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元璋对滇的开发治理初探

2018-01-18严羽昊

教育界·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民族政策朱元璋云南

严羽昊

【摘要】历朝历代统治中,边疆问题是关系国家稳定的重要问题。云南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明太祖朱元璋对云南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云南的全面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做出了良好典范。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探讨,能为当今少数民族管理和民族交流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朱元璋;云南;民族政策;开发治理

一、朱元璋独特的民族政策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争议颇多的皇帝,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当今史学观点对他的功过评价也比较两极分化,没有统一的定论。大多数观念认为,朱元璋是一位集贤君与暴君为一体的皇帝。

朱元璋通过发动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王朝,一生很多建树,比如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权臣的权力,改革地方管理体制,三权分立加强监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反腐活动,提倡廉政勤政政策,任用有德行的人才,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加强了边境稳定,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改革礼俗、科举、教育,加强对外交流,颁布社会福利政策等,对维护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朱元璋屠戮功臣,打击贪腐,牵连甚广,刑罚过重,进行宗室分封,埋下王室争权祸根等受到了后世的批评,废除宰相制度也褒贬不一。不管怎么说,朱元璋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奠定了明王朝三百多年统治的基础,对后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朱元璋的评价,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曾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顺治帝、康熙帝皆赞“洪武,历代诸君不及”,称其为“贤君”。毛泽东将朱元璋与中国古代著名的能君李世民相提并论,认为其是李世民之下的唯一能君等。后来的研究中,学者的研究视角逐渐开阔,对其的评价相差较大。

在朱元璋众多的新统治政策中,特殊的民族政策是其一大特色。不管朱元璋功过如何,他在边境管理和开发上的贡献是很大的,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共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对少数民族,尤其是边疆的少数民族总体上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威德兼施”的政策,并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第一,朱元璋即位后,采取了长时间的對北方蒙古族为主的元朝统治残余势力的清剿、镇压、招降等政策,以武力镇压威慑为主,同时又优待俘虏和降将,颁布了很多对北部少数民族宽容的民族政策,将元朝遗民称为“皆吾赤子”,分化了元朝残余势力,加速了北元的灭亡,也为北部少数民族休养生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获得了民心。

第二,对蒙古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后,朱元璋更大范围地开始了边疆的治理之路。以“以德服之”“抚字如一”等为主,兼武力镇压,再根据各民族的不同采用不同手段收服、治理,取得了相应的效果。最典型的是西南地区和湖广地区。西南地区和湖广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由当地的部落首领治理。元朝征服这些地区以后,授予当地首领为土司,实行土司制,利用土司对当地进行管理。朱元璋称帝以后,相继征服了这些地区,沿用元朝土司制的同时,设立土知州、土知府、土知县以及长官、宣慰使、宣抚使等,分属布政司、都指挥使司,与当地土司制共同治理。朱元璋对土司征收贡赋,允许其在中央批准下世袭爵位,对苗、壮、瑶、彝等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宽减赋税,兴修水利,办教育,改善交通,促进了当地开化与发展。

第三,在西北设立卫所,对羌族进行有效管理。

第四,对藏、青、川西部的藏族遣使招抚,册封国师,设立茶马司等,维持中央对当地的统治。

第五,招降东北以女真族为主的各部,任用招降的当地元朝官员,以德怀之,并分封宗室王往赴当地进行管理等。朱元璋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广泛的开发和管理,为后来的明朝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影响深远。

二、朱元璋的“云南统一之战”

朱元璋的民族政策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针对北方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的管理以及对云南的开发治理。元朝统治时期以及朱元璋即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云南一直处于元朝及其残余势力的统治之下,与辽阳、湖广、甘肃、岭北地区共列为元朝的边疆行省。元朝中央派兵驻扎昆明,下辖37路、2府、3属府、54属州,利用土司制对云南进行了有效的统治。所以,朱元璋称帝后,湖广地区、黔、桂地区先后归顺了中央,只有云南拒不归降。当时镇守云南的是元朝的梁王,多次拒绝了朱元璋的招降,并且杀害明朝的诏谕使。朱元璋认为,云南乃蛮夷之地,经常发动叛乱,对中央的大一统十分不利。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颁布诏令要驯服云南蛮夷,采用“宽猛之道”进行制服,使其不敢叛乱。朱元璋命征南将军傅友德,副将军义子沐英、蓝玉,统兵三十万,发动了统一云南之战。统一云南的战争先是在滇东取得了胜利,梁王自杀,然后滇南、滇中、滇北等广大地区也相继被明军攻占。明军在滇西大理一带遇到了大理总管段世的顽强抵抗,最终段世战败,沐英统帅的明军完全统一了云南。朱元璋为了稳定当地的局势,派沐英镇守云南,从此开始了沐氏对云南的长期管理。

三、朱元璋对云南的开发与治理

朱元璋对统一云南十分看重,他发动的统一云南之战取得了胜利,征军撤离了以后,他又派十分器重的义子平西侯沐英留下镇守云南。从此,云南正式被纳入了明朝的中央版图,明朝开始了对云南的统治。朱元璋对滇的主要思想是维持边境稳定。为此,朱元璋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对滇的开发和治理。朱元璋对滇政策的实行和创新,主要是通过沐英及其后继者完成的。统一之战后,明对滇的开发和治理过程并不顺利,沐英镇守云南十年,逐渐落实了朱元璋的各项政策,并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逐渐建立起威望,使明军逐渐在当地获得了认同。沐英去世后,后继者继承和发扬了他的一系列措施,使云南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完全稳定了下来。endprint

