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笑挑战”中性别与自我表征的关系

2018-01-18周颖婕王靖婷

肇庆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微笑编码

黄 华,周颖婕,王靖婷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一、引言

从2014年11月27日起,一场名为“微笑挑战”的接龙活动在微信朋友圈里迅速蹿红,形成“刷屏”之势。活动的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在其朋友圈动态发布中,“左边放上点你的人的照片,右边放上自己的照片,点十个人继续传递微笑”。参与者主要是80/90后。“微笑挑战”发起的初衷据说在于传递温馨、快乐的正能量。但照片不仅是个人风格的展示,同时也折射了发布者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倾向。本研究试图通过视觉内容分析方法对“微笑挑战”中的自我表征的性别差异进行检视。在理论层面上,这可以为当前方兴未艾的用户线上行为研究提供基于朋友圈的依据;在实践层面,对线上自我表征的性别差异的理解,可以为青少年教育、线上社区治理等提供新的参考。

二、朋友圈与自我表征

朋友圈是微信的主打功能这一,它是用户在微信上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的“朋友”形成的圈子。用户可以通过设定,让其信息的分享指向特定的圈子本质上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所谓的“公开的私隐空间”(publicly private space)[1]——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公开的,而由于其动态发布指向特定圈子,其传播范围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私隐性质的。

与其他社交网络相比,朋友圈尤其强化照片分享的功能。照片分享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是相当寻常的活动,它蕴含着传递资讯、交流感情、寻求认同及展示自我等重要的发展意义。朋友圈把照片分享的场景复制到了线上世界。用户利用智能手机,只需随手拍,配以三言两语(或无需文字),就可以发布到朋友圈。这些照片日益成为类似语言那样,在个体和群体之间获得广泛的流通,旨在建立和维系彼此的关系纽带[2]。

Van Dijck[2]认为,传统的胶底照片强调的是家庭的表征,而如今个体日益成为图形化生活的原核,与之相符应的数码照片凸显的则是自我的表征。在数码照片时代,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拍摄照片,进行选择、修饰和编辑,这反映了照片不再局限于记忆或纪念,而逐渐成为个体自我表达或建构的一个形式。研究表明,自我表征是人们在社交网络里的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3-4]。Goffman[5]曾对个体自我表征的“外显”和“内隐”过程作出区分,前者强调言语的表达,后者主要是通过视觉外观“散发”出来的。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用户在社交网络里更倾向于通过图片而非文字的方式进行自我表征[6-7]。国内基于朋友圈的质性研究[8]也发现,青少年在其中的自我表征是以“展示,而不告诉”的方式来实现的——他们关于自我的记忆或情绪/情感蕴含于个人照片的精心熟虑的“展示”中,而不是以具体而细致的文字来说明。因此,朋友圈里,用户发布的照片是其线上自我的表征和建构。

三、性别与线上自我表征

大量研究表明,性别是决定线上自我暴露的内容和形式的关键要素之一。人们的自我展示往往服从于既存的关乎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社会规范。比如Manago等人[9]的研究表明,用户在Myspace上的自我描述反映了现实社会里关于性别的期待,男性喜欢展示自己阳刚气质的面向,强调力量;而女性倾向于凸显其迷人和归属的面向。Siibak的系列研究[10-11]发现女性较之于男性更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展示其微笑的照片,而且照片也通常是近景拍摄的,强调其头肩部分,摆出具有诱惑力的姿势,穿着能够表现其性感的衣服首饰等。男性则倾向于表现出性感或浪漫的感觉,照片背景常常是公共场所,而且很可能是独自一人,没有参与任何目的性的活动。Sveningsson[12]对女性在网络交友社区里的自我展示内容的质性研究表明,她们的线上自我常常标示了类似“关系”或“感受”等与女性相关的传统特质,而男性则强调其拥有的“地位”或“技术”。Tifferet和Vilnai-Yavetz[13]对Facebook用户的大样本跨国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的自我展示围绕着社会地位和冒险性两个主题,而女性则更在乎家庭关系和情绪/情感表达。

