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下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2018-01-18马志馨

教育界·下旬 2017年9期

马志馨

【摘要】文章主旨在探析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于学术论文写作产生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就现今国际学术文化交流而言,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是其重要交流路径。人文历史、环境习俗的差异导致英汉民族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而人的思维模式往往是用语言表达的。希冀本文能够以探讨思维模式差异来给学术论文写作带来协助与启迪。

【关键词】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学术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写作对策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批准号:2016G041)。

一、概述

学术论文是专注于系统性研讨自然或社会问题的文章,是对其研究成果即科学研究的书面描述形式。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分为专业性学术论文与学校性学术论文两种类型。不论哪种类型的学术论文,都是由个体的人来完成的。然而每个人的学术思想都有着截然不同的个人特性。在英汉写作与国际文化交流当中,思维差异化会对交流造成极大妨碍。世界上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与民族特性,而个人都带有其国家、民族、地区的思维特性与文化差异。这会导致论文写作表达方式的差异化,国际学术交流之中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本文就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展开探讨,探究其对于学术论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差异化特点,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跨文化学术交流。

二、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思维模式支配着语言行为,二种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在于两种语言表达含义的分歧表达之中,汇集于写作之中,只有理解思维模式差异的特点,才能使学术论文写作更加精进。

(一)逻辑性与直观性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逻辑性与直观性的差别上。西方传统思维模式更加注重科学理性的判断分析,在实证之中必然凭借逻辑,从考证、推导之中认识事物的实质与法则。由此可见,逻辑性是西方思维模式的一大特点。然而在中华传统思维文化之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道家理念、佛学思想都是更加重视直觉性的思维模式。在英语写作中,英语论文写作更加注重形态开放性与形式完整性,更加注重形式结构的协调性,在命词遣意上要有严谨意义的形态变动,在词的用法上注重人称、数量、格式的一致性,在句子里常常使用关联性词语,重视达成形式策应。而中式写作在中华思想哲学的影响下,命词遣意上并不会在意形式变动,在用词之中注意功用与事理,对关联词语的使用寥寥无几,重义而轻结构形式。这种差异与英汉思维模式是密切相关的,西方思维更加开放,而东方思维比较含蓄,把语法意义隐含于行间字里,松散的句式联系与西方思维截然不同。

(二)客观性与主观性

西方注重泾渭分明的主客体对立,在语言习惯之中要求客观、缜密、周详,在英语写作中注重事物为主语,对之进行客观、理智分析和描绘,客体意识是其内在含义。在英语中主语常常以无生命的名词表示。而华夏文明哲学讲究思想以万物皆备于我,世上一切完全为我所有。在这种哲学理念之下,语言的表达大多数以“人”为主语,以运用主动语态为主,这便是华夏语言的“主观意识”。在撰写论文时受此影响,会在英语学术写作之中阐述自己的主观观点,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我们可以发现,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作者从自身主观性来描写,喜好运用“We think”“We went”等句式构造。还有在英语写作中一般句子内必须具有主语构成,而汉语写作中无主语却是寻常的,中文语法中主语通常隐去,没有主语是通例。

(三)推演性与概括性

推演性思维注重从一般到片面,从抽象化到实质化,这是西方思维方法的常态。而东方思维强调直观体验,对直觉的感悟,从主观意识来总结内心感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西方思维擅长将一段话演绎为一本书,中国人擅长将一本书总结为一段话。这种思维模式就明显表达出中西文化的分歧。

(四)直接性与间接性

西方人思维方式以直接性,且突出中心思想为主,在论文写作中单刀直入,一针见血,把话题主要思想放在开篇处,开宗明义,直抒己见;着重于剖析分解,有秩序、有条理地环绕主题由浅入深地表达,前半部分自然引出后半部分。而华夏思想思维活动则是间接性发展,在语言表达之上喜对话题进行铺垫与衬托,从事情背景出发,列举客观条件,或者将话题原因阐述清晰,举出根据,然后总结概括,表明见解与观念;把话题重要性较差的部分放在前面来引出重要核心观点,以此凸显重要性。

三、学术论文写作常见的问题

在当前国际学术交流领域,英语是最为重要的语言载体,绝大部分高校教师都会被要求在国际领域撰写期刊。国内撰写的学术论文常常因为思维模式差异化造成表达不符合要求,很多人都会有退稿、拒稿的情况发生。但是对于广大中国学者而言,能够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刊登一篇学术论文并非易事,因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化的原因,会导致论证方式、修辞手法等差异,导致在学术论文中往往表达不出要点。只有深刻了解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化特点,理解其内在原因,才能真正做到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受制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化,文化的差异导致在学术论文写作之中的语言差异化。我们要注意在命词遣意与段落之中的问题,分析英汉思维差异的分歧,应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一)词汇问题

1.冠词使用

词汇方面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冠词的使用方法。就英语学习来说冠词的使用掌握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难点,冠词是一种虚词,自身并不能单独使用,没有词汇意义,常用在名词之前丰富名词含义。因为在汉语之中并没有冠词的存在,也不曾有冠词同等功效的词汇,从而导致中国学者在英语学术论文之中常常不能正确运用冠词,造成论文写作中的偏差。比如在该加入冠词的句子中没有加入冠词,不该添加冠词的句子中加入了冠词,还有冠词使用失误。譬如在阐述世界上唯一的事物名词之时通常要加入定冠词the,但是如果前面出现了修饰语,通常就会用不定冠词a或an。在表达一日三餐之時通常不加冠词,但是有定语修饰的情况下就可能需要不定冠词a或an。还有在表达乐器的名词之时,通常会运用定冠词the,但是定语修饰出现了的话,就有可能用a或an这类不定冠词。endprint

