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助产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

2018-01-18康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助产血肿剖宫产

康春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提高, 剖宫产率随之提高, 但是剖宫产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越来越高。有关研究显示[1],阴道分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产妇恢复较快。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阴道助产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与可行性,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31.6±4.0)岁;对照组年龄21~41岁, 平均年龄(32.0±3.8)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进行护理[2]。观察组在传统助产技术基础上采用阴道助产护理, 措施如下:①建立一对一的人员负责制度。在产妇入院时, 必须通过专门的护士长监督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助产模式, 助产士在产妇入院后向产妇介绍医院的环境与科室医生的技术水平, 使得产妇的内心感到踏实, 给予产妇安全感。②进行宣教。让产妇意识到分娩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消除产妇的恐惧、紧张等心理情绪。提高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与剖宫产利弊的的认知,使产妇能够正确认识到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胎儿的影响, 指导产妇正确使用分娩球, 告诉产妇正确的呼吸配合技巧与正确的分娩体位, 从而为产妇的分娩做好准备。③生活指导。主要从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护理, 提高产妇分娩时的舒适度。在产前做好相应的准备。④分娩护理。产妇进行分娩前,密切监测孕妇宫缩、胎先露下降状况, 及时且准确的对进展图进行建立, 给予产妇持续性吸氧, 给产妇建立静脉通道,补充产妇液体, 协助产妇恢复基本体能。当产妇开始进行分娩时, 要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 缩短产程, 对会阴侧切指征放宽。采用母儿监测仪器对产妇的生命体征与胎心实施监测, 在宫缩时需要尽量放松。若超过1 h, 胎先露下降受到阻碍, 则需要进行阴道检查, 对胎心、羊水的状况、产程情况进行观察。当胎头在坐骨棘水平下面时, 采用吸引器进行牵引[3]。当新生儿成功分娩后, 给予产妇立即注射缩宫素, 使得子宫收缩, 有助于胎盘娩出, 并且对产道是否出现裂伤进行检查, 对产妇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并且关注产妇是否出现乏力症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情况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症状主要为新生儿局部血肿、新生儿头面部创伤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剖宫产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8.0%(4/50), 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30.0%(15/50), 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P<0.05)。

2.2 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局部血肿、新生儿头面部创伤分别为1例(2.0%)、2例(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 对照组新生儿局部血肿、新生儿头面部创伤分别为6例(12.0%)、8例(16.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14/50)。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阴道助产操作过程中, 胎头吸引技术与产钳术应用最为广泛, 可以有效的缩短产妇分娩时间, 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有关研究显示[4], 胎头吸引技术在临床上通常使用扁杯状硅橡胶帽, 胎头吸引技术操作简便易行, 虽然临床力度较小, 但容易变性, 要选择性的使用这种技术。产钳助产的操作则要注意牵引力, 防止因为暴力的牵引所造成的损伤[5-8]。所以在阴道分娩过程中, 需要采取相应的阴道助产护理措施, 以提高阴道分娩率, 降低剖宫产率。

刘连生等[9]研究显示, 经过阴道助产护理措施, 试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5.0%, 而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19.0%, 试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8.0%(4/50), 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30.0%(15/50),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产妇分娩过程中, 采取阴道助产护理, 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促进产妇进行阴道分娩。

胡杰芳等[10]研究显示, 对照组中有22例新生儿出现局部血肿, 9例新生儿出现头面部创伤, 而研究组中, 只有6例新生儿出现局部血肿。研究组产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新生儿局部血肿、新生儿头面部创伤分别为1例(2.0%)、2例(4.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 对照组新生儿局部血肿、新生儿头面部创伤分别为6例(12.0%)、8例(16.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14/50)。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阴道助产护理, 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 保证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 采用阴道助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减少新生儿局部血肿、新生儿头面部创伤的发生, 提高手术安全性,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李燕.阴道助产护理中助产掌的应用效果评价.当代医学,2016, 22(14):91-92.

[2] 樊剑梅.助产掌在阴道助产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 24(3):1464-1465.

[3] 吴玉钗, 郑素萍, 吴凌凌,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7):90-91.

[4] 梁燕华.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3):446-447.

[5] 陈佳, 罗欣, 杨晓畅,等.护理临床路径用于阴道产钳助产76例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4(16):133-135.

[6] 刘晓晖, 周杨, 彭云霞, 等.助产掌在阴道助产中应用的临床护理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6):116-118.

[7] 陈琼梅.助产掌在阴道助产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医药前沿,2014(27):286-287.

[8] 李安源.浅谈助产掌在阴道助产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4(27):32-33.

[9] 刘连生, 聂晚喜.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 29(5):428-429.

[10] 胡杰芳, 杜素苹, 韩娜.路径化护理措施在围生期产妇助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0):120-123.

猜你喜欢

助产血肿剖宫产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