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8-01-18徐海祥瞿桂香

农产品加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学校

施 帅,徐海祥,瞿桂香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行业企业深入参与准员工的培训全过程,实现“四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一种新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2015年教育部遴选首批165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单位,开始在全国相关领域推进“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然而,由于传统偏理论轻实践、与实际生产脱节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使得校企合作无法真正融合。因此,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成为各职业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2-3]。

1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双主体”协同育人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成立由地方政府和行业参加的校企联盟,形成政行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新格局。与校企联盟中大型国营民营企业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班[4]。在企业筛选中,企业要有人才储备的规划要求,在行业中要有一定的知名度,要求管理规范,有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开展专业方面的培训,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0%以上。学校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进行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合作模式,建设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功能的专业化实训基地[5-7]。例如,学校实训基地江苏中药科技园与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兴市政府)资本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等多赢。

在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领导小组,校企双方签订“双主体”协同育人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学校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技能,企业主要负责培养学徒的企业文化等企业素养、企业经营管理、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等,这样能形成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效果。

2 推进“双身份”招生招工一体化

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确定联合培养计划,制定相应的招生招工简章和委托教育合同(协议),按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明确每个学徒“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的“双身份”。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依据企业招工计划,学校与企业共同研讨制订针对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的单独招生计划。学生入学后,企业通过遴选,选择部分学生加入“现代学徒班”。学生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协议中应明确规定学徒在企业实习期间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工资待遇,并按时、按质地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最终实现“三个衔接”,即“招生与招工、毕业与就业、企业用工与人才培养”[8]。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前-职后”全程培养

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专业具体岗位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选拨条件,创设学徒岗位的学习环境和统筹好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来源工作内容,教学过程贴近工作过程,最终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设计”,并规定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校企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必须重视校企协同育人要求。在校期间,学徒的课程体系要体现学徒的成长逻辑。在课程实施方式上,要兼顾校企轮转,避免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完全分离。

4 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教学团队

专业师资队伍是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导力量,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为此,应该完善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制,完善“双导师”数据库的采集,包括“双导师”的选拔、培养、任用、考核和激励机制,并以相关制度文件的形式确保有效运行。

企业成立以技术骨干组成的“技师工作室”,主要负责学徒工的培养与学校教师技能的培训,技师可以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工作;学校在企业成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工作站”,主要负责学徒的选拔、管理,以及员工的培训与教师技能的提升。对导师实行动态管理,形成校企互通互聘共用的“双导师”管理机制,实现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企业兼职教师执教能力同步提升。利用企业生产车间,学生与企业生产一线师傅结对“师徒”关系,在“师徒同岗”的现代学徒制度下,以“传、帮、代”的教学方式,在企业骨干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企业课程学习。

5 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双模式”运行管理制度

为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运行,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利益着力点”,需要配套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建立在规章制度之上。建立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班班级管理制度,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训中心、实训基地,每个现代学徒制班开放网上学习中心,将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计划、教学课件、企业文化、学生与教师互动等信息上网,随时更新及维护,形成产教融合、校企互通的开放教学模式,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

要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学校模式与企业模式相结合“双模式”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监控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预就业实习校企双重管理体系,建成远程监控管理网站,邀请第三方、行业企业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相衔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平稳运行,保障试点班人才培养质量。定期发布第3方评价的《高职学校年度质量报告制度》、《企业岗位与岗位能力需求与供给报告管理办法》等制度,参与专业诊断与改进,为现代学徒制质量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学校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魔术师的学徒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学校推介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