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茶画为例浅议民间美术中的审美意蕴

2018-01-18杜静兰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茶文化民间茶叶

杜静兰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据我国茶文化历史记载,“茶画”作为一种茶文化、茶艺术形式,大体上发源于唐代时期(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是公认最早的茶画)。茶画的产生与茶文学作品、《茶经》等著作的产生一样,是人们从对于茶叶的物质享用到精神享用转型、发展的高级产物。作为我国传统民间美术艺术形式的一种,茶画本身带有浓厚的民间美术特征,其中展现着我国传统美术的审美意蕴,并对后来的茶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美学助益,更对于当前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品牌的塑造、茶旅融合产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以茶画为例剖析我国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在新形势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传统茶文化、茶艺文化等,促进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

1 我国茶画的主要内涵及其特征

在我国艺术史上,我国国画主要表现为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的类型,“茶画”作为一种美术题材的艺术形式,由于聚焦到与“茶文化”(如制茶、煮茶、茶事、茶戏等)有关的领域,因此它是一种相对综合性的题材。据此,我们认为,“茶画”指的是一种绘画题材中与广义上的茶文化有关的任何画作,其本质是民间美术艺术的一种,同时也是茶文化向形象化延伸的表达形式。其主要特征包括这样几点:

1.1 传承主体:古时的文人雅士阶层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茶画、民间美术等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创造活动,根本上受制于其经济基础和社会阶层的分布情况。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茶文化”诸种类型,无论是茶道、茶戏、茶曲还是茶诗、茶文学作品等,都主要表现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两个层次的文化向度。以茶画之产生和流变来讲,从唐朝茶画产生到后来的宋代、明代等时期,茶画的传承主体从来都是以“文人雅士”阶层代表的人进行实践的产物。以宋代为例,对于“高雅的茶画”这种艺术形式,文人雅士主要是将其作为一种闲情逸致、增进饮茶的精神情趣和审美向往的工具看待的,因此茶画的产生和传播史实际上可以大体上等同于是文人雅士饮茶文化的精神表达历史。

1.2 题材类型:包罗万象、注重写实

如同我国茶文化本身具有包罗万象、开放性的特点一样,旨在描述和记载茶文化的“茶画”本身在体裁上也具有包罗万象、注重写实的特点。例如,宋代时期流传至今的茶画在表现体裁上就具有茶具类茶画、斗茶茶艺类茶画、市民生活类的茶画、描写朝堂皇室的茶画、描写先贤高士的茶画、茗园赌市类茶画等诸多不同的类型,涵盖了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这很显然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农耕文明时代各色人等在生活化的细节中追求茶文化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图景。

1.3 文化内涵:人文气息十分浓厚

茶画作为一种美术艺术形式,客观上遵循着艺术规律,主观上则体现着艺术主体的人文气息。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茶画艺术则体现着茶文化的人文气息。仍然以宋朝的“茶画”为例,在当时不分社会阶层的对于茶文化的“全民狂欢”当中,诸如宋徽宗、苏轼、范仲淹、蔡襄等历史文化名人都借助于不同的文化手段,如诗歌、字画、散文等对茶画的人文内涵都进行了拓展。我们今天看到的苏轼所讲的“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均。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都对这种茶画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延伸,使之深刻地融入到了中华文化体系和人们的生活世界当中。

2 我国茶画中蕴藏的民间美术审美意蕴探析

“民间美术”的内涵在于其群众性、草根性、生活性、社会性等,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较为典型的民间美术一般来说包括年画、刺绣、风筝、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品(如唐三彩)等,近五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始探索“茶画”这种重要的民间美术形式,因为它也折射着我国几千年民间美术艺术的审美倾向。具体来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

茶画体现的审美意蕴首要的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在这里“天人合一”不仅仅指向茶画本身布局的内在和谐,还指向茶画创作主体与画作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社会之间、主体与自然宇宙之间等的一种共生共立、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应当承认,“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儒家思想的艺术审美观念,渗透到茶画当中既是生活化使然,也是艺术主体自觉追求茶文化、践行茶文化的产物。

2.2 自觉追求生活的真、善、美

在艺术美学上,东方农耕文明社会中的基本审美情趣便是追求生活的“真善美”,这种审美追求有别于西方现代性以来的美学追求暴力、冲突、主客二元论等倾向,注重将功利性与理想性结合起来看待。我国古典《国语·楚语》中曾经对美这样描述到:“大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就肯定了“真”(遵循客观规律)、“善”(遵守生活价值伦理),并且诉诸于茶画进行表达。我们看到的现存的古代茶画,无论是人物类、自然类还是生活类,比较典型的例如《清明上河图》这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茶画,尽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在茶馆中不同目的的人们追求的情趣都是一致的,即追求生活的真、善、美,是一种导人向善的艺术形式。

2.3 乡土性和地域性特色明显

在今日我国茶叶生产的版图上,主要可以分为江北产区、江南产区、西南产区、东南产区四个大区,在这些不同的茶叶产区上,茶画等茶文化的类型、特点等也不尽相同,这便是乡土性、地域性明显。例如,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茶叶产区,其茶画更多地带有本地域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着装、采茶和制茶工艺个性、茶戏或茶曲的个性等。从这一点上讲,茶画的这种乡土性反映出来的是深层次上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乡土文化中,不同劳动人民对于本地域文化个性的展示。茶画的创作内容大多源自于日常生活(比如茶叶种植、茶叶采摘、茶叶炒制、品茗等),茶画以色彩、图形等相对直观的形式将艺术理念、情感诉求展现在受众面前;茶画在形式上通常有着“清新”、“淡雅”、“质朴”等特质,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呈现出一种独有的审美意蕴。

2.4 意象性的非理性审美方式

围绕着特定对象的艺术审美主要有抽象性、具象性、意象性等几种不同的方式,西方的绘画艺术多以抽象性、理性化方式展开,毕加索、梵高等绘画作品便属此列。而我国茶画及其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之审美展开方式则是以非理性化的、意象性的方式展开。比如说,针对茶画的自然景观类的作品,注重画面的“气韵”便是画家在笔墨中将景物与自我的情感融入“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当中,形成一种以非理性审美为主的艺术审美方式。

3 结语

当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茶叶产业积极拓展商业价值的方向之一便是走向茶文化创意产业,而茶文化创意产业走向辉煌的一个立足点是从传统的民间美术、茶画等艺术形式中寻找文化模因。从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的结果来看,过去几十年我国学术界对于“茶画”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研究还相对处于空白状态,只是邻近五年以来才开始注重挖掘,学术界整体上缺乏相关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研究尝试着将以茶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美术审美意蕴进行了提炼总结,希望对于未来我国茶文化产业的繁荣、促进我国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茶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竞争实力和品牌活力等提供相关的知识借鉴。同时,在我国文化产业深入实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从历史角度上挖掘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内涵也是在全球化时代医治“西方文化泛滥”和我国传统文化话语权不够突出问题的一剂良药。

[1]胡丹.茶画——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J].农业考古,1994(4):150.

[2]熊英,张明利.宋代茶画艺术及文化内涵探析[J].福建茶叶,2016(2):257-258.

[3]李彪.云笺素绢流茶香——访国画大家胡定元先生的系列茶画[J].农业考古,1993(4):189-190.

[4]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3-10.

[5]刘军丽.明代吴中文人茶画创作与艺术境界探析[J].农业考古,2012(5):170-174.

猜你喜欢

茶文化民间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