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护理特色优势及未来展望

2018-01-18马德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蒙医医护疾病

马德莉

(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蒙医护理学是蒙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对老、弱、病、残、幼加以护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的目的。蒙医护理学与蒙医学的产生发展是同步的,蒙医、蒙药、蒙护三者是以治疗疾病为共同目标的统一体,可以说自从有了蒙医药,就有了蒙医护理。

笔者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论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护理临床经验,就目前我区蒙医护理学的发展、蒙医护理学较现代护理学的特色优势及未来发展前景加以梳理和深入分析,旨在传承和发扬蒙医护理的传统及精髓,充分发挥优势特色,进一步提高蒙医护理整体水平。

1 蒙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蒙医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与蒙医学的渊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公元12世纪前,是古代蒙古传统医药的萌芽和积累经验阶段[1]。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蒙古人,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简单的医药常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由医生同时充当护理者的角色;而在疾病恢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主要由家属来承担。

公元13世纪~16世纪,是古代蒙古传统医药的形成阶段。蒙古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来就非常重视并强调滋补强身、提高和激发抵抗疾病的能力和体内积极因素[2]。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食膳要》一书,详细论述了酸马奶等多味乳制品、羊肉等多种肉制品及谷物粮食、蔬菜瓜果的强身功能。此外还包含了有关养生避忌、服药时忌、四时饮食所宜等丰富的内容,为蒙医饮食起居护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6世纪~20世纪,是蒙医学系统化的阶段。这一时期所著的蒙医学古籍中,包含了大量的蒙医护理理论,详尽地描述了关于行为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护理、疗术护理等蒙医基础护理学的内容。著名的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在《甘露四部》中记载“要信奉医生、药物和护理者”,可以看出近代蒙医药非常重视护理工作。

公元20世纪中叶至今,是现代蒙医学阶段,具备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医护理学理论及学科体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蒙医药实现了全面发展,蒙医医院、综合医院蒙医专科的建设逐渐形成规模,诸多医生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护理知识经验,进一步丰富并系统化了蒙医护理学理论,1999年出版发行了代表性作品《蒙医护理学》。蒙医临床护理已经形成规范,蒙医护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蒙医护理学术研究生机勃勃[3],一支专业的蒙医护理队伍已经建立起来。

2 蒙医护理特色优势

与现代西医护理学相比,蒙医护理在理论体系及护理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

2.1 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施护 现代护理理论的核心是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蒙医护理学的主要核心则是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施护。不同于西医“辨病施护”的护理程序,蒙医护理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施护的方法,同证同护,异证异护。包括调体素、标本兼护、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正护与反护、预防护理等方面,根据不同的病症扶正、祛邪,并根据病情的主次轻重,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症候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灵活运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尤其是预防护理,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为原则,从预防疾病发生向维持良好生命质量的需求转变,防止并发症,防止康复期病情反复。突出了蒙医在了解病因 、观察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整体观,完全符合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核心理念。蒙古文化的传统习俗如卫生习俗、居住蒙古包和文体娱乐活动等都对卫生保健、预防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天然的蒙医药品种繁多,资源丰富,用于防治疾病可以大大降低因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引起的药源性疾病。

2.2 独特的护理原则 蒙医护理具有独特的护理原则,包括整体观原则、寒热平调原则、引病外除原则。这些蒙医护理原则中包含了丰富的辨证主义观点[4]。

2.2.1 整体观原则 根据脏腑脉络的病理变化、局部与整体的密切联系、患者自身体质及外界环境对病变的影响等等,进行全面观察,正确认识疾病,灵活掌握,从而给予合适的护理措施,如“伏天不宜洗温泉” “九天不宜放血”等理论。

2.2.2 寒热平调原则 遵循寒热相博的辨证观点,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把“调节寒热”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贯穿始终。寒热这对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在自然界和人体各部位普遍存在,因此祛病健身也必须全面考虑,保持寒热的相对平衡。蒙医学把疾病分为寒性和热性两类,赫依和巴达干属于寒性,血病和希拉属于热性,虫病和希拉乌苏寒热并存[4],如果体内寒热失去应有的相对平衡,就会产生疾病。同时蒙医学把各类药物也分为寒性和热性两类,寒病用热性药,热病用寒性药,从而达到寒热相平衡。在此过程中,结合饮食、起居、疗术等护理,与药物治疗相配合就很重要。如治疗关节僵痛、妇女寒性病要用色布苏疗法、皮疗、陈羊粪疗法等热性疗法治疗,而把这些治疗措施安排在春季,最好是在蒙古历六月(农历三月)进行,这样见效快,效果好。

2.2.3 引病外除原则 蒙医学认为疾病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根据各种疾病的渗透、变化规律,遵循由特定部位引病外除的辨证治疗原则,针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变通运用缠、蒸、发汗等传统疗法,进行对症治疗与护理。贴敷、拔罐、放血、涂抹等传统方法,都是直接将疾病引出的方法。例如放血疗法,就是通过放出病血,达到疏通脉络或开启脉络、促进气血运行、清血热、调体素的目的。《四部医典·放血部》中说:“在引病外除的疗法中放血为最佳”[5]。用放血疗法不仅可以把“病毒”直接引出来,而且能够对附近的接受器官给予刺激,强化神经系统和体液循环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尽快治愈疾病的目的。另外该疗法还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例如某些疾病,如不及时放血,其余邪和恶血可能会引起痈疽、痞块等严重病症。