这些研究表明,个体在社交网络里根据其觉察到的性别相关的社会规范,灵活地采用各种策略进行自我表征,在内容上、形式上以及面向的观众上等,都进行精心熟虑的选择和管理。而朋友圈跟其他社交网络一样,强调用户的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和建构,相关的技术(网络的以及影像的等)提供的预设功能(affordance)允许或诱发用户采用灵活的方式“定制”或操弄其自我表征[14]。在“微笑挑战”中,由于用户都被要求凸显其“微笑”,而且照片主要是基于近景拍摄的,因此用户对其自我表征的“定制”或操弄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1)脸部遮挡;(2)脸部表情;(3)穿着风格;(4)目光与镜头的接触;(5)拍摄距离;(6)拍摄垂直角度;(7)化妆使用;(8)照片编辑美化;(9)是否与别人一起。由于朋友圈情境下的自我表征缺乏相应的文献资料,基于探索性的旨趣,本研究围绕以上的九个方面检视以下问题:“微笑挑战”活动中,用户的自我表征有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四、研究方法

(一)视觉内容分析(visual content analysis)

符应于本研究的问题和情境,视觉内容分析是适切的方法。它是对视觉材料中所显示的沟通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种研究技术,旨在于处理那些外显的、公开的而非内隐的、潜在的意义。对视觉材料的定量内容分析的最大挑战在于对素材本身进行标准化的评价[15]。因此,编码系统的开发至关重要。受启于相关文献[12,16],本研究以用户的照片作为分析单位,基于上述的九个方面勾勒出用户自我表征的基本特点,开发出初始的编码列表。

(二)抽样

本研究采用滚雪球的方式进行抽样。研究者邀请自己朋友圈里的活跃学生作为研究助理,让他们从各自的朋友圈,以及朋友的朋友圈里进行“微笑挑战”的照片收集。由于类似的线上接龙游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照片收集的时间从2014年11月28到12月12号截止,共计得到482位朋友圈用户的个人照片①均为青少年的照片。这些照片是跟“点他/她的人”的照片共同呈现的,因此实际上是482组照片,但出于研究伦理的“知会”准则,本研究只采用这482位经过“知会”并获得授权许可的用户的个人照片。。小部分镜头太远表情不清晰或者以动物/卡通形象等代替品呈现的照片,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都被视为无效而作剔除处理,最后剩下有效照片443张,其中男生和女生的照片各为91张和352张。

(三)预研究

预研究主要是对编码列表进行修订,以及获得编码者间信度。首先,从收集到的照片中随机抽取25%(n=110)的照片,由笔者以及受过专门训练的两位大三学生(他们均未参与先前的照片收集工作)作为编码员。三名编码员首先基于初始编码列表各自独立完成对这部分照片的编码。由于这些编码都是分类数据,编码者间的信度采用Cohen’s kappa系数。预研究的结果表明,编码者间的信度水平从0.50(在“拍摄距离”变量上获得)到0.94(在“是否独自一人”变量上获得)。

基于预研究的编码结果,本研究选取其中一位学生编码员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结果发现只有9.1%(n=10)的用户采用“与别人一起”的合照,在穿着风格上,90%(n=99)的用户穿着得体而符合青少年身份的休闲服装,92.8%(n=102)的用户展示的近照(即视野范围为头肩以上),88.2%(n=97)的用户均在拍照中目光与镜头直接接触。亦即在自我表征的这些方面,用户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一致性,因此,在正式研究中,这些变量作剔除处理。剩余变量的个别类别也进行了调整,最后得到正式编码。

(四)编码者间信度

预研究之后,对于那些分歧比较明显的项目,研究者与编码者进行协商和检视。并依据正式编码列表完成剩余照片的编码。加之预研究中的编码结果,汇总后计算获得各个变量的kappa系数如表1所示。根据Neuendorf[17]的观点,Kappa系数在估计编码者间信度上是相对保守的,其在0.41-0.60的范围内是属于中度的一致性,在0.61-0.80的范围内是属于实质性的一致性,而在0.81以上则是完美的一致性。以此作为参照,本研究编码者间信度水平均高于0.54,是可以接受的。

五、研究结果

以自我表征的五个方面作为变量,男性/女性用户在这些变量的细分类别里的分布如表1所示。尽管表面上看,每个变量下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更多地展示出“无遮挡”的、“素颜”的脸部,“自然的微笑”及“没有编辑或美颜”的照片,在拍摄角度上,也更倾向于选择水平的拍摄角度。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用户(100%的女性和86.81%的男性)都在至少一个方面上对其自我表征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定制”或操弄。

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用户在自我表征的“脸部遮挡”“脸部表情”“化妆使用”及“照片编辑或美颜”这四个方面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在“微笑挑战”活动中,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脸部“有遮挡”的、“带有化妆”的照片,展示其“装”的表情,并且更多地对照片进行事后的编辑和美化。

