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
2018-01-18吴小平
摘要:本文针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及学院特色发展对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重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以及这一做法的特色与创新性,并列举了主要实践成效。
关键词: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践
“十二五”以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汽车产业对高素质汽车服务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汽车服务贸易行业迅猛发展及优化升级,急需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学校特色发展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正由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向主要服务汽车产业高职院校转型,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作为学校打造汽车办學特色的重中之重。
一、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 解决人才培养标准与岗位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提出了新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要求,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破解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项目与生产任务、教学过程与作业流程、学历证书与岗位证书等对接不紧密等问题。
2. 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企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规格长期侧重营销“软技术”,弱化服务“硬功夫”,同时受校内培养为主等条件限制,导致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偏弱,由此也影响了毕业生企业满意度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本研究以校企合作为主抓手,着力破解上述问题。
3. 解决专业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共享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存在着以线下为主、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以实体实物为主、以一次开发为主等问题。本研究将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4. 解决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传统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手段,由于教学缺少真实生产环境,学生缺少典型训练项目,主要以“PPT里教‘话术”“情景剧里做交易”等方式组织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别扭。本研究将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益。
5. 解决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的问题。传统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集中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以理论测试为主要评价内容,无法真实、全面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将系统变革评价模式,解决上述问题。
二、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主要措施
1. 构建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汽车销售、服务、保险、二手车置换等汽车后市场核心岗位职业特点,根据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服务标准及服务流程,以培养高素质汽车服务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行为为导向,按照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专项能力递进规律,形成“岗位对接、能力递进”的高职课程体系。
2.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着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以湖南汽车职教集团、宝马、上海大众、保时捷、特斯拉等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湖南申湘、湖南九城等汽车专业顶岗实训基地为依托,以专业非技术人才培养项目为纽带,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3.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专业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共享
一方面,以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企共建为主抓手,切实加强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申报立项国家、省专业教学资源库,提供学校师生、企业员工网上学习平台;另一方面,采用WEB3.0等互联网最新技术,给相关资源预留二次开发端口,提供人人学习、人人建设、人人共享的通道。
4.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专业教育教学效益
一方面,切实推进“现代学徒制”,在汽车4S店建立教学中心,聘用企业一线技术骨干、销售经理担任兼职教师,开展“师傅带徒弟”式教学,增强专业教学实践性;另一方面,以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依托,建设20门网络课程,搭建富有趣味性和高度参与性、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创设“O2O”教学模式,再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流程,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改革专业人才评价机制,激发教育教学活力
研究主持学校自2010年开始与合作企业开发了本专业的校级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专业向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岗位技能进行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掌握情况,同时本专业也引入了企业的人才评估考核模型,建立基于品牌化、职业化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且从2012年开始学校还引入的麦可思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三、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践成效
1.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与宝马、沃尔沃等8家企业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携手广东有道汽车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格局。近三年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年获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等20多个奖项。2016年专业技能合格率达100%(名列全省第一),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麦可思咨询公司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显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达90%、对母校的满意率达91%,企业满意度为95%,毕业生起薪高于省内同类专业毕业生收入。
2. 专业教师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本专业共有1名教师晋升教授,4名教师晋升副教授,29名教师获得企业认证培训师资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共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7个,其中还获得2016年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湖南省第一名;二等奖7个,三等奖10个。教师出版专著、教材16部,公开发表论文147篇。endprint
3. 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升
随着校企合作更紧、更深,实训基地的条件更好、工位更多,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更精、更强,本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先后牵头开发了省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承办省市技能竞赛6次、提供各类培训服务3834人次、技术服务16项、横向到账经费550余万元。
4. 專业示范辐射作用明显提升
承担中职教师培训项目,为中高职院校培训专业教师154人次,为兄弟院校培养了一批专业教师。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已在专业教学资源平台上试运行,线上运行良好,用户活跃度高,平台在线注册已达到10000余人。
四、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特色
1. 具有鲜明的汽车服务人才培养特色
最早提出了“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精服务”的汽车服务人才专业特质。“懂技术”是指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及性能商务评价等方面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常规汽车维护与保养;“会管理”是指学生具备基本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善营销、精服务”是指学生必须具备专业的服务与营销技能,能够为顾客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达到顾客满意及企业获益。
2. 具有鲜明的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特色
以学校10大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着力开发、推进非技术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项目,重点实施“现代学徒制”,切实加强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定、师资队伍共培、人才培养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
五、 总结
人才培养体系的制订和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不断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立足高职教育、突出职业特色、贯穿工学结合主线、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培训,2017(06):234-235.
[2]罗晓莉.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203-204.
[3]田朝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证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7):69-73.
作者简介:
吴小平,湖南省株洲市,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