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类综艺为何极为有限而匮乏
2018-01-18朝明
朝 明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截至2017年11月20日,全国电影票房用324天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观影人次达到14.48亿,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观影人次能够突破16亿,票房有望冲击550亿元。而到2020年,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将超过6万块,年产影片约800部,年票房达到700亿元,中国或将成为继好莱坞之后新的世界电影制作中心,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吸人眼球的数字之外,中国电影更需要力攀质量新高峰,拥有“思想重量”和“诗性品格”。但唱衰中国电影的声音也浮出水面,有些影评失去了传播电影文化、引导观众的文化属性,或被资本“绑架”,或被“键盘侠”用以宣泄情绪,部分国产影片甚至被刻意抹黑,有人说中国电影不缺市场、不缺观众、不缺题材,欠缺的是电影文化,欠缺的是属于万千影迷的思想集散地。
电影文化也许是难以捉摸的抽象大概念,关于电影文化,我们应该谈论些什么?电影评论,究竟以怎样的态度才能直击人心?尽管以“编、导、摄、录、美、演、服、化、道”为特质的电影艺术自成体系,但长期以来,能够与电视节目融合而出的综艺类节目却极为有限而匮乏,电影类综艺也成为各大卫视难啃的“硬骨头”。
而随着综艺节目类型多元化拓展,近年来,各方把目光投射到电影类节目的创新当中,在影视资讯、电影评论、电影知识竞答、电影人真人秀等方面打通电影文化与电视艺术表现的壁垒,《中国电影报道》《光影星播客》《第10放映室》《今日影评》《国片大首映》《环球影迷大会》等电影类节目赋予中国电影全新的想象空间。
传统电影类节目如何留住影迷和观众
首先,我们来看资讯类节目《中国电影报道》,作为老牌日播类电影节目,《中国电影报道》主打电影新闻,从新闻的角度看电影,从电影的角度发现新闻。节目时长20分钟,每日18点档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观众们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当红明星的最新消息,抢先收看最热大片的精彩片段,倾听国内电影焦点事件的独家点评,还可以跟随镜头亲临电影拍摄现场。
目前,《中国电影报道》已经成为广大观众了解国内电影动态的首选栏目,同时也成为了国产影片市场推广的重要平台,这得益于该栏目新鲜的影视资讯、快速的热点直击、丰富的背景展现、深度的现象分析,也是《中国电影报道》多年来一直保持的基本风貌。
《光影星播客》是央视电影频道推出以电影人为主的品牌栏目,每周邀请当前热点和受关注的人物,结合艺人近期宣传重点和电影频道的特色,来向观众介绍和推荐当周重点影片。
《第10放映室》是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电影文化介绍栏目,主要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电影大师、电影史上有代表性的影片,对电影的主要画面进行展示,并同时结合国内权威电影研究专家的讲解和评说,带领观众以专业视角来解读电影和评价导演。
值得一提的是,《第10放映室》以“敢说真话”的风格被网友们誉为“专业吐槽栏目”。该栏目对电影市场充斥的众多烂片,既用调侃语态嘲讽,也用专业电影知识挑刺,使得整个节目呈现出一种冷幽默的气质,深得电影发烧友的钟爱。
上述三档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类节目开播时间较长,形成了固定的影迷和观众基础,成为中国电影类电视节目的常青树。
此外,还有一些节目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知名导演或演员进行深入对话,讲述作品制作的幕后故事和访谈者的成长阅历、演艺经历,这类形式一般存在于对明星访谈性节目之中,如《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等。
还有将电影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和一张国家名片,与电视节目结合衍生而出的电影类栏目,如《世界电影之旅》介绍和推广世界电影文化多样性,以中国视角“跟着电影旅行”,向中国观众生动介绍各国由电影而呈现的独特的历史传统、地域风貌、旅游资源等,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宽泛。
国产电影无论从品质、数量等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但从目前的电影市场来看,仍有不少强劲分账的大片霸屏,如何将国产片的宣推做到极致,推动国产电影的发展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定位为首档星素互动电影主题综艺秀的《国片大首映》助力国产电影的宣传推广,同时,节目对素人的挖掘也令人惊喜,耀眼的“星素”互动使节目变得出彩且接地气。
此外,《国片大首映》融入新媒体元素,补缺了电影在电视端口与大众的互动诉求,将小荧屏优势运作于大银幕。从行业内来看,《国片大首映》对于电影与电视的“双屏互动”具有破冰之意。
当下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与几代电影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影迷也是电影票房的最大贡献者。《环球影迷大会》作为全球首档以影迷为主角,电影知识为题目,全民参与的大型文化益智类节目,节目旨在普及电影知识,激活观影思维,提高观赏水平,从而使观众有多维度的观影视角。
《环球影迷大会》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搭建了电影文化内容与观众消费需求的桥梁,好的视听形式能够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在满足影迷、观众感官需求的同时也达到文化传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