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2018-01-18程晓琼

绿色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工程化校本化网格化

程晓琼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逐渐加大对德育的重视力度,不断探索促进了德育发展的新路径,促进德育载体多元化,营造了向上、进取、融洽的校园氛围。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了新時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工程化;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3-0065-02

1 引言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重要使命的高校。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网格化、工程化、校本化”入手,将“育人”落实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平安校园”、“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2 适应新常态——实行“网格化”学生自我管理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学校结合高职学生的管理实践,积极推动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消防队”工作方式向“防疫站”工作方式转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探索了“网格化”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转“他律”为“自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寝室、教室、社团为基本网格单元,逐级进行分区管理,逐步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了安全管理零事故的良好效果。

2.1 建组织,广覆盖

针对学生自我管理体系需求,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作为“网格化”自我管理体系的“总负责”。并细化“网格”的“结点”,扩大“网格”覆盖,在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上设置多种、多样的岗位,尽可能让多的学生成为“网格”中的“结点”,使自我管理的“网格”更密、更广。

2.2 有机制,明条理

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作为学生自治组织,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摸索中,明确了“三线”运行机制:“一线”是与教学管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密切结合的渠道:校团委、学生会——二级学院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科代表、小组长——学生个人;“二线”是与后勤管理密切结合的渠道:校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楼栋管理委员会——楼栋长——楼层长——寝室长;“三线”是与学生群团组织密切结合的渠道:校社团联合会——各个学生社团。“三线”各负其职,形成学校各方面管理的“全网格”。

2.3 保运行,负责任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网格化”自我管理体系,实行“责任制”,确保运行。例如,以各寝室为网格进行管理,寝室长对本寝室管理负责,为网格管理直接负责人,具体落实基础信息的采集及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及时向负责本网格的楼层长上报。各楼层长是所管辖网格的第一责任人,对寝室长采集、排查的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对网格内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做好前期稳控工作。以此逐级控管,一直到全校的“安全工作例会”。近年来,多次安全隐患都在这种管控中,得以控制,实现了安全零事故,多次被授予“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2.4 重引领,注小节

为保障自我管理体系的运行,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对其的引领,针对学生的特点,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立体管理网络。开展了以“辅导员+班主任”的“双轨制”班级管理。并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育人无小节”的意识,把育人贯穿到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从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行为抓起,要求学生早睡早起、晨起早操、讲究卫生、注意内务、文明礼貌等,使育人工作低起点、高落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从而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3 探索新路子——开展“工程化”两访两创活动

“两访两创”是湖北省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平台,是推进高校群众工作的特色载体。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这一“传统”的活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把“两访两创”活动“工程化”,利用“工程”这一有效实践形式,形成项目化的管理。

3.1 突出两访两创“工程化”的计划性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活动方案落实到位。学院成立工作小组专班,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根据访谈对象的不同,结合关系到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制定访谈情况提纲、访谈表和访谈意见整理统计表,做到访谈内容全、范围广、形式多样。收集、整理师生访谈意见,做好总结、反馈工作,确保活动方案落实到位。

3.2 突出两访两创“工程化”的系统性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访谈活动和日常工作统筹推进,与学院常规教学、安全管理、思想教育、新生入学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合理安排访谈方式和步骤,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取得了很好的访谈效果。对学生主要采用“一对一”方式面谈、兼用“一对多”座谈、电话、邮件、短信、微博、QQ等多种灵活形式访谈,值班领导干部利用值班时间深入教室、寝室、食堂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做到了所有寝室、教室1年内全部访谈一次。对教职工访谈,根据工作、生活安排,主要利用中午、课间休息和每周四下午例会作为访谈时间,努力提高访谈活动的覆盖面。

3.3 突出两访两创“工程化”的周密性

细化访谈内容,提高活动力度。为确保两访两创活动取得实效,学院在访谈内容上做了大量探索,既坚持把规定动作落实到位,又做好自选动作。把教学水平、专业设置、学生管理、师生关系、社会责任感、平安校园等纳入到学生访谈内容中来,将办学条件、学术氛围、师德师风、大学生思想状况、生态文明建设、学院发展意见等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院发展的问题纳入到教职工访谈内容中来。根据访谈记录,归纳整理出学院在建设发展、教学改革、思想教育、安全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学院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建设性意见。endprint

3.4 突出两访两创“工程化”的创新性

近年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访两创活动不仅局限在校园内,更将访谈范围扩大到校外,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回访。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带队利用暑期时间至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温州、宜昌、潜江、荆州等地,对毕业生的工作现状、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回访,受到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好评,也为学院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收集到了有益的第一手资料,为学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

4 彰显新特色——推进“校本化”生态文明教育

作为华中地区唯一的生态类高校,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紧紧围绕学校“生态”这一“校本”特色,秉承独特的生态教育资源优势,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把校园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建造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生态教育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感召力和辐射力,承办省绿化委、省林业厅、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开展的“传播绿色文化 共建生态校园”活动,构筑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文化高地,为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学校获“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授牌。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构筑校园文化高地》被教育厅授予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4.1 凝聚共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

学院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作为实现使命责任、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加以认识,以“凝共识、建机制、树品牌”为理念切实推行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学院专门成立了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校领导亲任组长,各相关职能处室参加,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把生态教育的成果作为衡量各二级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在生态方面的教学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师生环保意识、学生生态文明观、学生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环保公益实践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了在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上“人人都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识。

4.2 整合资源,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院整体工作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校内优质资源,以课堂讲授促学习,以科学研究促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认知能力和科研水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方面的课程建设,在所有在校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专设“生态文明”课程,还专门编辑出版了《生态文明简明教程》。该课程整合林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资源,分理论教学和生态实践等具体内容。依托优势学科,建设林业生态领域的科研重镇。学院依托优势学科,专门成立科研处,专设了林业、园林、绿色环保等一批科技团队,开展生态领域研究热情高涨。同时,在推行“向学生开放科研项目课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实践,近年来,有100多名学生参与到了生态领域的研究。

4.3 寓教于行,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

学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坚持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生态文明主题教育与校园环境育人相辅相成,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在校区建设中体现绿色环保理念,依托学院内花山、青龙山余脉山系的地理特点,秉承“自然与生态”规划理念,打造出“显山透绿景观、绿地植物景观、人行步道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园林小品”等系列生态景观系统。学校也被授予首批“湖北生态园林式校园”。以“三贴近”原则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内外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学生生态意识,巩固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将大冶、崇阳千亩实习实训基地,作为学院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基地,分专业、分学级、分批次到“基地”驻点学习。

5 结语

从湖北生态工程职业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坚持不断适应新常态、探索新路子、彰显新特色,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增强实效性,必须创新和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改革和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机制,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載体建设。

参考文献:

[1]闫 丹.论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科技信息,2013(25).

[2]庞立滨.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285.

[3]董婷婷.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4]覃 红,韩君华,金新利.依托“两访两创”平台 切实抓好高校群众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58~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化校本化网格化
山区小水库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试验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时速620千米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及启示
PLC软件工程化在高端工艺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初探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