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印度佛教哲学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

2018-01-18落桑曲平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佛教茶文化哲学

落桑曲平

(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四川康定 626001)

在世界茶叶版图上,我国是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因此,有着“茶的故乡”之美誉。从近代以来,我国茶叶及其背后的茶文化对外交流,一度呈现出波澜壮阔但又充满打击和挑战的特点。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园艺学家罗伯特·福钧为首的“茶叶产业盗窃集团”将我国茶叶产业整链条复制到了印度,我国在世界茶叶市场上的份额一度由92%降低到了6%。在印度地区,茶文化属于外来文化,而同时我国茶文化也不是完全的自我封闭、自我欣赏的产物,凭借其开放性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从历史角度来看,印度佛教哲学及其行为体系从唐朝时期开始大规模传入我国,尤其是以玄奘等为代表的宗教主体、以“茶马古道”、边茶贸易等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在中国和印度的茶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整体来看,印度佛教哲学传入我国后,经过一定的本土化改造和文化融入,对我国的茶文化之思想内涵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对于当代茶文化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印度佛教哲学蕴含的基本内涵

人不一定是宗教的,却一定是哲学的。黑格尔曾经说过,“宗教可以不要哲学,而哲学却不可以不要宗教”。印度的佛教与哲学之间就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交织渗透关系,其哲学带有明显的佛教属性,同时佛教也借助于哲学实现了社会化过程。印度的佛教哲学内涵可以简要归结为这样几点:

1.1 基础理念:“缘起”观念

印度哲学最早产生于吠陀时期,从其一产生就被打上了深深的宗教痕迹。从我们今天对于古印度宗教经典著作《吠陀》、《奥义书》等著作的品读来看,与世界上同一时期其它国家地域的哲学一样,印度的佛教哲学一开始也是从关注“我们从哪来”、“人的存在意味着什么”这些基础的“认识论”范畴开始的。印度的佛教哲学对此持有的一个基础性的、根本性的立场便是“缘起”概念,所谓“缘起”指的是印度佛教对于人的生命(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客观存在等因素的产生和变化而提出的一种基本观点,即“因缘”(“因”指的是内在依据、主要矛盾等;“缘”指的是外在依据、次要矛盾等)观念。在他们看来,人的生命运动、万物的运动变化、沧海桑田的变迁等都是由“因缘”决定的,“因缘”的聚散离合导致了事物的变化。

1.2 终极旨趣:寻求世间终生的解脱

印度佛教哲学最能体现其宗教属性和宗教特点的方面便是其“核心价值”向度,而这种核心的价值向度是通过宗教的修行、思想的改造等努力实现“寻求世间众生解脱”的终极旨趣。当然,印度佛教的众生解脱理想是基于其“生死轮回”学说而实现的,它认为人的存在可以分为“物质存在”和“灵魂存在”两种形态,人的死亡意味着物质肉体的陨落,而精神和灵魂则会通过轮回转世实现再生,当然这并不是佛教追求的终极“解脱”,真正的“解脱”指的是“脱离生死轮回”,实现在一种永恒不变的状态中得到“安息”(即与梵合二为一),这就是印度佛教哲学的终极理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印度不同流派、不同教派的佛教都不约而同地将“梵我同一”与“轮回解脱”作为本教最重要的两个价值追求,是一种把人从一切痛苦和烦恼中解救出来的两个终极策略。

1.3 思想方法:人界的提升

印度佛教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变化的过程,通过思想信仰上的动员可以不断提升人的存在水平,佛教对于人的解脱的主要方法便在于“人界的提升”这种途径。具体来看,“戒”、“定”、“慧”等均是实现这种人格提升、人性修养的具体方法,其中的“戒”是一种自律性的约束,本质内涵是“止恶行善”;其中的“定”是一种自律性的积极改造行为,本质是“止息念虑”;而“慧”指的是“正确思维”,即破除妄念以求心意清净,类似于我国儒家文化倡导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具有了人生大智慧之后无欲无求、章法自然的人生状态。

