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智慧导向的生活规划梳理实践
2018-01-18陈祺陈佳杨强旭韩兴梅
陈祺+陈佳+杨强旭+韩兴梅
摘要:指出了养生即做人,生活即学问。传统智慧导向,在于适应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主动工作和颐养天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规划日渐引起人们重视,提出了以信仰为前提的今天,以吃睡为基础,以平衡为核心,以情绪为关键,以劳作为保障,进行“五位一体”综合梳理,不仅事关社会和谐的基础大业,更是民德归原的精神祈盼。
关键词:传统智慧;生活规划;积极心理;运动健身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3-0186-04
1 引言
隨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日渐关注并遵循生命发展规律,以求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的。传统智慧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关注如何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涉及天文、地理、人事、精气、形神、阴阳、五行等宏观主题,旨在走上持久幸福、永葆健康的根本途径。一是从哲学角度树立五大养生融合观念,“气化万物”、“阴阳四时为万物之本”的世界观,“精气神”的生命观,“恬淡虚无”的价值观,“由微而著”的疾病发生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内因观。二是从宏观视角明确智慧养生的基本原则,因顺四时、天人相应,精神内守、适度嗜欲,节欲保精、房事有度,五味中和、营养均衡,固守正气、躲避虚邪。三是从微观过程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养生就是把合理的生活方式贯彻于人生的一切方面和始终。四是唯有养生是个体自我付诸实践的过程,正如老子所说“自胜者强”,养生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用理性思维来驾驭感性欲望的过程。五是真正能够获得效验的是“无为”的养生,“有为”即有意而为、有选择的为,当“有为”日久,习惯成自然即可达到智慧养生的“无为”境界[1]。
2 发展前提:让传统智慧照亮生活的方向
2.1 拥有传统智慧,人生光鲜亮堂
信仰是每个人最根本的精神支柱,其意义在于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1)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的一切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存有正确的信仰。同样,信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理性信仰会指引个体找到人生的目标,并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其精神世界也会因此而丰满、刚毅,其事业发展也将更加全面和高效。(3)建立了理性信仰,就拥有好的分析能力,平时做好充分准备,在关键时刻就能拿出绝佳状态抓住机遇,逐渐进入光鲜亮堂的良性循环人生。(4)理性信仰不仅成为人类最具原始动力的道德审判力,也是能够使人类正确地面对日渐丰富的物质、更加满足生存下去的内在动力。
2.2 让传统智慧走进内心
人类的精神世界将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提出更多问题,而能给予答案、塑造其信仰和灵魂的,除了宗教以外,就是人们的内心最真实的声音。(1)宗教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道德审判力,形成了道德秩序;也促成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科技的和谐发展,形成了竞争秩序。(2)人的信仰并非仅指宗教,表现在无神论者身上,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内心信念。(3)信仰的力量就是让人超越死亡,从容地面对一切施加到身上的灾难,能够舍弃生命去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次壮举,直到实现了自己理想。(4)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担负着一定责任,并要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正是信仰走进每个人内心的入口。
2.3 信仰优化生活,逐级分段完成
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撕开一个裂口,让阳光照射进来。(1)繁衍与存活的本能,既是让后人记住自己的方式,也是为人类准备的“基因信仰”。(2)寻找生存的积极意义,追求智慧、激活创新,既说服自己战胜对未来的恐惧,也是帮助人类在面临灾难和困境时不轻易放弃的动力,更是各行各业精英出现的根源。(3)在人类优胜劣汰的机制中,乐天派总会胜出,既能保持好的心情,做出最佳选择;也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快乐工作和实现梦想的能量源泉。(4)人要活得很好就必须以积极态度进行理性分析,铲除悲观认知,时刻捕捉机遇,这是信仰建设的关键环节。(5)有计划地完成阶段性目标,每完成一步,自信就会增加一层。距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提升成功体验的境界,成为一名真正的行动主义者,掌控自己的生活[2]。
3 生存基础:必须把吃睡真的当回事
