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茶文化元素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

2018-01-18谢晓明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茶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谢晓明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市永川区 402160)

1 网络时代下的新型茶元素

1.1 网络流行化的茶语言

茶叶作为现阶段复兴繁荣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其形成的流行茶语言、茶概念也越来越多。一方面,以“饮茶”为主的各类茶流行语开始出现,例如因以茶代酒风俗延伸的“醉茶”就有两层意思,一是形容茶多酚下茶叶摄入量过多对人体的感官影响,二是人们对茶叶口感及品质的极高赞美。另一方面,以茶文化思想本身衍生的各类网络词语或句子层出不穷。最著名的莫过于“人生如茶”。这个词语在网络上流传甚广,被许多人用作社交软件上的座右铭及个人介绍。网络文化中的“茶人生活”也被各高校年轻人所推崇。甚至“绿茶、红茶”都成了形容某人性格的代名词。综上,在网络各类信息交错发展下,茶文化出现了新的茶语言含义及茶流行用语,推动了茶文化的年轻态及创新发展。

1.2 社交媒体下的茶热点

与茶市场的繁荣应运而生的,必然是茶热点。茶热点主要包括其市场经济大事件、文化(戏曲、习俗舞蹈)大事件以及茶科学(新型茶种研发、茶多酚分解研究)三个方面。首先,茶经济热点是人们最关注的部分。茶经济市场热点下各茶店的曝光或宣传,对顾客茶叶购买的选择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力。在自媒体、新媒体等各类社交媒体的监督下,茶市场自律性较强,并在市场体系内自身淘汰掉不良商家。其次,茶文化热点的宣传往往是官媒自发主动宣传,有助于我国茶文化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扶持。使人们在心理上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重视。最后,茶科学的热点时间间隔性较长,出现概率不如前两者多,但却是茶热点中最为严谨的。对茶科学热点进行跟踪的必须是官媒或相关科学媒体刊物,以不影响科学研发为主,进行跟踪拍摄。综上,社交媒体下茶热点的扩散,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的价值观念,使茶文化以各种形式深入到人们的讨论热点中,更加深入人心。

1.3 传统茶元素的现代化

传统茶元素例如茶书、古代茶画、茶戏曲等等,都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不断流变,以便能够在现代多文化环境下谋得生机,创新发展。一方面,传统的茶企、茶店、茶社及各类茶场所在不改变原有观感的同时进行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添加,增加体验感及便捷度。更有茶主题酒店、茶主题公园等新兴现代化概念的茶场所出现,占据茶文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古代茶画及传统茶戏曲,经过现代流行元素的增加,形成了新型绘画或表演方式。特别是茶戏曲的乐器伴奏以及声乐演唱方面,在人们对多元化流行音乐的市场需求上,其伴奏形式多样化,增添了萨克斯作为旋律乐器,爵士鼓作为节奏乐器。在声乐唱腔上也加入了流行乐元素,以便更好的契合听众审美需求。综上,传统茶元素的现代化改变渗透在各个方面,可以说,网络时代潜移默化地打开了传统茶元素的格局,甚至将茶元素运用在现代高效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之中。

2 茶文化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分析

2.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其特殊性,传统的“课堂理论传授型”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课程任务指标完成度以及学生回课质量。茶文化作为思维型文化,其中的茶道茶德茶艺等精神故事,都是能够很好地引入心理学课堂的话题案例。因此,现今高校心理课堂教育经常性将茶文化中的精神案例及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作为兴趣引入点,加入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讲解。然而,教师没有一个固定完善的体系,有时讲授的心理健康理论与所举事例太过牵强。在课堂上,大多是随机性的举例讲解,没有体系化的思维代入模式。基于此,现阶段心理教育课程改革已走出了“传统课程到文化理论嵌入课程”的第一阶段,到了需要完善授课体系,研究授课内容以便每个理论对应的茶案例都能够完全契合的第二发展阶段。

2.2 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矫正

茶道精神的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再以“课”来定义,更重视从课堂中反映出来的学生问题,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不同于其他课程,其课程考核不仅要进行理论笔试,还要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心理问卷测验,在考察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同时根据所答问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心理问卷评分过低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因此,此课程对于教师的考核管理及其重要。高校在进行心理教师招募时,都会对其进行培训管理,每个心理健康班级的教师都有同一个上级督查部门,以便更好地监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教师疏导工作的进行是否合理。

2.3 心理健康课程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茶文化的渗透影响,正在不断流变。最初,心理健康课程旨在教育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便学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而现今网络时代下,对“人权”的提倡以及“精神世界”的重视,课程的教导不再以“教育学生”为主,而以“关注学生”为主,从教育学生“为他人”到告诉学生“爱自己”。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取向格局逐渐变大,用高度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其课程设置也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单向灌输讲授,开始双向互动甚至进行情景模拟,更有高校将心理健康课程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提高身心健康。

3 茶元素融入高校心理教育的创新路径

3.1 茶学为纲完善新型课改

前文提到,目前的茶文化在教学课堂上的融入还只是随机性和不规则性,即缺乏固定的准确体系供教师教学。因此,必须以茶学为纲,完善新型课改。一方面,成立校内茶学研究机构。对于茶学之下的不同文化典故的主题内核进行分析归类,并做出相对准确的契合当时背景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将已划分好的茶学故事内容及解析,有针对性地与课本理论进行结合,为教师讲解时提供良好的参考范本。对于茶文化融入心理健康课程管理较为成熟的高校,更可以指定出茶文化下的心理健康教材,为广大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提供良好的范本。

3.2 茶德为铭提高师德责任

自茶文化渗透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后,其课程目的性开始转移,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教师责任的加重。面对众多的学生及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教师难免会感觉疲惫与解决无力。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使命感,以茶正德提高其师德责任。在心理课程教育管理之外成立心理咨询小组,由不同的心理健康教师每日负责,并且每日负责的心理问题也都有清晰的分类,例如周一“学习心理问题咨询日”,周二“家庭心理问题咨询日”等,教师每周仅负责一天,这样一来,教师能够在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下,在自己最熟悉的范围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以及教学责任感,也能让教师通过学生的不同问题,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向及教学模式,让其教学课堂更接地气,更能契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3.3 茶道为旨规范教学重心

茶道是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因此,茶文化融入高校心理教育管理中,茶道至关重要。以茶道为旨,规范教学重心,保证教学的价值取向,能够让高校心理教学在网络时代的不同流行元素及教学方式的轰鸣下,不忘初心,保持自身的教学标准。茶道“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及“精神至上”的道家思想,都是现阶段高校心理教育的核心。在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推广下,教师能够将茶道这类传统思想,以现代化的方式演绎出来,结合现代事例,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指向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度。

4 结论

茶文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为高校的教育改革焕发生机。通过完善新型课改、提高教师群体质量以及规范教学重心等创新路径,将茶元素进一步深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特殊教育的目标针对性及实施可行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国民的精神面貌。

[1]佘双好.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成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7):27-31.

[2]俞晖.试论网络时代中国茶文化的传播[J].农业考古,2006(02):44-48.

[3]李文刚,苏媛媛,郝磊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的视角[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02):28-30.

[4]方黛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4(17):70-72.

猜你喜欢

茶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