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营改增”后的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

2018-01-18周晓丹

中国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增值税会计核算营改增

周晓丹

【摘 要】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简称“营改增”。2016年5月1日全行业实现“营改增”,标志着“营改增”的攻坚之战已经打响,我国全面告别营业税。“营改增”对原执行营业税税收政策的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对于增值税可谓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因此,企业做好转型的相关准备及应对策略,确保税制的平稳实施,思考政策与实践中的节税空间,减少涉税风险,根据企业纳税人身份类型,正确选择和使用增值税相关会计科目,准确核算经营业务的增值税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管理者与财务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营改增”后的企业增值税的相关制度规定和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提出应对的几点策略以供参阅。

【关键词】“营改增”;增值税;会计核算;会计处理方法

增值税制的主要优点在于其抵扣链条完整,从而实现全过程的税负控制,同时也有利于纳税人税负管理,税管机关的精准控税。增值税在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专业化方面有优势,企业需要充分认识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于我国企业面临的转型升级的意义。为了应对“营改增”后对于我国企业管理者与财务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营改增”对于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所带来的变化及影响,特别是对于企业会计处理提出的新要求,实现企业的税制平稳转型及节税减费的良好经济效益。

一、“营改增”概述

“营改增”是指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措施。为了完善财税体制,落实结构性减税的方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于2011年11月16日颁布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并在方案中规定了上海作为首个“营改增”试点地区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纳入到“营改增”试点范围。我国于2016年5月1日全面实行“营改增”。

“营改增”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加有利于我国企业公平竞争、转型升级,从制度上解决货物和服务税制不统一的问题,建立比较完整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有效避免重复征税,有效为企业减负松绑,这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营改增”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1.科目设置

我国企业中原涉及交纳营业税的企业,即“营改增”之前,企业在会计核算时,通常在一级科目“应交税费”下设置“应交营业税”来核算企业经营过程中应交纳的营业税,企业的纳税义务人身份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营改增”之后,企业不再涉及核算营业税,而改为核算增值税,企业的身份也根据增值税纳税义务人认定制度分别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对此改变,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增值税会计核算办法。根据该办法,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科目设置是在一级科目“应交税费”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留抵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4个二级科目来核算企业经营过程中应交纳的增值税。其中,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下,还需要设置借方三级科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可不设置)”明细科目;贷方三级科目“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可不设置)”明细科目。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科目设置,是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但不设置若干专栏。

2.科目使用

“营改增”后,企业的涉税会计核算对象及税务监管也由之前相对简单的营业税变为了核算及税务监管相对严谨复杂的增值税。应交税费项目下,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月末转入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转入多交的增值税也在本明细科目核算,需要交纳的增值税额企业按照规定需要在下月15日前申报交纳;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科目核算的是截止到开始试点当月月初的增值税留抵税额按照營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金额,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核算企业每月的增值税业务,月末,企业根据该科目的借方或贷方余额转出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月末转出后该科目余额为零;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借方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等专栏或下级科目,贷方应设置“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等专栏或下级明细科目。

以一般纳税人为例,具体科目使用的会计核算分录:

(1)实现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取得成本费用等含进项税额专用发票,并在当月认证通过时

借:-成本费用类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3)取得成本费用等含进项税额专用发票,但并未在当月认证通过时

借:-成本费用类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减免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递延收益

(5)转出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本月上交上期未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三、应对策略

1.建章立制,熟悉流程,加强培训endprint

猜你喜欢

增值税会计核算营改增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增值税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营改增”后契税等四项计税依据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