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茶文化差异对茶艺英语翻译的影响
2018-01-18林筱琼
林筱琼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福建福州 350018)
引言
中西茶文化差异对茶艺英语翻译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普及,也能够提升中国英语翻译的水平,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英语翻译的作用不可忽视。
1 中外茶文化存在的差异
中国茶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东方饮料,更是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融入了中华文化精神。在18世纪之初,随着贸易经济的往来,中国红茶与绿茶逐渐走进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并逐渐流行于欧州各国。自盛唐代起,茶叶不仅流传于皇室贵族,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成为全国的饮品,饮茶活动、制茶工艺更流传在市井生活中,饮茶活动的推广使得茶文化大肆发展,更出现了《茶经》典著。陆羽全面系统地记载并介绍了茶叶种类、制茶工艺、饮茶文化等,流传至今仍被歌颂与传承。自唐以来,更是有大量的诗歌描述出茶艺习性与特点,到了宋朝有增无减,茶叶及其文化以示此作为载体被传承。据有关数据显示,到了金元明清,经统计保存下至今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超过2000首,甚为壮观、光辉灿烂。
在贸易往来之前,英国民众对茶叶文化了解甚少,整个欧洲更是缺乏饮茶的习俗。只有部分皇室贵族才可以用茶叶,使得茶叶成为特权与身份的象征。随着贸易大门的打开,大量中国茶叶以英国为入口输入欧洲,饮茶习惯不仅停留在皇室贵族更被大众熟知、接受与认可,并逐渐在民众中得流传。有数据显示,至今为止,英国民众有超过80%的人将饮茶作为每日必备,而茶叶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饮料,在饮料消费量中所占比例迅速上升约占50%。但在英国受地质环境限制不生产茶,因此,其成为茶叶进口大国,茶叶进口量为全球首位,甚至是茶叶人均消费量大大超过茶叶原产地的中国。
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更偏爱于饮用红茶,我国出口茶叶中,向英国出口红茶所占比例最大,近些年绿茶出口比例也有上升。可见,西方民族普遍喜爱饮用红茶。但从饮茶习惯来看,差异较大。
以英国为代表,其将饮茶分为早餐茶、上午茶、下午茶等饮茶方式与传统的中国饮茶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性。并且在英国饮用红茶时,常见以牛奶、糖等一起饮用,但在中国饮食红茶时,几乎不添加任何在辅助材料。英国人更是将其饮茶方式视为国家茶文化的内涵与品位,而中国人则多是在饭后进行绿茶饮用,促进肠胃消食,在赋予茶文化内涵的同时,为其增加使用价值。中国常见开水冲泡沏茶,而英国常见使用牛奶沏泡等。
2 茶艺专业英语教学中突出茶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教育部强化对茶文化的重视,茶艺英语专业书更是将茶文化作为教学培养的重点内容。在现代化教育的改革过程中,进行英语教学应当以文化理解作为知识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强调用文化背景引导语言知识学习,并充分发挥文化教学对语言学习的优势。语言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属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在语言的影响下,人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掌握社会文化,因此,为提升语言的学习效果,需要进行文化背景的学习。在茶艺专业强调对英国社会的文化掌握,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感受茶文化内涵,正确把握茶艺英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对英语国家不了解将难以进行英语茶艺的学习,更难真正掌握茶艺英语翻译。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茶艺英语专业翻译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难题不仅是语言本身的限制,更是由于缺乏对英国茶文化的了解导致翻译存在差异性。文化的差异,茶文化的不同导致学生在英语茶艺翻译时,存在困惑与问题。因此,将中西文化差异融入在茶艺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家间社会文化和茶文化的不同,利用茶文化的魅力与特色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3 以茶文化差异为切入点的茶艺专业英语教学的实施
在茶艺专业的实践具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的将中西茶文化的差异与课程进行融合,通过详尽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并理解不同的饮茶风俗、习惯、用语,并感受国家间文化内涵的不同,语言反映文化特性,造就不同的行为、交际、交流及表达模式。引导启发学生构建英语学习的全景式文化参考模式,使得学生在文化的影响下理解英语语言交际的词法、语法规范与限制,帮助学生在英语交际时走出英语学习、使用的困境。
将中英两国之间茶文化的差异融入在茶艺专业英语教学中,可在完成新汇介绍后,向学生阐述两国之间茶文化的差异,并在背景知识的引导下使学生了解特殊词汇翻译的差异性,如中国红茶,在英语翻译时则为black tea,而red tea则为另一种常见印度饮品,使学生理解英语对茶饮料的翻译为soft drinks,等等。通过向学生展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风俗、方式等增加学生对新词学习的欲望,并理解词语蕴含的深度内容,进一步实现提升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加强其理解能力。
在进行英语翻译的学习时,常见的矛盾冲突为外来文化导入,因此,为了提升外来文化导入的高效契合性,应做到:第一进行语言结构知识讲解时,对新词汇、新课文的背景进行导入与讲解,同时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述,增强学生对外国知识的感受,便于理解记忆,突破文化的限制;第二,对于相关知识的导入需要系统性、全面性,此时可对每篇英语课文进行及时的总结,并将全书的内容框架与文化体系进行整体性的机构构建,将知识体系以恰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强化学生对背景知识文化的整体感知与掌握;第三,对于文化背景的导入不局限于课本需求,更要重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如对背景国家的民族历史、宗教艺术、历史哲学等进行文化价值体系的阐述与讲解,使学生对外国文化形成社会层次的认知与理解。
教师进行课程文化导入时,教师应当向学生全面的展示英语的语言现象并加以分析,使学生在文化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化语境,逐步的完善自身文化体系,并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化深层次内涵。构建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对于茶艺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翻译存在不足,主要原因是对语言的认知性较差,使得交际过程中存在常见中式英语翻译,语言得体性不明显。因此,良好的文化导入,可提升学生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为其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在茶艺教学中,对于专业的英语翻译,甚至是茶艺英语教学均处发展摸索的阶段,教学理论及经验尚不成熟,因此难免出现诸多不足,对于茶艺与茶文化之间英语的专业性研究也处于空缺阶段,因此,只有较少的借鉴成果与经验,使得翻译仍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茶艺作为中国文化形成的特有文化载体,英语翻译表达时存出现诸多空白,因此翻译过程中,难以保证其一直具有高标准的准确性,如对于品茗的英文翻译是savor tea,而就去寓意分析此翻译并不恰当准确。讲英语的西方国家通常在主流媒体上谈论涉及品茶时,不用savor一词,西方人士则是通常使用sip与tea搭配,代表中国话品茶、品茗的含义。可见在茶艺表达翻译时,不仅要考虑英语词汇的搭配使用习惯,更要充分考量原文韵律美感,结合传达出中国茶文化的,往往增加了茶艺活动实现英语如实翻译的难度,进而增加了茶艺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
不仅如此,茶艺英语更是含有广义和侠义不同层次,,广义茶艺包包括种茶,采茶、制茶、煮茶、泡茶、品茶系列茶事活动,甚至是茶道精神与茶文化内涵,使得茶艺英语具有广泛的范围内涵,增加了茶艺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权威性茶艺英语课本教材。
结束语
在研究中西方茶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英语翻译是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茶文化差异之下,对英语翻译对策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对中西方茶文化交流有所促进。
[1]孟洋.中西茶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文化教学探讨[J].福建茶叶,2017,39(10):159-160.
[2]陈海生.中西茶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J].福建茶叶,2016,38(05):388-389.
[3]王碧.从中西茶文化差异探究茶叶翻译技巧与方法[J].福建茶叶,2016,38(0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