)利用Vr技术在国学经典教学中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
V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较为少见,但是对于国学经典这门课程来说,vr技术的应用显然是有特殊意义。很多国学中的内容,如果仅凭语言或者普通图片加以展示,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其中意境的。但意境始终是国学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感受其中所蕴藏的意蕴和情感,那么很多精神的传达也就无从谈起了。而应用vr技术之后,学生完全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学的魅力,穿越千年和古代先贤之间激发出思维的火花,达成一种“感时花溅泪”的学习效果。
2.在思想层面创新教学理念
(1)强调民族情感的培养
大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栋梁。大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和升华,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强化民族情感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大学生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重任的必然选择。
(2)重视古文对学生道德素养的积极作用
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国学经典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古文中所蕴藏的古典道德价值观,对今天的社会仍然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尤其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大规模侵袭高校校园的背景下,让学生通过对古文的品味去和思想直接对话,能为其摆脱西方腐朽思想的束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古文作为国学经典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修身养性”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古文中的一个个事例,对于大学生将道德内化于心有着积极的感召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古文在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作用给予应有的重视,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将这种作用放大,并凸显出来。
对国学经典课程的反思
1.加强国学经典教育理论创新
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始终是国学经典教育不断深化的重要内生动力来源。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对国学经典教育的相关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程,时至今日已经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不可否认,国学经典相关的理论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和完善潜力。无论是在国学经典文化精神的探究上,还是在非娱乐视角下对国学经典的重新定位上,都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探索,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尝试新颖的教学模式。
2.强化国学经典教学的民族性和原生性
国学经典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严格筛选,不仅要选择合理的文化要素作为经典名著之间的联系纽带,同时也要将华夏民族精神的展现作为重中之重。民族性的体现要求我们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传统文化、传统经典去感化学生;原生性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秉持本土化策略,将知识脉络按照其原意进行重新梳理、归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国学经典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大学生的精神食粮。
3.加强国学经典教育的生态环境培育
首先,相关部门应为我国高校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但是在具体政策的设定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强调国学经典教育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切不可无视其通识课程的性质。其次,社会舆论环境也是强化国学经典教育整体效果的重点,以正面的舆论导向为基础,规避庸俗化、娱乐化国学经典教育。最后,应进一步强化对国学经典的宣传和推广,并将华夏文明这一文化精神纳入到国学经典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来。
结语
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国学经典教育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初现端倪,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随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加强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天然联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摇摇欲坠,我们必须从生态环境培育、民族精神彰显、教学理论创新等角度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国学经典课程,为其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作出应有的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