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对内江健身俱乐部市场体系构建的策略探究

2018-01-18姜国雷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内江健身房俱乐部

姜国雷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

1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发展现状

1.1 “互联网+”基本概论

“互联网+”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而出现的,在互联网思维下的高阶实践成果。“互联网+”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互联网技术思维”;第二便是“+思维”,即将互联网结合在各个传统或现代新兴行业中。例如“互联网+城市交通”、“互联网+智能家电”等等。“互联网+”将我们生活的各个要素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城市。我们现在的天眼技术、监测系统和手机电脑的智能语言翻译系统、公交报站等等,都是“互联网+”在各个领域上应用的实例。互联网+渗透在我们生活中,逐步应用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从而改变了企业市场的体系构建。大多数传统企业由产品销售型转为产品服务型,传统产业开始以人为本,按需求为人们设计配套产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人们的喜好和个人身份信息将是重要的市场挖掘点。

1.2 “互联网+”下的茶叶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茶叶受众群体年龄范围逐渐扩大,使茶叶市场重新活跃,互联网+的茶叶发展根据人们的受众群体和喜好划分,开发出了智能茶叶筛选系统。在此系统下各个年龄段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茶叶。在所选茶叶下,有各个茶商提供的不同品牌的茶叶选项及价格,顾客可以直接在线上选购。“互联网+”的茶产品选购,将茶品和服务结合,顾客能够直接通过所买产品客服及在线营养师,咨询茶叶冲泡方式和每日饮茶克数。茶文化的发展及茶产品市场的体系构建摆脱了以往传统门面体系的弊端,将顾客和商家直接连接并且建立顾客粉丝群,每日在群里发布茶学知识和上新产品,方便茶产品的活动促销及茶文化的宣传发展。“互联网+”下的茶文化发展普及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提高用户的购买欲和使用感。

1.3 “互联网+”下的健身市场体系构建

“互联网+”下的健身市场体系既迎来了发展,也面临着冲击。一方面,各个健身机构利用互联网新思维,突破了以往的营销交流模式,以“健身文化”宣传营销取代“活动促销”等以经济利益为主的评价指标。以文化吸引非受众群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到健身的重要性。并且设置智能健身设备和便捷健身平台,同健身房的人们能够在平台上互相交流学习或者直接跟教练沟通;另一方面,“互联网+”健身思维的发展,各类面向全国性的公共健身APP层出不穷,人们用极少的钱便能买到著名教练的健身教学视频,各类家用健身器具也开始涌现,更多的人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选择“家庭健身”。综上,“互联网+”背景下的健身机构虽迎来了新的发展,但也有不小的冲击。因此,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让传统健身体系重构迎来新的升级,这是现阶段健身运营者主要的探究问题。

2 茶文化对内江健身俱乐部市场发展影响分析

2.1 市场营销模式分析

内江作为茶叶产销大区,其城市基础建设和民众娱乐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茶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普通的健身俱乐部市场营销手段都是以年卡为主,少量健身房接收季卡、月卡的办理。而内江健身俱乐部以茶道“平衡适中、人本思维”的影响,按人民大众的需求来设置次卡,不仅将周卡、日卡作为薄利多销的营销手段,还改变了季卡月卡的操作模式。这种按需营销的方法不仅拉近了健身房与民众的关系,还照顾到了少量只有特殊时间段可以健身的顾客的需求。但日卡、周卡的开设,健身房的散客增多,每日的打卡记录管理等十分繁琐。因此,“互联网+”系统对健身俱乐部的体系重构十分必要;另一方面,茶叶作为强身健体的饮品,与健身的主题相得益彰。内江健身房用各类茶叶饮品代替功能性饮料,并将健身产品与茶叶产品关联售卖,形成自己特色的营销模式。