2.搭配错误

搭配错误也是英语论文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英语语言学习的成功标志是妥当的搭配。恰当的搭配会增强语言精确性,还会提升语言使用通畅程度。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有作者受到母语思维扰乱,产生错误的判断。汉语语义和英语语义如果一致倒还可以轻松掌握,语义如果有歧义,搭配则会出现问题。

3.修饰语复杂

西方思维模式偏向理性,而中国人相对感性。在写作中,西方人文章措辞缜密,重视言之成理,在修饰词汇的运用上强调严谨、精粹,力求删繁就简。而中国人在写作之中喜欢运用修饰词来加强语气,讲求命词遣意,追求华美绮丽,希冀文道合一,以情动人。西方学者在学术论文创作之时习惯站在客观立场用事实求真,而中国人写作之时通常带有主观色彩,表达复杂的情感。在学术论文创作之中,西方注重用词得当,逐字逐句都要有价值存在,而根据感性思维的英语论文通常会给人多此一举、弄巧成拙的印象。

(二)句式结构

1.时态混淆

英语重视形,汉语重视意。这就会导致汉语语法之中句子松散,句子有隐含性意义存在,单单在句式结构上发现不了语法的功能与语法之间的关联。而英语语法呈现直接性,用鲜明的词尾变化性与精确的助词来表示语法的不同。汉语时态通过语用副词来展示,而英语时态由时间状语与动词变化来表达。在英语学术论文中,中国作者通常性的错误就是时态混淆,有时一个句子中主从句或者两个并列句的时态都不相同。

2.语态偏差

在论文写作之中,英语民族更加重视客体思维,以理智、客观的表达方式阐述客观事物,经常运用非人称与被动式表达方法,常常运用抽象名词作为主语,让主题以客观口气理智展现。而中国学者更加强调主体思维,由自身主体思维理解来阐述客观事物,喜好描绘人的举止与状态,通常运用主动式或者人称主语来阐述表达。在学术论文撰写上,阐述个人观念应该含蓄,要客观冷静地解析问题,不能掺加多余的主观看法,在撰写论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主观性用词。

3.乱用长句

在英语学术论文撰写之中,常常会发现结构繁复的长句,这种长句主旨是为了阐述学术理论上复杂的理念,可能结构复杂的复合型句子能够准确表达各类主从关系、逻辑联系以及层次含义的各类水平。然而在我们在掌握逻辑联系之前,最好不要运用过长的句子,一般来说最好一个句子控制在20个单词之内,阐述学术技术的长句最好控制在30个单词以内。

(三)篇章层次

1.题意模糊

因为英语语篇一般开宗明义,直抒己见,从主题句出发,层次剖析主题,进行阐述。而汉语语篇呈现螺旋式,从外围切入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这是因为母语思维的影响所导致的,有的外国审稿人会觉得这种学术论文晦涩难懂,让人难以抓住中心思想。

2.连贯性缺失

英语语篇常常运用连接词来进行段落衔接,但是汉语语义下撰写的英文论文通常习惯用语义来进行衔接。由于很多学者在学术论文中缺少连接词,这就会导致篇幅连接不上,产生思维跳跃的观感。因此在学术论文当中,我们要在衔接方面勤加练习,做到合理连接句子。

3.中式英语

因为在学术论文撰写之时,大多数中国作者先在脑海中构思,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脑海中是由汉语组成的,所以写出的文字会有汉语痕迹,阻碍跨文化学术交流。

四、写作对策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应该注意英语语法含义、时态正确性、语态详细性以及标点符号等注意事项。还有在词汇运用中合理贴切地进行阐述,书写格式与大小写等细节也要多加注意,合理使用文献资料以及标注方法、计划明晰的图表。在语体方面也应多加关注,正式标准的语体会让论文更加专业权威。在此特别要注意的是尽量少运用非正式语言,譬如俚语词、口头语、不正确的缩写格式等。写作应该贴切细致的表达论文含义,具有针对性地围绕主题。

(一)标点符号

在英汉文章撰写之时,虽然英汉标点相像,但是应该注意标点符号的差异之处,成功的学术论文是要求标点符号都准确无误。

(二)正确撰写摘要

摘要要运用详尽的语言表述论文主题,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东方学者谦虚谨慎,不能突出展示自身贡献。而西方学者则是在论文之中突出自身创新之处。所以要突出自身独到之处,才能让论文值得他人品评。

(三)文献的标准引用

在引用文献之时,要对应文章,符合格式,细致引用,避免造成剽窃嫌疑。在引用上要恰当合适,符合主题。

(四)标准制作图表

学术论文优秀与否,除了文字表达之外,图表的作用不可忽视,图表是对文字的补充与延伸。其中的插图会让论文主题清晰明了,给人可读性强的感觉。言简意赅的图表对学术论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遵守规则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对于人名、地名等名称要谨慎使用,因为全球化所致名称基本统一,要沿用已有名称,不要尝试创新,避免出现错误。

(六)正确校对

学者撰写论文之时要认真校对文章,检验遗漏和缺失,并且看格式是否符合刊登要求,认真细致,并且了解西方文化敏感性,排除母语思维固化。

五、结语

英汉思维差异对学术论文写作有着莫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深刻了解文化差异,排除思维干扰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在学术论文撰写之时,不要奢求华丽辞藻,以语句技巧打动人,要明确表达学术论文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撰写学术论文,从而达到跨文化学术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甄晓婕,贾留全.英语写作教学中英汉思维差异敏感性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7(02):101-102.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學, 2002(02):40-46.

[3]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 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7):35-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