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

2018-01-18梁文闻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思想

梁文闻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近些年,我国高校愈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创新思维、丰富手段,让高校思政教育得到了长足进步。然而也要看到,由于传统教学思维在不少高校仍然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扭转,再加上一些高校缺乏有效手段来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因此不少高校的思政教育仍然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弊端。再加上当前我国高校面临思想多元化的状况,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就势在必行。在这方面,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既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又能够让思政教育更具思想内涵。

1 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存在的不足

近些年,我国改革开放愈加深入,这让中国越来越多融入到世界的发展当中,也让国外的先进经验、思路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打开窗户”后,来的不仅是新鲜空气,更会飞进来一些“灰尘”。从现实看,近年来一些源自西方价值体系的思想观念竞相涌入我国,对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面固然有一些优秀的、正确的、积极的内容,但是也有很多消极的、负面的、错误的思想观念。比如说追求物欲、沉迷享受、自由主义等等。对于热衷追求新鲜事物的年轻大学生来讲,这些思想极易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产生不容小觑的负能量。反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要让大学生建立起正确而积极的“三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但是在上述现象的背景之下,很多高校在思政教育上存在着落后而僵化的不足,如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模式单一等等。这极易让其高校思政教育无法达到其预期目标,成为边缘课程。

1.1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从现实看,今天很多90后高校学子在集体意识上较为淡薄,个人主义过于强烈。今天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末期出生甚至是00后出生的年轻人,一方面很多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到大受到父母及祖父祖母的百般疼爱,甚至是百依百顺。再加上没有兄弟姐妹,因此家里所有的爱都给予了其一个人。这就使得这些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从小便养成了唯自己为中心的思想,缺乏必要的集体精神和分享意识。另一方面,当代高校学子赶上了中国发展最快的二十来年时间,他们的中大多数,家庭都较为殷实甚至是比较富裕,生活条件较70后、80后大学生来讲是有了很大地提升。生活上的富足,就极易让他们养成追求物欲的价值理念,没有足够的吃苦耐劳精神。由此而言,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不少高校学子在学习中就缺乏那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时在生活中跟同学、老师相处时,也过于关注自我的喜好和得失,对他人的感受和利益考虑较少甚至是完全不考虑,对集体活动的热情不够,在集体需要大家出力时往往是较为冷。而这种为人之道和行为处事方式,对他们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学习必然会造成一些负面作用。

同时,高校思政教育还面临学生理想信念滑坡甚至堕落极端的新挑战。现在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原住民”,一方面他们从小便接触网络,如网络游戏、论坛等,其所看到的世界,所接纳的信息要远远超过他们的学子和父辈。然而由于前些年我国互联网发展较为粗放,泥沙俱下,很多负面的内容极易被青少年所接触到,如消极、暴力、色情等等。这对于三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来讲,极易让自己的理想价值产生各种问题。这并非危言耸听,从实际看,不少学生都在这些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荒废了学业,有的还走上了歧途。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来自欧美的音乐、影视剧、电影等文化内容,在粗放式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不乏很多负面消极的影视剧,中间夹杂着各种错误片面的价值观念,如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性开放等。再加上这些西方的影视内容在制作水平上要远远高于那个年代的中国影视剧,因此其在中国高校内也是“吸粉”无数。这极易让高校学子对西方盲目崇拜,觉得凡事都是西方的好,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疏远之心,甚至觉得我们中国文化是落后的,是不合时宜的,在文化上产生一些自卑之情。

1.2 当前一些大学在思政教育上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有一些大学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是功利思想过于强烈,没有将思政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甚至并未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里面。稍加分析不难发现,现在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比较严峻,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待业在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把“就业难”的压力传导给了高校。所以不少大学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将教学重点放置于如何提高就业率上面。不管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计划,又或是课外内容,都紧紧围绕社会现实需求,围绕大学生将来的就业来下大功夫。毋庸讳言,高校的这一做法是应该的,是其职责所在。但是不少高校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精力或是从主观上就不想着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上投入充分的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是一些高校在思政教育上缺乏科学而完善的考评体系。从教学实践来看,想要提高某一学科的实效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要将其纳入整体教学的考核体系当中。要用考核这个“大棒”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动力,如此才能让思政教育不沦为形式和“鸡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大学都缺乏对思政教育的考评。首先是相关的老师并注重思政教学,在上课时往往是念念课本,没有过多的解读。在教学方法上,也较为单一,没有把思政课本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因此很多大学生都觉得思政教育比较枯燥,听不进去,乃至昏昏欲睡。其次是学校在对学生的考试上存在应付的情况,即便是有相关考试,但是往往是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拿着书本进去,考试题目也缺乏针对性,学生们不用思考直接从书中找到抄抄即可。