3.1 通过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
(1)平衡膳食就是通过膳食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2)国人膳食金字塔:以每日适宜运动为例,水1200 mL;谷类、薯类及杂豆5~8两;水果类4~8两,蔬菜类6两~1斤;畜禽肉1~1.5两,鱼虾类1~2两,蛋类0.5~1两;大豆及坚果类0.6~1两,奶类及奶制品6两;食盐不超过6 g,烹调油0.5~0.6两。(3)居民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3.2 根据人体结构,选择合适营养
人体的结构是完美、和谐统一的,人体的器官是科学、分工合作的。人体很多重要器官和组织都与营养素密切相关[3],科学选择摄入营养素是保证器官和组织健康运作的关键(表1)。
3.3 同枕日月共眠,维持机能运转
(1)莎士比亚认为,睡眠是“生命筵席”上的一道“滋补品”;叔本华认为,睡眠是死亡的负债,是为了维持生命从死亡处借来的东西;韦维尔认为,即使不劳动上帝也会赐予睡眠,但劳动之后睡眠会甜美三倍。(2)梦境一直是宗教、艺术和文学的灵感来源,并影响心理学的发展。做梦是睡眠期间大脑运动活跃的表现,既有强烈的情感波动,也不符合逻辑,还经常会出现剧烈运动。马赛尔·普鲁斯特认为,睡眠中的梦境,既是我们对幼时之回归,也是面向自然界最原始的后退。它能够打破常规带来灵感,提高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可以预知未来[4]。(3)普通人在紧张或兴奋等情绪激动的状态下难以入眠,经常发生就可能导致失眠。这就需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起居习惯,一要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成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是周末、节假日也如此;二要每晚睡前做同样的事,不要思考问题,养成条件反射,与生物钟同步,自然进入睡眠;三要养成定时、定量午睡的习惯,切不可过长;四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晚餐,保证睡眠卫生[5]。endprint
4 生活核心:培养平衡养生的好习惯
4.1 五行脏系平衡,相辅相成共济
心肝脾肺肾不仅自成体系,更相互作用成为人体的动力循环系统。日常生活规划落实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的理论(表2),坚持“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相兼、刚柔相济”;标举“仁、义、礼、智、圣”[6],动用“生、克、乘、侮”关系,“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达到自然平衡的状态。(1)心跟随使命自然順势作为,有条不紊传递正能量,清静寡欲就能生出智慧。(2)肝胆相照统领全局,情绪稳定时谋虑决断就凭本能,平和心态就能与病毒安然相处。(3)能量源头和开降枢纽由脾胃担当,管住嘴巴少吃三分,清淡热烂食不能偏。(4)一呼一吸生死悬于肺正气中,笑能清肺扩胸,常到空气清新的自然中活动。(5)藏精纳气的原动力为肾,保护好先天之本,才有力量源泉进行天地造化的创造性工作。
4.2 顺应四时季节,年年循环预防
(1)春天养肝在“生”:春天是生长的季节,让身体与万物一起复苏,“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动养阳。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温度、补阳和运动刺激春困,泡森林浴,多吃水果;切忌过分劳累,少酸不怒,以免加重肝的负担。(2)夏天养心在“长”:在新陈代谢最活跃时,当使浑身阳气宣泄通畅,“晚睡早起,无厌于日”,适当运动,端午洗“草药浴”,注意午休。避免高温、暴饮和追求凉快,以防对心脏伤害。(3)长夏养脾在“防”:炎热而多雨潮湿时节,居室应保持干燥,少接触生水,饮食清淡,避免外感湿邪,以防止伤脾。(4)秋天养肺在“收”:面对“多事之秋”,人应处处收敛不外泄,注重一个“和”字,饱览自然秋花灿烂和彩叶胜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态安宁。秋冻要适当,补水不能少;进补要合理,小心伤脾胃。(5)冬天养肾在“藏”:寒冬来临,正是补养好时节,和太阳一起起床,使阳气得到恢复和调养。洗澡从脚开始,注意保暖头部、背部和脚部,喝汤固元气、祛除邪气,防止阳气过度虚弱而发生疾病。
4.3 十二时辰顺时,注意当下健康
(1)子时:阳气初生最宜睡觉养藏,挠头刺激拍打胆经,营养吸收自然就有保证。(2)丑时:推陈出新就要睡眠深度,疏通肝经,按摩心包与太冲。(3)寅时:日夜交替肺经当令,猛然惊醒时要注意,大口咽津补充气血。(4)卯时:太阳升起应当排便照顾大肠经,利用血液清道夫,醒心多叩齿防突然。(5)辰时:胃经当令就像帝王用早餐,提升胃气能量,情绪稳定工作。(6)巳时:脾经当令分解食物关键时段,不能睡懒觉以防降低免疫力,口水太多要防脾虚。(7)午时:承上启下的平民午餐莫要太饱,午睡一刻价值千金,神清气爽保护心经。(8)未时:小肠非小事,调整辩清浊,心脏健康的晴雨表,肩背酸痛就不要久坐。(9)申时:膀胱经要保持活力就多喝水,畅通无阻驱除体毒,也是黄金运动时间,轻易不受伤。(10)酉时:休息调养、贮藏精华保肾经,晚饭吃少吃,以护肾功,激发潜能一生幸福。(11)戌时:快乐时刻、护心强身心包经,健身打坐,解郁减压身心倶轻。(12)亥时:归于安静,百病不生贵在三焦通,睡前一杯水,体随冥想进入梦乡。
5 情绪关键:让精神内守,让气质张扬
5.1 心理养生平淡,自我调节心态