(一)朱元璋对滇管制的政治改革

朱元璋武力征服了云南之后,首先将对云南当地具有重大影响的地方割据势力大理段氏迁到了内地,分散了地方割据势力,派沐英镇守云南后又颁布诏令,要求云南设立都司统帅云南境内军队,设立布政司及府、州、县对云南进行管治。这样,朱元璋在云南设立了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将元朝设立的忠庆路,也就是今天的昆明,改为云南府,将其作为首府,供布政使司居住。设立布政使司后,相继将云南各地分为不同的府、州、县,统属布政使司,形成了由上而下的统治体系。朱元璋又设立了提刑按察使司。自此,中央内地实行的完整的“三司”制度都在云南建立了,云南的行政、军事、刑法的管制与中央内地一致,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但是,云南是边疆少数民族,地理位置、民族风俗、历史等都十分复杂而特别,朱元璋将中央制度搬过来出现了很大的“水土不服”,元朝设立的土司制度对当地依然具有无可估量的影响,新建的明朝统治机构根本无法正常运行。为了维持稳定,朱元璋及时做出了政策调整,根据云南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体情况采取了因地制宜、分而治之的办法:云南内部地区直接由中央设立的管辖机构管辖治理,偏远地区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由当地土司或者流官行使行政权。这样,云南的各部分地区仍然是中央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土司变成了国家授予的官职,土司或流官对当地进行行政管理,土司定期朝贡,在中央允许下可以世袭。这种因地制宜的政治政策,对促进云南地区稳定和明朝在当地的政权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朱元璋对滇的经济开发

沐英统一云南以后,深感当地经济落后,山林荒芜,水利、交通十分不便,便上奏朱元璋,于是朱元璋将滇的管制交由沐英。沐英镇滇十年,对云南开展了许多开发治理活动,对云南的社会经济各项发展开了先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大规模屯田。沐英镇滇后,请奏朱元璋进行卫军屯田,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屯军一方面进行边境防守,一方面进行屯田。并且沐英还积极吸引外省人口迁入云南,使得云南的大量荒山、荒地得到了开发,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这样,不仅实现了军队粮饷的自给自足,而且对促进云南的土地开发、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增强了明军在当地的威望,维护了明朝在滇的长期统治。

2.兴修水利。云南深处内陆,山高谷多,交通十分落后。沐英镇守后,积极兴修水利,对原有的河道进行疏浚、修整,保障运输和水流供给,减少了旱涝灾害,扩大滇池,开发盐井,修缮堤坝,并且新修了二十几项水利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明军在滇逐渐建立起威望,沐英很受爱戴。

3.改善当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沐英镇守云南后,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具、耕作技术、新农作物品种等带入云南地区,增加了当地的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

4.发展手工业、副业、矿业等其他产业。朱元璋对滇的开发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沐英镇滇,积极带领当地土司进行当地物产的开发,鼓励手工业、副业等产业的发展,于是云南的制糖业、制瓷业、食品加工等产业逐渐发展起来。

5.改善交通条件。朱元璋时期,云南的交通运输发展十分迅速。交通的发展为云南各城镇的兴盛和加强外部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沐英镇滇,为了便于管辖和卫所之间的沟通,根据朱元璋的指示大量修建驿道、马驿、水驿,建成了堡、铺、哨等中转地,以道路连通,派兵驻守。交通的改善便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云南与外界的交流,对云南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朱元璋对滇的社会治理和对外交流

朱元璋对云南的政策,总体是武力镇压和“以德服之”相结合。统一云南以后,朱元璋对云南大多实行怀柔政策,武力镇压反叛部落首领后,对归降的酋长、首领、土司都予以宽大处理,有的继续被任命为土司进行当地管理。同时,朱元璋派沐英镇滇,鼓励其对当地进行教化,扩大汉文化在当地的影响。沐英留滇十年,在云南各府、州、县开设府学、州学、县学几十所,大兴儒学,土官子弟和民间优秀的学子可以入学,由朝廷供给食宿衣物等,保障其基本生活,平时由教授、学正、教谕等为学生授课,优秀的生源还可以到国子监读书。这样,儒学、汉文化在云南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当地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朱元璋继令外省人入滇屯田后,又颁布了很多鼓励外省人迁入云南的办法。大量移民的涌入,不仅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的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也对当地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产生了很大影响。云南的对外交流增多,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当地的开化,也巩固了中央的统治。

朱元璋对滇的开发治理,主观上是统治阶层实现全国大一统,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通过武力征伐和怀柔政策的结合,成功将云南纳入了中央的版图,并且实现了稳定的统治,促进了明朝的边境稳定,但客观上對云南的开发、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确实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云南的各方面进步,缩小了云南和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交流鸿沟,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

四、结语

朱元璋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他的许多政策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他独具特色的民族政策获得了很多称赞,对巩固明王朝的统治,维护中央和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朱元璋的民族政策中最具典范意义的是对蒙古族的治理和对云南各民族的治理。本文对朱元璋对滇的开发治理进行了分析,对当今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管理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刍议[J].中国史研究,2017(01).

[2]陈梧桐.论朱元璋的民族政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1):11-20.

[3]王蕾.朱元璋“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07):73-75,86.

[4]廖佳玲.清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间的双向调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04):100-104.

[5]方铁.土司制度及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01):56-61.

[6]杨永福,沈乾芳.元清两朝在云南边疆地区的政治治策及其比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30(05):89-54.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政策朱元璋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朱元璋与叫花鸡
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地区的实践效应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的治军方策
朱元璋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