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宝贵治疗胃脘痛验案赏析※

2018-01-18张美英张安清指导陈宝贵

中医药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佛手枳壳胃气

● 张美英 张安清 指导:陈宝贵

胃脘痛属于中医学中“胃痛”“痞满”“嘈杂”等疾病范畴,现代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均可辨证与辨病结合诊治[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满、嘈杂、嗳气、反酸、纳差等。陈宝贵教授从医50余载,认为胃脘痛的基本病机是胃气失和,或胃失濡养导致的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临床辨证时需详察病机,审证求因,辨虚实寒热,执简御繁,善用经方并自拟验方,多获良效,笔者有幸跟随其门诊十余年,总结验案数例,以飨同道。

1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案

陈某,男,58岁,教师,2003年6月11日初诊。胃脘疼痛痞满不舒20余年,每于春秋两季发作。近5年来经常胃脘部胀满,食少嘈杂,体重减轻,五心烦热,面色萎黄,动则气喘,胃满于饭后加重。近1周时有夜间痛醒。舌暗红,有瘀斑,苔少,脉细。查胃镜示:胃大弯及胃小弯处以白为主,十二指肠球部变形,可见0.5×0.7cm溃疡。于大弯、小弯、胃窦及溃疡处分别取组织送病理示:萎缩性胃炎有中度肠腺化生,未见肿瘤细胞。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治以:益气养阴,行气化瘀,健脾和胃。处方:党参30g,生地15g,麦冬15g,砂仁10g,佛手10g,半夏10g,元胡10g,荷叶10g,鸡内金10g,柴胡10g,枳壳10g,赤芍15g,莪术15g。7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

2003年6月18日二诊:药后胀满略减,食欲增,大便溏。上方加山药20g,茯苓15g。继服上方30剂。

2003年7月20日三诊:诸症减,体重增加,偶见食后胃胀。

上方略有加减,先后服用近6个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上方配成丸药,每服10g,每日2次,又服3个月巩固疗效。随诊2年未复发。

按胃病病程长,反复不愈者,需查胃镜以免漏诊。5年来经常胃胀、食少嘈杂,身体消瘦,五心烦热为气阴两虚的表现;脾气虚运化不佳,故出现胃胀食少,面色萎黄;阴虚生内热,故出现五心烦热;动则气喘为气虚的表现;舌暗红,有瘀斑,为夹瘀夹热;苔少,脉细亦为气阴两虚之征象。治以益气养阴,行气化瘀为法。上方中党参、生地、麦冬益气养阴;佛手、元胡、柴胡、枳壳理气和胃止痛;“气行则血易行”,赤芍、莪术活血化瘀,配合行气药则化瘀之力更强;半夏、砂仁、荷叶、鸡内金和胃健脾,兼以消食,其中荷叶鼓舞胃气上升,半夏降逆,一升一降可使脾胃升降有序。二诊时便溏仍为脾虚,故加山药、茯苓健脾化湿。先后患者诊治约9个月,萎缩性胃炎竟得痊愈。

2 土虚木乘、上热下寒案

崔某,男,38岁,2006年5月16日初诊。胃脘胀满不舒6年余。诊时患者诉胃脘痞塞,胀痛不舒,呃逆,口苦,食少纳呆,腹部按之不痛,食冷后即肠鸣,大便溏。舌暗,苔黄腻,脉弦滑。证属:土虚木乘,上热下寒。治以:疏肝健脾,清热祛寒。处方:半夏15g,黄连10g,干姜10g,黄芩10g,党参10g,茯苓15g,佛手10g,香橼10g,枳壳10g,甘草10g。5剂,水煎300ml分早晚2次服。

2剂后病大减,5剂病即痊愈。

按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七味药组成,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全方主要由辛温、苦寒、甘补三部分组成。方中用半夏和胃降逆;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更佐人参、大枣、炙甘草补益脾胃,共达调和脾胃升降之功。本方为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为调和脾胃的代表方剂。

本案患者也是寒热错杂,升降失调之证,病机与半夏泻心汤证相同,故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呃逆为胃气上逆;口苦,苔黄腻为胃有热;食少纳呆,肠鸣,大便溏为脾虚寒;口苦,胃胀痛,脉弦为肝郁犯胃化热所致。上方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入佛手、香橼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加入茯苓以健脾利湿;加入枳壳以降胃气。

3 胃热壅盛、气津不足案

兰某,女,87岁,2008年10月20日初诊。胃脘灼痛1月余,纳食减少,喜冷饮,口干,头目眩晕,周身乏力,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证属:胃热壅盛,气津不足。治以:清热泻火,补气养阴。处方:生地10g,丹参15g,郁金10g,石膏20g,知母10g,西洋参10g,山药10g,甘草10g,焦三仙各10g。7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3次服,日1剂。