(1)心理养生思路:幸福在于拥有好心情,调节平衡,做好本职工作,为周围人群多付出一些。淡泊名利、多讲奉献,静心去燥、顺其自然平常心。(2)自我心理养生方法:关好昨天与明天两扇门,先做好今天当下主要事情。凡事结局必有原因,违背良心的事情切莫做。心理平衡的维生素就是正直、达观和干净,宽厚坚强重在行动,仁者爱人为善根宗。努力铺垫搭建自己的平台,麻烦过程自己克服,委屈、挫折和报酬,全部照收,不要留有遗憾人生。淡化不当竞争、屏蔽负面信息,笑口常开、莫要烦恼,正向约束、有益健康。(3)心态自我调节:有自知之明才能快乐无穷,最忌盲目攀比。入世、顺世和出世共融相通,难得守住宁静一颗心,打开心门阳光照进。调整进退留出空间,轻松自在漫步旅行;真诚无忧自然清静,健康本能重在真实。不同阶段既要珍惜、更要感恩,生活希望高唱奋进,难得糊涂躲开小人[7]。
5.2 掌控积极情绪,不做情绪俘虏
情绪如同人影一样每天与人相随,给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带来变化。(1)良性情绪有益于健康,能够活跃人的免疫机制,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一要顺应情绪的自然发展规律,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微笑着面对生活;二要从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避免过分的冲动,将激情用于激发正确的行动;三要锻炼采用放松的方式,面对应激状态沉着冷静,凭本能做出正确选择。(2)要想与众不同,就必须适度自控:控制思想创造和理想目标,控制时空与接触对象,控制沟通的内容与方式,控制契约式承诺的平稳,控制忧虑,竭力创造喜悦人生。(3)放弃固执,适时变通应变;摒弃悲观,找回自己快乐;分离焦虑,飞出自我牢笼;远离恐惧,发掘生活真意。克服浮躁,让心灵安静下来;摆脱自负,从孤芳自赏中醒过来;停止抱怨,让正向思考填满大脑;减轻压力,放慢生活的节奏。欣赏残缺,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看淡得失,失败未必是终点;及时纠错,自责不如自我反省;积极调理,学会自己掌控情绪[8]。
5.3 修炼阳光气质,传递正向能量
气质不仅是一个人的个性、素质和风度,也是一种围绕在每个人周围的能量场,包括精、气、神的总和。(1)强大的气质来源高速运转的大脑,精神高度集中,有强烈的感觉、欲望和情感。大脑剧烈运动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向四面八方投射,被对方或周围的人感知。(2)最理想的气质是亲和力和压迫力完美的结合,总能给人以积极地感觉。这就是正面积极、强大向上的综合魅力,是身体气质与心灵气质的乘积。包括身体的姿势、眼神的力度、面部的表情和语言的气势。(3)从细微处修炼气质,起于自我接纳,以诚信为平台,以微笑为化妆品,以坚定信念为支撑,以完美行动为保证,以赞美为魔力,时时处处催生正能量,给周围人的生活带来美好。(4)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勇敢地做自己的主角,以最适合的方向,与人分享快乐,把握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将一切有利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始终将气质调整到最佳状态,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9]。endprint
5.4 打造个人品牌,彰显优雅魅力
礼仪是气质的化身,个人品牌就是指我们把自己“推销”给他人的过程,包括自我印象和大家接受的程度。(1)对待别人始终如一的关切行动就是主动聆听,能够很深层次地融入到对话中,身体的每个部位,尤其是大脑都很专注地参与进来。一是拿出最好的表情和微笑,二是敞开心扉放松自己,三是要意识到某些紧张的姿势,四要主动与人联系,五要学会提问,让别人记住并感激这份情谊。(2)每天都要做到正直,就是做正确的事,直言不讳、心口如一、说到做到,即使无人关注也一直做正确的事,而并非一定是受欢迎的事。也就是指在生活的所有领域,始终如一地做真实的评判、以最高的行为准则做事。(3)在专业领域进行精益服务,服务热情能传达出“我们可以提供”的态度,服务周到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品质始终如一是能“把事业做好”的原因,表达感谢是“希望很快再次光临”。(4)如果富有创造性,主动为别人带来颇具创意的惊喜,对方会因此对你有强烈的好感。有创意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下的所作所为超出别人的预期;而做出这种行为需要富有想象力,需要思考和准备。努力了,优雅的力量会让人充满魅力[10]。
6 劳动保障:四肢劳作与运动健身
6.1 最美体力劳动,享受生活乐趣
体力劳动主要是运用人的四肢从事活动,包括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安装、土木建造和维修服务等行业,特别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一天必须工作十几个小时,农闲季节可以整天坐在炕上聊天。其熟练劳动虽然也较复杂,有一定的创造性,但主要靠经验和对天气的推断,具有相对稳定的模式,其活动方式带有明显的机械重复性。其劳动活动具有明显的时间空间界限,当劳动者脱离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后,其劳动活动也就停止了。全球流行的健步走运动包括快步走、摆臂大步走、上下拍手走、原地踏步走和倒步走,以及越野走、上下台阶、水中走等,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家务劳动包括拖地、擦地、买菜、做饭、带小孩、大扫除、洗床单被套等,不仅可以替代体育锻炼,还可以在家务劳动中体会“清除心灵垃圾”的修身养性之功效。
6.2 最美脑力劳动,需要随时锻炼
