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茶艺教学探索
2018-01-18郭玉贤
郭玉贤
(1.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 541006;2.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541004)
茶文化起源于唐代,到明代开始成熟。如今其表现形式愈加多样,内涵愈加丰富。茶艺是最主要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各高校相继开设茶艺专业以来,学生成为茶艺传播与推广的主要力量。作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主力军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其职责是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入学习,并身体力行去实践、挖掘与传播茶文化。
1 茶艺引入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与意义
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仅仅掌握基本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尚不足以圆满完成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精通一两项传统才艺是国际汉语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修养。为此,将蕴含儒、释、道精神与丰富哲学思想的茶艺融入国际汉语教师人才的培养方案之中,既切合了该专业配合应用复合型国际汉语教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又使得悠久的茶文化以恰当得体的方式向海外推广传播,意义颇重。
1.1 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茶艺的习得,除了基础知识,更多的是需要技能训练、茶艺表演和展示等实践活动。在这些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实地操作,并且需要同学相互配合完成。尤其是在学习与茶艺相关的知识时,如茶艺演示时背景音乐的选择、茶事典故的了解、不同地区流传的茶类谚语掌握等均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与创新。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茶艺课程学习环节中,可以做到茶艺理论与茶艺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激情,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1.2 提升国际汉语教师的综合素养
优秀国际汉语教师的标准是精通一门及以上对象国语言。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需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因为国人早已将饮茶从普通的生活习惯上升为修身养性的方法,通过采茶、制茶、选茶、泡茶、饮茶的过程,融入生活的理念,摒弃浮躁,寻求内心的平和。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以优秀文化传承者的身份习得茶艺,并将茶艺中蕴含的茶文化与思想内化为一种高洁的情操,可以以此影响与感染海内外学生,这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国际汉语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茶艺引入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原则
2.1 实践性原则
茶艺作为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纳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茶艺理论的同时,能熟练地展示茶艺并将茶文化进行推广、传播。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的授课方式,不应纯粹地以理论讲授为主,否则就失去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这门课的目的,而一定要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即通过采摘茶叶、参观茶园茶馆以及茶艺表演、组建茶艺社团组织交流活动、为中小学开设茶艺兴趣课、深入社区为居民普及茶艺知识、向国外游客展示茶艺、茶艺插花、茶艺书法绘画、茶室环境布置等多种层面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活动,让茶艺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升道德修养的育人目标。
2.2 创新性原则
在将茶艺本着实践性的基本原则自然融入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之中的基础上,还要体现创新性。因为茶艺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茶本身的了解,更要结合音乐学、艺术学、美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方可深入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为此,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实践环节安排、考核方式选择等方面应体现茶艺课程的创新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茶艺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茶艺知识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的巧妙结合、服务地方社区活动形式的呈现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让具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在创新的形式下,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3 茶艺引入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培养的基本教学模式
茶艺引入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同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诸多方面均有差异。为充分发挥茶艺在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经过数年实践,笔者认为组建茶艺社团、调查茶艺文化、开设创业工作室是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模式。
3.1 实践社团式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社团不同于为丰富课余生活而开展娱乐活动的普通学生社团,它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提出社团宗旨,由感兴趣的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社团各项活动的开展要紧紧围绕习得茶艺知识、提升茶艺文化修养为中心。
茶艺作为一门需要较长时间学习、体味的知识体系,日常的课堂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必须有稳固的课外实践平台,让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实践内容、融入创新性知识体系的内容等得到充分的演练、品位。同时,学生在社团的实践活动中,不但亲自实践所学的茶艺知识,而且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指导教师通过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给学生实践以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围绕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茶艺与茶文化知识开展系列活动,同时,教师也能根据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使之形成良性的循环过程,实现师生实践社团作为稳固的课外实践教学平台的价值。
3.2 田野调查式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理论相比,需要灵活熟练的实地操作。为此,在该专业的茶艺学习过程中,引入田野调查法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贯穿茶艺学习的全过程,包括根据教师的指导,深入茶叶生产区采摘茶叶,到茶艺展示经营场所学习茶艺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制作视频,并作为课程考核作业,将对外汉语专业知识融入其中做成毕业设计代替传统的毕业论文,使学生的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完整的体现。与此同时,田野调查这种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3.3 创意创业式人才培养模式
茶艺不仅可供欣赏,还可以作为学生创业的对象。让学生在创意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锻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为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茶艺体验环境,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茶艺之后,可以组建教师指导、学生自愿参加的自主创业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包括总负责人、茶艺师、采购员、收银员等详细分工,开设茶艺工作室,且对外营业。启动资金可以通过创业小组成员自筹、教学改革课题经费资助或二者结合的方式,所得盈余作为购置茶叶、茶具等材料或者创业小组成员外出学习调研的周转资金。让学生全程体验选水、选茶、泡茶等过程,与顾客交流饮茶心得,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正确使用茶艺礼貌用语与茶艺接待礼仪。藉此真实的茶艺体验形式,在茶艺工作室经营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茶饮调配技能、插花技能、服饰搭配技能、语言沟通表达技能、团队协调技能、管理技能等综合能力。
4 结语
茶文化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品质的提升。将茶艺引入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之中,通过组建茶艺创新社团、开设茶艺工作室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将茶艺中所蕴含的茶道、茶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身心,让学生真正熟谙茶道,掌握茶文化,并借助茶的品质,提升自我修养,最终达到提高国际汉语师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1]洪波.国际汉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语文建设.2012(8):43-44.
[2]邢月恒.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茶文化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