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工人心理关爱需要重视

2018-01-18

上海工运 2017年11期
关键词:倦怠感产业工人关怀

当心灵失去了方向

尽管已是凌晨1点,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上海烟草集团某全资子公司的生产车间仍然灯火通明,26岁的操作工陈峰京在忙碌中显得有些疲惫。身着统一蓝色工作服,架一副时下正流行的“韩范儿”金丝边眼镜,这位90后大男孩斯文的身影或许和人们记忆中健壮有力、举止粗犷的传统工人印象很不一样。

2016年,小陈本科毕业,他的求职之路走得格外顺畅,校园宣讲会、笔试、面试、领导群面,几番“大浪淘沙”后,他顺利通过了上海烟草集团某全资子公司的校园招聘,成为公司卷烟机包的一线操作工。“刚进入车间工作,还觉得很新奇,哪怕有时候要倒三班,我也觉得能够扛住。但是接下来的一年,自己就有点不对劲了。”这种道不清说不明的低落心态从去年开始就初见端倪,“有时机器更新后还要从头再来重新学一遍操作,但是工作强度大、生产任务紧,使得我们一线操作工人并不轻松,压力还是挺大的。”谈及此,他不自觉地蹙了下眉。

“逐渐,工作开始变得像长期消耗。”小陈对笔者谈到,“当我站在操作台前开始一天的工作时,这个念头就会从我脑中飞过,挥之不去,对这份一线工作,我开始有点爱不起来。”

有调查研究表明,在产业升级发展过程中,像小陈这样的新生代产业工人群体的职业倦怠感处于中等偏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工作不怎么幸福。“职业倦怠感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个体曾具有良好的工作绩效和较高的情感水平;二是在没有外来帮助或者环境改变时,个体难以恢复原来的状态。疲劳状态、心理耗竭、易感疲劳,甚至后期将引发的心理抑郁都是典型特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屠蓉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道,“这些症状都会直接影响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与效率。”

“心理关爱”需要深入

据权威机构对制造业新生代产业工人群体的心理特征、职业成长及职业环境等因素的分析显示,他们的处境其实并不乐观。对个人而言,在如此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产业工人必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多的诸如角色模糊、角色冲突、人际关系变化、工作高压节奏不适应、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等问题,再加上年轻人处于不同人生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困扰,让他们的心灵“放飞”不起来。当这些无法排解的压力日积月累,并与80、90后产业工人群体独有的心理特征纠缠在一起时,就会让他们“喘不上气”,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敌对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喷涌而出,便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中国当下正处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任务实施的重要时期,制造强国、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制造业的系列提法,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线岗位工作的工人能否扛得住压力,势必会对中国制造的未来产生影响。

如何帮助产业工人积极地应对日常应激性事件所带来的挑战,帮助他们扫除职业倦怠感,在时代变革过程中更好实现转型?这种情况下,对一线产业工人的心理关爱,尤其是“心理资本”的提升迫在眉睫。“心理资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通俗而言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心理潜能”。这一概念和职工心理关爱紧密相连,它在工作情境中常常会与个体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高绩效表现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是除了“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外,未来获取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来源。

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工会其实可以从维护职业安全与健康的角度出发,将产业工人心理健康关爱及“心理资本”提升作为工会维权的一个抓手。为职工提供心理关爱不仅能够体现工会的维护职能,从工会“娘家人”的角色而言,还能够倾听职工心声,预防和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为产业工人消除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让他们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助力国家转型发展。

精准关爱 情暖一线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不少可被载入航天史册的“大事件”:2012年“天宫”上天,3年后“悟空”探路,又过了1年,“墨子号”带着中国航天迈向了“诗和远方”。一路走来,在中国航天科技创新托起“大国重器”的背后,是无数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及辛勤耕耘。

严永盛是上海航天局下属的805所机械装配车间的一线工人,“今年我们所的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异常繁忙,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型号的质量也不能有丝毫下降。所以在工作强度最高的时候,我要到晚上9点才能走出车间。”他对笔者坦言。工作强度大、型号任务重、加班次数频繁,不仅让805所职工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且也让他们无法同普通职工一样,兼顾好家庭子女。为此,所工会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主动联系心理关爱专业机构给予专业指导。今年以来,805所工会共组织开展心理舒缓系列主题讲座活动8期、心理舒缓主题讲座7场,参与职工人数达228人次。与此同时,面向56名部门工会主席和班组长,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师培训,打造一支覆盖各部门的职工情绪疏导队伍。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关爱全所职工,805所将职工关爱列为了今年党群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从节日关怀、生日关怀、婚育关怀、健康关怀、高温关怀、青年员工、核心人才、攻关团队、长期出差等9个维度上,深度开展好职工关爱工作。为提升关爱的及时性,通过建立微信保障群动态关注加班及试验情况,所工会给连续加班加点的项目团队提供菜单式集中慰问;针对多个重点项目同时处于攻坚克难关键节点、加班频繁的现象,所工会增设7时半加班慰问项目;为了帮助所职工照顾好家庭,所工会对所内职工家庭生活困难状况进行排摸,建立更为精准的“保成功”关爱档案。

所工会主席曹鲁英表示,面对新常态,805所工会将立足主责主业,进一步做好职工精准关爱工作,将关心和慰问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为上海航天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倦怠感产业工人关怀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产业工人新时代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