2.3 科学的护理方法 蒙医基础护理包括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疗术护理等方面,重视人体与自然环境、饮食、躯体语言心理等3活动间的相互平衡,将健康长寿作为最终的研究对象。这些护理方法与诊断、治疗、用药等密切配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1 起居护理 是指通过身语意三业护理,调节机体三根七素,促进健康、防病治病。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特点、体力以及病因、病种等情况合理调整身语意三业,强调一切适度。特点是结合季节环境的变化调节人的活动。蒙医学上将1年分为初冬、严冬、春、雨季、夏、秋季6个季节,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根据自然环境的的变化,适当的节制和安排饮食起居、作息劳逸等。

2.3.2 饮食护理 蒙医认为食药同源,注重饮食护理,推崇辨证择食,即结合病人的体质、病情、季节变化等调节饮食的性、味、量。饮食摄入的量要适当,“胃内食物占四分之二,饮品占四分之一,另四分之一应为空” “饭前喝饮品使人消瘦,饭后喝饮品使人发胖,饮品和食物一同进食使人胖瘦得当”[5]。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变味、变质、有毒的食物,防止不当的搭配,如水果和奶类、葱与蜂蜜等。还特别强调服用蒙药时对饮食的禁忌,如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茶叶、萝卜;水肿患者忌食硬固、油煎、生冷等食物;热性病患者忌食辛辣、油炸食物;消化不良、泄泻、腹痛忌食生冷食物等。这些多年临床经验中不断总结出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饮食禁忌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2.3.3 给药护理 蒙医实施给药护理的特点是根据药味、药效、药性,结合病人病情,不同途径给药。蒙药有六味,即甘、酸、咸、苦、辛、涩。六味各自有其性质及功效,总的来说“甘酸辛咸味药物治疗赫依病;苦甘涩味药物治疗希拉;辛酸咸昧药物治疗巴达干病。”[6]根据不同的病症分别采取早晨空腹、食前、食中、食后、食间、食药交替、不定时数次服用、饮食中放药服用、药与食相兼服用、睡前服用等多种不同的传统服药方法。蒙药还多用药引,一般用温开水、蜂蜜、冰糖、酒、奶、肉汤等做药引服用。

2.3.4 疗术护理 蒙医独特的传统外治技术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艾灸、火罐、按摩、推拿、冷热敷、熏洗、盐疗、沙疗、坐疗、催吐、泄泻、贴敷、涂擦、浴足、药浴、“尼如哈”“策格”“安代”疗法等,均属于蒙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这些疗法操作简便、行之有效,适应范围广、无毒副作用,大大丰富了蒙医护理的内容。护理贯穿于操作的全过程,如盐疗,在操作前要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做好用物准备,选择好盐疗部位;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状态,掌握合适的时间;施疗结束后要注意避免受风着凉,不食用生冷、不宜消化的食物等。

3 蒙医护理前景展望

随着健康理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蒙医护理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在突出传统医学特色的基础上,要更快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与人类健康发展的需求,既延续传统蒙医护理的精髓,又体现蒙医护理特色及优势,同时还要融入现代护理学的理念,才能实现对蒙医护理的传承和发扬。

3.1 规范蒙医临床护理 蒙医护理同蒙医药学一样,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防病治病中不断思考和总结的智慧结晶,并在实践中渐渐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受历史和文化的局限性影响,有许多散落在民间、宝贵的护理经验还没有形成理论规范,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大大限制了蒙医护理学的发展。

近年来,我区完善并制定了《蒙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蒙医护理技术指导手册》等标准,对临床疾病的辨证施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文件书写、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范,填补了全国蒙医护理实践指南的空白,有了明确的行业标准化管理参考依据,用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了“民族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实现了蒙医护理体系及技术质量标准与同级综合医院的运行一致,确保蒙医护理管理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进一步地走向规范化。

今后,还要继续不断地归纳、探讨、总结,进一步规范充实蒙医护理方案及蒙医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积极研究及开展蒙医护理技术,促进蒙医护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发展,促进蒙医护理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3.2 注重蒙医专业护理人才培养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扎实的蒙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蒙医护理人才,是蒙医护理发展的关键。以前的蒙医护理人才主要来自于蒙医护士学校,没有专门的教材,也缺乏成熟的师资力量。2000年后随着国家及自治区政策的调整和倾斜,逐渐开办了大专及本科蒙医护理高等教育院校,专门培养高级蒙医护理人才。蒙医护理教材日臻完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批批的高学历高水平蒙医护理人才正在不断地充实进各蒙医医院、蒙医专科的临床护理一线,并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进修学习、优势互补、区间合作与交流等方式,培养适应新世纪蒙医护理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

3.3 积极开展蒙医护理学术研究 2003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蒙医护理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提升蒙医护理学术水平,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与优势,凝聚蒙医护理专业学术力量,每年均组织全区及八省区蒙医护理学术交流,创建了内容新颖、特色突出、影响深远的蒙医护理学术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蒙医护理学术的发展。

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共识[7]。护理科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动力,要强化科研意识,重视全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选拔中青年护理学科带头人,以促进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民族医院护理人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护士科研意识较薄弱,给护理科研带来很大的困扰。但是蒙医药学发展到今天,政策的支持、患者的信赖、良好的蒙医药资源环境,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给广大蒙医护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和发展的空间。既有传统蒙医文化精髓的宝贵传承,又结合进现代护理学理念,有众多未知的护理研究对象等待挖掘,大量的护理理论及实践问题等待去探索、研究解决。

随着近年来高学历蒙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及引进,护理队伍的实践、教学、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自治区“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正在实施,蒙医护理正处于一个腾飞的阶段。让我们抓住机遇,不断地迎接挑战,探索新的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和先进的护理技术以指导临床实践,让蒙医护理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蒙医医护疾病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