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问题

2018-01-18谭文斌

教育界·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管理

谭文斌

【摘要】为了加强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防止资产流失,保障高等院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各高校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可是仍然在管理体制、集中管理、分散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文章从实际出发,对固定资产中的大中型仪器设备资产的管理以及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是学校重要的固定资产,是学校开展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保证仪器设备安全完好,并且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管好、用好大型仪器设备,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教〔2000〕 9号),规定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为贵重仪器设备;单价超过人民币40万元(含)的仪器设备为教育部部管大型仪器设备,是学校的重点管理对象。该《办法》还规定单台(件)价格虽不足40万元,但属于成套购置或需配套使用,整套在人民币4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和单价不足人民币40万元,但属于国外引进、教育部明确规定为贵重、稀缺的仪器设备,这些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可以视为大型仪器设备。

一、健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类别多,规格型号多,数量多,要对这些仪器设备做到账物相符。建立健全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制度,划分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健全岗位责任制、仪器操作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使仪器设备管理有章可循。

对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化管理,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归档、更新、查阅网络化平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涉及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人员,要有有效的管理体制,并且还要定期培训。

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频率上可能不如中小型仪器设备,但价格较高,体型也较大。为了避免各二级单位重复购买和提高利用率,就有必要对这些大型仪器设备进行集中购置,使各二级单位按照需要合理使用。这就需要对这些大型的仪器设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二、大型仪器设备的申购、验收

根据高等院校建设发展规划,以及现有的仪器设备状况等因素全面考虑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根据需要申购,避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采购过程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流程申购和验收。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要购置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应先编写《购置大型仪器设备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报上级单位审批。40万元(含)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应由学校校长会组织论证可行性。

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购置仪器设备的必要性、主要用途;所购仪器设备附件、零配件、软件配套经费及购置后运行、维保经费的落实情况;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安装场地、环境及各项辅助设施的安全、完备程度。

学校资产采购部门按照主管部门审批后下达的采购计划,根据学校仪器设备采购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向社会公开招标采购。

仪器设备到货之后,购置单位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验收工作。仪器设备到货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按合同要求事先做好安装、验收的准备工作;检查并记录外包装及设备外观状况,开箱时要有供货单位到场;按合同和装箱单进行品种和数量的清点验收;严格按合同及产品说明书对仪器设备的功能、指标逐项验收;安装验收合格后应提交相应的仪器设备安装验收报告,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入库手续。

三、儀器设备分类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管理,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要实行专人管理各项仪器设备,并建立使用登记制度,方便查询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采取专人管理、专向用途,最大限度地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对大型仪器设备应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管理操作人员。当大型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做好书面记录,及时修复。所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一定年限后如果出现技术落后、损坏、无零配件等情况,应按相应流程作报废处理。

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经费一般是高校上级主管单位拨款,或者中央地方共建经费来购置,可以说上级管理部门与这些大型仪器设备并无经济利益关系,这就可能造成某些大型仪器设备在购入前存在选型不合理,配置不完善,重复购置或者只满足一时需要等问题,导致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益不高。这确实是高等院校资产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四、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保工作

对大型仪器设备应建立维保制度,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对于这些大型仪器设备,高等院校可能自身无法进行正常的维保工作,这时候就需要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保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维修,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每台大型仪器设备应该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购置设备的可行性报告、合同、购置日期、各项性能指标、技术资料、验收记录、保管单位和保管人、使用人、使用记录、维保记录等。这样,在大型仪器设备维修时就有足够的参考资料,也可以分析出是仪器设备本身的问题还是使用者操作不当的问题,为后来的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

五、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初步探讨

无论是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者、使用者还是高等院校自身,主要还是为本校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服务。为了让高等院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有必要对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实行资源共享。了解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研究有效提高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率的对策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学校要完善资源共享管理制度,只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这项工作顺利进行。管理体制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后仅限本单位使用,阻碍了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开放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适合共享模式的管理制度。

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有偿使用的原则,是解决大型仪器设备运行、维护经费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促进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许建峰.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2(15):193-196.

[2]王宏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J].价值工程,2011,30(10):142-143.

[3]陈诗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01):109-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