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研究
2018-01-18黄鑫
黄鑫
乳腺癌是女性多发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占到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乳腺癌发病几率逐渐提升,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临床都会建议患者采取手术的方式, 但手术风险大, 需要护理人员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 引导患者参与到护理过程中, 避免患者护理过程并发症情况, 因此, 本文重点探究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 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 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68岁, 平均年龄(41.65±8.79)岁,病程2个月~4年, 平均病程(1.85±0.72)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3~69岁, 平均年龄(42.57±8.82)岁, 病程1个月~5年,平均病程(1.87±1.0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方式, 如讲解疾病知识、病房管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模式, 具体如下。
1.2.1 心理优质干预 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应在恰当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变化情况, 仔细聆听患者对疾病的看法, 赢得患者的信任, 排解患者住院过程消极的情绪。使用相关沟通技巧, 让患者知道手术后会对自身形体产生影响, 可选择矫形手术或者佩戴义乳,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2]。
1.2.2 术前优质护理 ①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创建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 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针对切除乳房的手术, 大多数女性是不愿意配合的,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建设[2], 增强患者康复信心;②合理融入健康教育, 仔细为患者讲解乳腺癌疾病的出现原因、检查方式、治疗注意事项等, 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来[3]。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为患者讲解术后并发症、预防方式等, 增强患者康复意识, 加速患者病情康复。
1.2.3 术后优质护理 完成手术后,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足的精神安慰, 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怀。同时, 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准备好相关术后用品, 保障术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当患者术后形体发生较大变化而出现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时, 护理人员应引导家属开导患者[4]。此外,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适当增加病房检查次数, 如果疼痛程度过于严重, 需使用镇痛泵进行治疗。
1.2.4 整体化优质护理 整体化优质护理是指基于整体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 根据患者存在的、潜在的问题, 给予针对性护理, 让患者能够在温馨的病房环境中接受治疗, 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皮瓣坏死、肿胀、皮下积液)发生情况。使用SDS、SAS评分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分数越低, 说明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 (43.45±6.29)、(45.35±8.42)分 , 对照组分别为(42.54±9.42)、(44.39±5.78)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1.67±7.84)、(30.45±3.53)分, 对照组分别为(39.85±9.65)、(40.34±9.42)分, 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期间, 观察组出血、皮瓣坏死、肿胀、皮下积液例数分别为1例(2.44%)、1例(2.44%)、2例(4.88%)、1例(2.44%),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对照组分别为2例(4.88%)、4例(9.76%)、4例(9.76%)、3例(7.32%),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1.7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当前高发的恶性肿瘤, 直接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生活, 乳腺癌手术虽然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其会造成患者形体的改变,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 超过30%的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从而影响到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 必须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过程予以重视, 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结果证明,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比常规护理好。优质护理是一个系统的护理过程, 针对乳腺癌患者而言, 其强调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过程, 覆盖在术前、术后等环节中, 医院应在恰当的时间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有关优质护理工作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 通过优质护理方式改变患者护理情况[5-8], 纾解患者治疗过程的消极情绪, 利用成功的案例感染患者, 增强其康复信心。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使得患者家属能够更好的给予患者家庭温暖[9,10], 从而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降低护理过程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 吴伟仙, 胡洁, 吴波, 等.Redon-System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9):1791-1793.
[2] 董妍, 吕静, 刘素杰, 等.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干预方案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37(6):1402-1403.
[3] 叶桦, 王虹, 代晓捷, 等.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5, 24(1):159-161.
[4] 韩娜, 刘延锦, 栗英, 等.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手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及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3):267-270.
[5] 景红娟, 金玉凤, 叶燕萍, 等.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及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8):298-299.
[6] 郭莉.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作用.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2):295-296.
[7] 李小晶.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0):199-200.
[8] 王丽平.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解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5(31):88-90.
[9] 王蕊菊, 潘丽芳, 方芳, 等.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作用.医学信息, 2014(13):280-281.
[10] 杨帆.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分析.医学信息,2015(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