表1 “微笑挑战”中自我表征的性别差异

在“脸部表情”这一变量,用户除了“自然的微笑”之外,那些“装”的表情主要包括“可爱或天真卖萌”“冷酷或面无表情”“有趣或浮夸搞怪”等几种形式。男性与女性用户在这些“装”的表情类别里的分布如表2所示,卡方分析的结果表明,“装”的表情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χ2=21.48,p<0.001)。男生更倾向于表现出“冷酷或面无表情”(69.7%),而女生更倾向于表现出“可爱或天真卖萌”(47.4%)和“有趣或浮夸搞怪”(33.7%)。

表2 性别与“装”的表情的相关分析

六、讨论

在朋友圈里,自我表征不是单向的视觉信息传播,而是在考虑到观众“注视”的条件下深思熟虑的个人选择。自我表征可以让用户在朋友圈引起关注,从而获得所谓的“扬名片刻”效应,与此同时,用户将“自我”视为某个客体而以别致的方式加以刻画制作,以达至“你所看到的我,是我想让你看到的我”的效果。

过往的研究普遍认为,社交网络上的用户的自我表征无可避免地反映或延续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用户在其间持续地客体化自己的性别特征,导致他们内化了他者(主要是异性)的视角来评价自己的身体并且以此作为客体来愉悦他者[18]。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些发现。首先,男性相对于女性用户而言,较少使用“遮挡”“装”的表情、“化妆”和“编辑或美颜”等,表现为对男性性别规范的遵循——对于男性来说,这些带有“造作”痕迹的做法有损其“男子气质”。另一方面,尽管男性用户更少地使用“装”的表情,却在少量“装”的表情中,更多地呈现出“冷酷或面无表情”,这种表情恰恰是“男性气质”的体现。这跟Kapidzic和Herring[19]研究结果一致。其次,对于女性而言,较之于男性用户,她们更热衷也更灵活地应用各种方式来“定制”或操弄其自我表征,这让潜在的观众觉得她是美好的、有吸引力的或有趣的。而且,以“造作”的方式来获得其“女性气质”在朋友圈里是被允许的,甚至是被鼓励的。女性用户可以抛开日常生活里的常规或严谨的个人风格,表现出孩子气娇弱而可爱的一面、或将修饰编辑后的理想自我融入真实自我获得类似“希望的可能自我”(hoped-possible self)(Zhao et al.,2008)的效果。这些发现表明,现实世界里的性别刻板规则的影响同样延伸到虚拟世界,从而影响着用户在其间的自我表征。

先前的许多研究[20-22]发现,基于自我客体化倾向,女性用户会更多地遵循大众传媒里流行的“性感”(那些挑逗的表情、外露的衣着、瘦而且富有曲线感的身段等)的方式在社交网络里进行自我表征。但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微笑挑战”中,女性用户的自我表征并没有强调“性感”的方面。她们几乎都穿着得体的休闲衣服(如预研究结果所示),在表情方面除却最普遍的“自然的微笑”(占比51.25%),在那些“装”的表情中,也未曾出现“挑逗”意味的性感表情,而主要体现出其“可爱或天真卖萌”以及“有趣或浮夸搞怪”。这个结果似乎反映了朋友圈的“要轻松、要好玩”[23]的嬉乐精神。而且,对她们而言,“微笑挑战”里的自我表征的各种操弄(卖萌、搞笑、化妆、各种光影技术以及拍摄模式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用户在其间的自我试验及其带来的乐趣。而“性感”并非是适切的方面——尤其是彼此相熟的朋友圈的关系网络里。

此外,“微笑挑战”里,自我表征的照片在拍摄垂直角度的选择上,则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基于传统媒体的研究,拍摄的垂直角度折射了展示者与观看者的象征性的权力关系[24]。男性倾向于使用低角度(即镜头以自下而上的角度拍摄)的照片,因为这表现出男性的优越、强势以及胜利者的印象,相反地,女性则倾向于使用高角度的(即镜头以自上而下的角度拍摄)的照片,强化观看者的地位及力量,压抑了角色的地位[25],而且这种角度可以凸显女性的“大眼睛,小嘴巴”的“萌”或“可爱”的形象。但是,本研究的发现与这些结论不一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主要基于水平角度的进行照片拍摄。这可能是因为多数照片都是近景拍摄(尤其是自拍)的模式,因此在垂直角度的选择上受到较大的空间限制,因此无法充分表现出其中的性别差异。