脑力劳动主要是运用人的大脑,以计算机为工具,从事不断变动的活动;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认识未知对象,揭示对象运动发展的规律,产生出新概念,以此向社会提供新的知识产品。也就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活动方式总是处于创造状态之中。其劳动活动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创造性思维活动并不因时间空间的变换而停止;甚至在睡眠状态中,创造性思维仍然活动着。其特殊的生活方式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日渐削弱固有运动技能,出现典型的“肌肉饥饿”、“运动不足”等现象,产生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文明病”。脑力劳动者简易锻炼法有跑步运动、肩部放松操、防治驼背操、散步运动和工作中的放松运动,室内肢体锻炼法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脚踝运动、抬腿动作、手抓椅背,以便随时随地放松和锻炼身体[11]。
6.3 体育融入生活,丰富精彩人生
體育与人类相伴而生,与大自然有着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与人类生活同步发展。(1)体育运动使人们更接近自然,远足郊外、畅游江海、沐浴阳光,享用大自然给予的清闲和快感,一个民族只有培养出“野兽般的体魄”,才能在未来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体育运动使人们更接近自己的本原,爱玩是人的天性,会玩则要有灵性,模仿与游戏是儿童最早的生活方式,人类的本性就是长于自娱的。(3)体育娱乐丰富了社会交往,在立体空间状态中的玩,人与人消除了地位等方面的阻隔,产生了同温层交流效应,增强飘逸、轻松和幽默。(4)体育进入生活方式是在造就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人性解放,使其拥有健全的人格,体验人生的幸福完美。(5)体育运动不仅是防止人体机能结构退化的重要手段,也可以革除不良的生活习惯,防治多种慢性及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6)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健康的具有创造性的行为,使其产生发自内心的积极冲动,开发人的活动潜能,并培养将意识付诸于行动的良好习惯[12]。
7 结语
生活规划其实就是提前明白怎么养生与做人,做人不难,难在做好人;人生不难,难在有一个完整的人生。面对发达的科技、丰富的物质,既做到了许多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也已经不自觉地违背了自然规律;又面临社会节奏之快、竞争之激烈,终日忙于经营,无暇顾及身心健康。一是难在无法集中精力、静下心来,调整好心态;二是难在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儿童期、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的不同需求;三是难在将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一生,做好调节平衡。如何在身体健康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13]。总结梳理为:人体中轴特别是颈椎与脊椎要揍端,脚踩大地头顶蓝天;手指多活动脑子就灵便,四肢关节细心保护。五官按摩在于找准穴位,多捏多提多揉多搓;五脏六腑虽看不见,金木水火土五行关系,难得相互平安。心如君主要服众望在于平和,肝胆相照的大将军重在不急不燥;脾胃供应控制资源、一呼一吸相傅之官,藏精纳气依靠于肾,节欲保精才是命根。血管神经遍步全身,四季调养顺时统畅;合理运动食为苍天,心态平衡机器天天转。吃饭睡觉这两件事,要认真做好还有些难;健康之道在于自己领悟,日常生活就是修行。阳光正气平衡,避风邪祛湿热;快乐工作不忘初心,知行合一致己良知;求真探美向善,身心是否健康取决于三十年的生活规划与如何行动。
参考文献:
[1] 姚春鹏评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高 德.信仰[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3]张爱珍.人体结构与营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日]樱井武.睡眠的科学:生命入睡、苏醒的机制与奥秘[M].甘箐箐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前言,7,28,50,179,后记.
[5]梁勇才.失眠防治实效方[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6]李 锐.仁义礼智圣五行的思想渊源[J].齐鲁学刊,2005,189(6):19~25.
[7]陈显华.我的自然养生之道[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8]林 杰.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9]杨宗勇.趁年轻,修炼气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10](美)惠特摩尔.优雅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的4种特质修炼[M].高艳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1]马玉海.运动与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2]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13]樊正伦.一本书说透中医养生[M].北京:中华书局,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