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2018-01-18桑新荣��
桑新荣��
摘要:小学升初中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段性跨度,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和小学都是完全不同的。小学升初中阶段,对于语文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在目前我国的语文教育中,如何顺利衔接也是令广大语文老师颇为头疼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策略
一、 引言
语文科目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从小到大必须学习的科目。小学语文教学不太强调应试,更注重积累性和趣味性,这种方式吸引着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往往要面对的是全新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更高的要求。随着难度和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做好小学升初中的语文教学管理,对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过渡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 小学升初中语文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
各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水平存在差异。由于地方教育的差异,许多地区语文教育要求的标准不同。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毕业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教师所教的学生进入同一初中后,语文水平也是明显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水平,导致部分小学毕业生在升入初中后存在着许多语文学习上的问题。再如小学生小学毕业后语文知识不再积累、不会进行预习与复习、词汇不会正确运用等现象普遍存在。小学和中学的教材内容也不相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知识跨度,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可能会产生脱节问题。
三、 小学升初中英语教学过渡和衔接的策略
(一) 教学原则的变化
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在小学阶段,教师主要采用直观性原则,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增加所学知识的直接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进入高中阶段,教师主要贯彻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一:语文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促进了学生对于所讲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印象。而到了中学阶段,语文教师会先让学生在课前提前查找关于《观潮》这篇课文的相关资料,根据所查资料说出自己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和对钱塘江的感受,在学生一一展示之后,再进行进一步引导。教师用这种启发性原则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二)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教师主要采取讲授法和指导教学法。教师通过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把讲述、讲解同课本教材有机结合,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系统地传授知识。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而小学升到初中以后,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教师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还相应的运用讨论法,利用讨论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
案例二:语文教师在讲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一些教师会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先阅读几遍这首诗,然后就在黑板上写上这首古诗每句用现代文翻译过来的意思,让学生根据这个意思去理解整首古诗,理解诗人王维的思乡怀亲之情。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语文教师运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对这首古诗的内容进行探讨,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以及遇到重阳佳节对家乡的异常思念之情。
(三) 教学组织形式的转换
為了完成语文课堂中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就要组织学生以一定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活动。小学阶段主要是集体教学形式和现场教学,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发挥了学生集体的作用。进入中学阶段,在班里授课制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试讲的活动形式。在一个班级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进行相应地分组,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安排学生分组对所学内容进行试讲,加深自身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积极去探讨文章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
案例三:小学语文第三册的课本中有一篇《小马过河》的童话故事,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一般会选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马、老牛伯伯和小松鼠,朗读出各自所说的话,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而到了中学,大家的阅读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各自的小组内分角色品读不同人物的话语,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来,更好地去理解整篇文章的寓意和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 结束语
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了解不同阶段教学的不同方法,与小学教育教学做好衔接,让学生有个平缓的适应过程。
参考文献:
[1] 呼碧霞.立足学生一生发展 让生命因语文而精彩——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与初中语文衔接策略[J].辽宁教育,2012(15).
[2] 王蓉蓉.解决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主要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2(36).
作者简介:
桑新荣,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大沟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