服此方7剂而愈。

按患者胃脘灼痛,舌红,喜冷饮,苔黄,脉弦数可诊为胃热壅盛;口干,头目眩晕,周身乏力,舌苔少津为气津两伤的表现。《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主治伤寒之后,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之证。本病患者症状虽未及白虎加人参汤证症状严重,但病机与其相同,故也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上方中以石膏、知母清热;生地滋阴;丹参、郁金凉血;西洋参、山药补气兼以养阴;焦三仙促进纳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泻火,补气养阴之效。药准证对,故可7剂而愈。

张锡纯先生在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中说:“实验既久,知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盖粳米不过调和胃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至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且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最善滋阴,白虎汤得此,既祛实火又清虚热,内伤外感,须臾同愈。”陈师在临证中也常用山药取代粳米,收效也很好。

4 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胃气上逆案

时某,男,77岁,2006年5月16日初诊。平素纳差,消瘦乏力,声低言微,常觉胃脘部痞闷、呃逆,食多则吐,且伴吐酸水,口干但不欲饮,舌红苔剥,脉细。既往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病史10余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证属: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胃气上逆。治以:健脾养阴,理气解郁,和胃降逆。处方:党参10g,太子参15g,黄芪15g,山药15g,白术10g,麦冬10g,玉竹10g,沉香5g,焦三仙各10g,黄连6g,桃仁10g,枳壳10g。10剂,水煎服450ml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

2006年5月26日二诊:药后纳食好转,予上方续服。又取10剂。

药后胃脘部不适明显好转,自行将上方做成丸药长期服用,1年后随访诉无明显不适。

按脾胃虚弱,推化无力,纳运失常,故见纳差,消瘦,胃脘痞闷;气虚推动无力,故见乏力,声低言微;肝气犯胃,胃气上逆,故见呃逆,反酸,食多则吐;口干不欲饮,舌红苔剥为阴虚之征象;脉细为气阴两虚之证的表现。治以健脾养阴,理气解郁,和胃降逆为主。故上方中以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白术、麦冬、玉竹、枳壳健脾养阴,和胃降逆;沉香理气解郁;黄连性寒量小,既可佐诸辛温药之性,又有健胃之功;桃仁用在大量补气养阴药中,可增强补气药物的作用,且可使气补而不滞;焦三仙可助胃运化。全方配伍得当,患者服药20剂后,症状大减,之后长期服用丸药收功,使长期的胃病得以痊愈。

5 中焦虚寒案

陶某,女,45岁,2012年2月23日初诊。胃脘胀痛1年余,夜间明显,食后减轻。近期受凉后胃脘胀痛较前加重,喜热饮恶冷食,偶有呃逆,胃脘部喜揉喜按。平素患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月经量少,

便溏,睡眠欠佳。舌淡胖,苔白腻,脉沉。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口炎,HP(+)。证属:中焦虚寒。治以:补气温中,和胃止痛。处方:党参20g,半夏10g,干姜10g,桂枝10g,沉香10g,郁金10g,荷叶15g,陈皮10g,香橼10g,佛手10g,甘草10g。7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3次,日1剂。

2012年3月1日二诊:服后胀痛减轻,偶有发作,月经量较前增多,纳寐改善。原方加砂仁10g、木香10g。又进7剂。

2012年3月8日三诊:胃胀痛已不明显,偶呃逆,便溏改善,上方加白术15g、防风10g、枳壳10g。继服14剂而愈。

按平素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恶冷食,胃脘部喜揉喜按,为中焦虚寒所致;便溏为脾虚生湿;舌淡胖,苔白腻,脉沉亦为中焦虚寒之征象。分析可知患者中焦虚寒久病为其本,胃胀痛1年有余为其标,非三、五剂所能立效者。上方中以党参、白术、甘草健脾温中治其本;干姜、桂枝、半夏温中止痛治其标;木香、砂仁、沉香、陈皮理其气;荷叶、香橼、佛手化其湿。三诊时加枳壳降气,加防风取风药“风能胜湿”之意。先后诊治约1个月,收效满意。

6 小结

陈宝贵教授治疗胃脘痛从整体出发,抓主症,辨舌苔脉象,最后确定处方。在药物的选择上斟酌甚细,和胃常用陈皮、白芍、荷叶等;益胃常选元参、沙参、石斛、玉竹等;养胃常用麦冬、佛手、香橼、藿香等;清胃常用川黄连、青皮、丹皮等;温胃常用桂枝、吴茱萸、细辛等;健胃常用白术、茯苓、山药、苍术等;开胃常用草豆蔻、砂仁、厚朴等。临证组方选药八至十味,一般不过15味,药少力专,切中病所,药量宜轻,否则药过病所,反伤正气。不可全仗药物攻治以求所谓除邪务尽,另外配以膳食调养,怡情悦性,节饮食,慎起居,待脾气健旺,正气恢复,余邪自去。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6.

猜你喜欢

佛手枳壳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不同环境条件对枳壳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川佛手多糖工艺的优化
胃气在病畜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金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