2.2 文化宣传渠道分析

茶文化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保护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官微宣传、电视影响等早已深入人心。内江健身俱乐部的文化宣传将茶文化作为关联性词语,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推广。用新媒体渠道宣传茶道与内江健身俱乐部相结合的特色,新媒体的受众群体以年轻人居多,软文推广上将茶文化与健身文化相结合能够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形成“传统+时尚”相碰撞的创新文化圈,让健身成为除了茶产品外的内江另一大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各个网点基站,为内江茶文化下的特色健身做宣传。利用互联网的大众信息收集平台,对各类体质需要健身的人群进行针对性推广。综上所述,利用文创宣传为健身机构增加潜在顾客,促进健身机构的发展。

2.3 职能体系构建分析

茶文化下内江健身市场体系构建并不规范且职员机构过于臃肿,各类人员职能划分不明确。一方面,健身机构以茶为纲,进行成员智能划分,但并没有领略到茶学中的精髓。内江茶文化健身房里的茶品介绍和健身产品介绍都有不同的职员,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和产品理念的单一。既然内江以“茶+健身”为宣传点,则应该安排的介绍营销职员能够了解这两种文化理念,并加以融合,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受众群体,显示“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现今许多健身房的健身教练成了推销成员,这是对职能的错误划分。在“互联网+”体系下的培训机构,将教师的经历、表演视频等都发布在网上,供学生提前了解挑选,再由客服人员根据学生喜好与教师沟通。内江健身市场体系应当以此为借鉴,清晰各部职能,才能达到人员用途最优的效果。

3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健身体系重构策略

3.1 “互联网+”协同制造下的茶道健身

“互联网+”协同制造是国家的互联网+十一项重点行动中的最主要发展目标。因此,重构健身体系,必须以“互联网+”协同制造为前提,将茶道与健身相结合,将内江健身俱乐部打造成中国第一家绿色生态健身房。其一,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构建系统,制定相应茶种茶道精神对应的健身文化体系,将茶与健身在理论上进行第一层融合;其二,研究人员将互联网+思维下的各个信息进行实践,在进行茶叶的冲泡与健身的训练方式互相结合后,创新制造出新的茶与健身结合使用方式。从外在的技巧实践层面上,将茶叶和健身结合在一起。

3.2 “互联网+”高效物流下的茶品交融

“互联网+”高效物流是现今互联网与物流体系共同结合下出现新型消费理念。健身房可以以此为例,与物流合作,将健身产品的物流运送开展起来。用户无论是在网上订购还是店里订购,都有专业免费物流送到家中。健身产品与茶品融合,根据健身用户最开始填写的体质测试表,并依据健身用户因不同需求所购买的产品,来依次配套赠送相同功能的茶叶试用品。在“互联网+”的高效物流下,茶产品与健身产品共同结合配送不仅便民利民,还能够同时宣传两种不同产品,促进茶文化下健身市场的发展。

3.3 “互联网+”人工智能下的智慧城市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一样,都是现代发展的新型高科技产物。不同点在于前者模拟人脑思维,因而能够弥补互联网程式化带来的不足。一方面,在健身房建立人工智能影音教学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人工智能机器人自行解决并帮助人们找到自己所需的动作指导和专业教练。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里增添互联网+下的情绪识别系统和人体体质监测系统,通过扫瞄健身房里正在运动的人的心率、呼吸等,人工智能自主给出意见让健身者继续或暂停正在进行的活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不仅可以用于服务,还能用于管理。人工智能能够从互联网中直接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对健身房的盈利和亏损数据整合,得出新的发展模式或侧重点。

4 结论

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多项重点行动,内江健身俱乐部市场体系融入茶文化思维,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网络与实物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健身体系,并推动了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优化发展。

[1]陈坚伟.从健身应用分析“互联网+健身”的现状、问题与前景[J].体育科学,2016,36(09):20-27.

[2]曹招莲.“互联网+”时代健身产业运营模式探索及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4):20-22.

[3]夏文奇.高职院校健身俱乐部教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及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8):167.

[4]李金珠.健身俱乐部市场体系之构建——基于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现状调研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38-539.

猜你喜欢

内江健身房俱乐部
宇宙健身房开张了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健身房修炼:马甲线不再是梦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