七、结论

根据Turkle[26]的观点,社交网络是充满各种可能性的自我发展的实验室,年轻人在其间的照片展示是Goffman意义上的“印象管理”,同时更是承载着“生活在别处”的新异的自我经验。这促使青少年尝试不同的自我表征以及与此相随的身份认同。本研究采用“视觉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微笑挑战”里的自我表征的性别差异进行探索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笑挑战”不仅仅是传递了微笑,而且还传递了基于性别差异的自我表征。总体而言,女性较之于男性,更多地使用遮挡、化妆、各种“装”的表情,以及照片编辑或美颜等策略对其自我表征进行“定制”和操弄。而在那些“装”的表情中,男性则倾向于使用“冷酷或面部表情”的方式以展示其男子气质,而女性则倾向于使用“可爱或天真卖萌”以及“有趣或浮夸搞怪”以展示其女子气质。不过,在自我表征的照片的拍摄垂直角度的选择上,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由于朋友圈日益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用户)的线上栖息之地,因此亟待深入的研究。未来关于人们在其间的自我表征的探索,一方面需要聚焦于个体层面的动机、认知、策略和学习过程等机制,另一方面则更需强调社区层面的人际互动及其带来的情绪或健康相关的影响。而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由于用户在朋友圈的行为和经验往往表现为细腻、深层而复杂多样,因此需要灵活地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在多个层面的的整合运用,以图获得可以相互验证或比照的研究结果。

[1]Lange P G.Publicly Private and Privately Public:Social Networking on YouTube[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3(1):361-380.

[2]Van Dijck J.Digital photography:communication,identity,memory[J].Visual Communication,2008,7(1):57-76

[3]Błachnio,A.,Przepiórka,A.,&Rudnicka,P.Psych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Using Facebook:A Research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13,29(11):775-787.

[4]Nadkarni A,Hofmann S G.Why Do People Use Facebook?[J].Persona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2(3):243-249.

[5]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Doubleday,1959:655.

[6]Eftekhar A,Fullwood C,Morris N.Capturing personality from Facebook photos and photo-related activities:How much exposure do you need?[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7(C):162-170.

[7]Zhao S,Grasmuck S,Martin J.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5):1816-1836.

[8]黄华,林珣.朋友圈里的“我”:基于戏剧论的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4(8):80-85.

[9]Manago A M,Graham M B,Greenfield P M,et al.Selfpresentation and gender on MySpace[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29(6):446-458.

[10]Siibak A.Constructing the Self through the Photo selection-Visu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on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J].Cyber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pspace,2009(1).Article 1.

[11]Siibak A.Constructing masculinity on 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The case-study of visual self-presentations of young men on the profile images of SNS Rate[J].Young,2010,18(4):403-425.

[12]Sveningsson E M.Doing and undoing gender in a Swedish Internet community.Cyberfeminism in Northern lights.Gender and digital media in a Nordic context[A].In S.E.M.&J.Sunden(Eds.).Cambridge.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07:104-129.

[13]Tifferet S,Vilnai-Yavetz I.Gender differences in Facebook self-presentation:An international randomized stud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5(6):388-399.

[14]Sundar S S,Limperos A M.Uses and Grats 2.0:New Gratifications for New Media[J].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2013,57(4):504-525.

[15]Müller M G.What is visual communication?Past and future of an emerging field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J].2007.7(2):7-34

[16]Riffe D,Lacy S,Fico F.Analyzing media messages:using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n research[M].New York:Routledge.,2014.

[17]Neuendorf K A.The content analysis guidebook[M].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2002.

[18]Fox J,Rooney M C.The Dark Triad and trait self-objectification as predictors of men’s use and self-presentation behaviors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Persona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76:161-165.

[19]Kapidzic S,Herring S C.Race,gender and self-presentation in teen chat profiles[J].New Media&Society,2014(1):1-19.

[20]De Vries D A,Peter J.Women on display:The effect of portraying the self online on women’s self-objectifica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4):1483-1489.

[21]Fox J,Bailenson J N,Tricase L.The embodiment of sexualized virtual selves:The Proteus effect and experiences of self-objectification via avatar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3):930-938.

[22]Meier E P,Gray J.Facebook photo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body image disturbance in adolescent girls.[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Social Networking,2014,17(4):199-206.

[23]Deumert A.The performance of a ludic self on social network(ing)sites[A].The Language of Social Media:Identity and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4.pp.23-45.

[24]Giessner S R,Ryan M K,Schubert T W.The Power of Pictures:Vertical Picture Angles in Power Pictures[J].Media Psychology,2011,14(4):442-464.

[25]Jewitt C,Oyama R.Visual meaning: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C].The 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In T.van Leeuwen&C.Jewitt(Eds.).2001.pp.134-156

[26]Turkle S.Life on the Screen[J].Cambridge Mas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1995.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微笑编码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若想念,微笑吧
种微笑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