2 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分析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能够上溯到秦汉时候,距今有两千多年的时间。在魏晋时期,茶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得益于当时一些推崇清廉之风、抵御奢侈风气的文人和士大夫。他们把“清谈之风”和茶事活动相结合,并且偏爱在有着青山绿水、竹林小溪的环境中饮茶聊天,这就赋予了茶文化清新、质朴、幽雅的基础文化。在将近两千年的发展中,茶文化不仅在文化层面不断发展,更是在精神和思想方面不断加深,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方面,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其思想性。茶文化的基础思想,源自于上文所说的魏晋时期的“清谈之风”。之后,茶文化又融合了其它诸多思想流派的优秀价值理念,如佛教的“禅茶一味”、儒家的“中庸和谐”等等,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善和补充,形成了深刻而丰富的茶文化思想理念。从宏观层面看,茶文化的思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部分来分析和研究。

2.1 茶文化“中庸和谐”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价值

说到中庸和谐,其实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因为这一源自儒家文化的价值理念,已经深深渗透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当中。但是与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中庸之道相比,茶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是有所不同的。茶文化的中庸,虽然也是追求一种恰如其分、不过不缺的为人之道,但是其却不那么“圆滑”,出发点不是为了所谓的明哲保身,不是为了让个体在社会中如鱼得水。而是为了让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始终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进而让世间万物都在一个规范的秩序下运行。同时,茶文化的这一思想还强调人们要多反省,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是其题中之义。要通过反省,去发现自己在言行中是否存在一些错误,并通过反思去洞察其发生的原因,并在日后加以改正。茶文化的这一理念,往往要通过茶事活动这一载体来更好地呈现。

另外,就是茶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由于茶文化质朴、天然、清新、幽雅的精神气质与道家所追求的超凡脱俗在形式和内涵上不谋而合,因此在茶文化形成之初,两者便开始了融合发展的过程。茶文化这一价值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思想交流,具体而言就是人们要将自己放置于大自然的范畴里面,去发现人生与自然规律的结合点,并且要将自己的行为与自然充分融合,做到敬畏自然、顺从自然,不做有悖自然规律的事情。同时,还强调人们要通过思考,明白“大”与“小”的辩证关系,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去发现一些可以适用于人生各方面的规律,同时也要善于学会将从大的事物中抓住其本质所在,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而通透。

2.2 茶文化在新时代里所呈现出的一些新思想和新现象

近些年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少人开始试图从茶文化中去开启新的精神世界。一方面,由于茶文化高雅、健康、绿色的特性,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通过饮茶去彰显自己的品位,去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这对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茶可以使人头脑清醒、内心明晰,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茶事活动去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这对于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同时,在社交上,人们也更愿意通过饮茶来与朋友交往、谈事,相比于饮酒来说,饮茶更能交到一些高素质的朋友。所以说,在新时代里,茶文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精神文化的需求。

3 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路径分析

3.1 应该充分利用茶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多样的特点,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趣味性

高校思政教育之所以不受广泛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法略显单调。而我国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譬如说茶歌、茶舞、茶故事、茶道、茶艺等,都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倘若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思政教育枯燥无味的弊端。高校一方面要创新手段,发掘茶文化的这一特性,通过举办活动、外出采风、影音视频播放、茶艺表演或实践等方式,让茶文化的优秀思想更好地渗透到思政教育当中,让大学生感受到来自茶文化的优秀思想价值的无穷魅力。另一方面,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校加大对思政教育的资金和物质投入,比方说安装多媒体设备、设立茶文化活动经费、帮助建立思政社团等,因此让茶文化更好地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3.2 大学要创新思维,强化自己的互联网意识,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起富有实效的“互联网+思想政治”平台

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高校重新审视自己现有的互联网账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等,在今后要更好地利用这些平台去将茶文化渗透到思政教育当中。要从茶文化中选取那些生动有趣且具有思想感染力的典故、历史等内容,用让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二次加工改造,比方说可以融入一些时尚的网络流行语,增加大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转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将这种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校园当中,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校内网、宣传墙等载体,将茶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出来,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便能让高校思政教育从课堂中走出来,建立起高校“大思政教育”的格局。

3.3 要针对高校思政教育考评系统不完善的情况,构建起更加严格而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考评系统

在这方面,首先要通过考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让学生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程度,让其从一开始便不敢怠慢,认真学习、认真复习,在潜移默化间将思政教育的优秀内容渗透到其内心当中。其次在考试内容上面,要从茶文化中提取相关的思想价值理念,将茶文化的知识点融入到考试当中。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到茶文化的思想魅力。

[1]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41-43.

[2]谢辛玉.浅谈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9):64-64.

[3]彭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96-97.

[4]苏巧雯.谈茶文化在校园的育人功能[J].广东茶叶,2007(3):13-15.

[5]肖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