2 印度佛教哲学与我国茶文化展开对话的主要中介

从历史来看,印度佛教自产生之后传入我国有几个比较清晰的线索,其一是汉朝时期的传入;其二是唐朝时期的传入和对话。作为外来文化,印度的佛教哲学对我国茶文化产生影响,并不是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机制实现的:

2.1 中国本土的道教、禅宗等思想

学术界认为,历次印度佛教及其哲学文化的传入,都不是自身单独流传的过程,而是依附于中国本土文化作为一种副产品而传播的。例如在汉朝传入时期,印度佛教哲学的相关理念在中国并无群众基础,主要是借助于当时的道教文化在一些地方传播;进入魏晋时期以后,佛教又借助于当时流行的“玄学”进行了一定的社会动员,所谓的“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便体现出了在魏晋时期“浮屠”与“黄老”之间的微妙等同关系,表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是借助于我国本土的道教等思想展开传播的。

2.2 佛教经学翻译实践

在两晋时期之前,受我国信众对于佛教教义、经典著作了解程度有限等影响,佛教的传播更多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思想展开,但是从两晋时期开始我国开始大批量地翻译佛教典籍,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翻译者将印度佛教经学大量地引入到了我国,同时印度也有大量僧人来到中国传播佛教,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佛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为中国宗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冲突、矛盾、斗争、融合等提供了温床。

3 印度佛教哲学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

进入隋唐时期以后,印度佛教及其哲学与我国本土文化的对抗和冲突基本结束,并以我国本土文化的胜出、佛教文化融入我国文化的方式完成了这种矛盾的转化。总体来看,茶文化始终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文化,印度佛教哲学自传入我国之后整体上又是以融入中华文化为姿态进行传播的,因此,印度的佛教哲学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影响相对有限:

3.1 为我国茶文化的群体性假设注入了禅宗文化

隋唐之后,印度佛教哲学实现了“中国化”和“本土化”的问题,并且在这种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同的佛教流派,如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等,而这其中对茶文化贡献最大的又属禅宗。我国唐代时期陆羽所著的《茶经》曾经描述道“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是关于禅宗与茶文化发生交集的最早描述。内在来看,禅宗作为佛教本土化的产物,摒弃了印度佛教中一些与我国不相符的教义(如不推崇忠孝思想),并结合本土的儒家、道家等思想提出了“禅茶一味”的重要理念,直到今天该理念在很多茶馆、寺庙、酒楼、茶艺馆等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3.2 有效地推动了我国茶文化“普度众生”理念的发展

我国茶文化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带有的核心基质是“天人合一”思想,但是佛教传入之前原本的茶文化内在地缺乏一种宗教意义上的“普度众生”的内涵,即便是儒家的“修身自省”和“治国平天下”等理念,渗透到茶文化当中更多地也带有一定的世俗性、功利性、物质性意义,在价值理性上相对缺乏宽宏的普适性关怀。而佛教哲学传入之后,在密宗、禅宗等分支的共同信仰当中,通过清净修为、恬淡自省等修行途径达到一种普度众生的“天人合一”境界是一种内在的使命。后来随着我国茶文化传入日本,这种“普度众生”的茶文化理念,又在日本化的过程中催生出了“和清静寂”的日本茶道精神,极大地拓展了茶文化的宗教功能。

4 结语

当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需要从传统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吸收有效的文化基因、促进当代茶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在茶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中与其他国家的茶文化展开纵向的、横向的、跨学科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以求寻找到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1]石志宏.罗伯特·福钧与中国茶叶机密的失盗[J].历史教学问题,2014(1):21-25.

[2]王荣才.选择与重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在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1997(4):113-118.

[3]李承宗.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J].船山学刊,1999(1):93-96.

[4]姚靓.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对外交际者的基本素养——基于跨文化交际[J].人间,2016,217(22).

[5]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猜你喜欢

佛教茶文化哲学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佛教艺术
茶文化的“办案经”
菱的哲学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小包哲学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