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叶草的营养价值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2018-01-18

农产品加工 2018年14期
关键词:溶液生产

陈 伟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850)

0 引言

食叶草,又名食叶菜,因含高白蛋成分又被称为蛋白草(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蓼科酸模属。食叶草经通过生物杂交技术而获得的新品种,生长适应能力强,近10年来开始在我国试推广人工种植与开发。张国和等人[1]2011年在黑龙江大庆地区引种食叶草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柏绿山等人[2]近年来开始进行食叶草产品的开发利用。目前,人们对食叶草的整体认识和研究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食叶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对食叶草的认识、健康理念的转变及产业的发展,食叶草行业发展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态势。

1 食叶草的营养成分

据对食叶草综合化验结果公开资料显示,食叶草营养极其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钾、硒、锌、铁、钙)等营养成分。其中VC、胡萝卜素、大黄素、大黄酚(蒽醌类)、苷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较为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30%以上。因此食叶草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尤其作为饲料填充料,有助于禽畜增加食欲、增强体质与生长,有利于增加产量。

2 食叶草的保健功能

随着人们对食叶草的生物活性研究,其所具有的保健功效慢慢得到了多方面认可。人们可以从食叶草中消化吸收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可以很好地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免疫能力。食叶草富含比其他一般菜高的矿物质钾,钾含量可达577.9%。长期食用有利于降血糖降血压,是一种较好食疗食养植物。食叶草又因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剂成分,而成为对抗机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美容养颜等保健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食叶草中蒽醌类对黑色素瘤、淋巴肉瘤、乳腺癌及艾氏腹水癌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蒽醌类衍生物(大黄素)抗菌作用较强,逐渐受到医疗界的关注。

3 食叶草的产品开发研究状况

目前,人们对食叶草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在饲料、茶叶制品、植物蛋白饮料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

3.1 作为家畜家禽的饲料

因食叶草含丰富的蛋白质,也是家畜家禽喜食的草本植物原料,因此将食叶草加工开发为家畜家禽的饲料是大多开发者的首选。开发家畜家禽饲料对于缓解我国草原退化、饲料供应不足、粗饲料品质不高、提升家畜家禽出栏品质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张国和等人[1]2011年在黑龙江大庆地区引种食叶草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其育苗、移栽影响因素及不同密度、肥料及刈割方法对食叶草鲜草产量、种子产量、营养价值、适口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叶草鲜草对奶牛的适口性很好,大庆地区适合引种食叶草作为奶牛饲料。

3.2 加工成茶叶饮制品

柏绿山等人[2]申请了食叶草功能性茶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以下关键工艺:萎凋—切丝—杀青—揉捻—干燥—熏蒸。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口感佳、香气浓的食叶草功能性茶叶,目前主要用于饮品加工领域。

3.3 加工成植物蛋白奶产品

柏绿山[3]研究了食叶草植物奶及其制备工艺,分别通过溶解—过滤—杀菌—储罐等工艺配制原料,食叶草浆液、天然多糖悬浮剂溶液、甜味剂溶液、保鲜剂溶液、奶粉溶液,再将天然多糖悬浮剂溶液和奶粉溶液混合,于65~90℃条件下搅拌均匀,同时加入甜味剂溶液、保鲜剂溶液和增香剂,当温度降至65℃时添加到食叶草浆液中,并快速搅拌15 min后降温至55℃,即可得到食叶草植物奶成品。研究者认为,此工艺研制出的产品具有成本低、营养丰富的优点,具有鲜明的特色。

3.4 作为食品或保健品添加剂辅料

杨秀丽[4]申请了食叶草面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用各种食用面粉、食叶草原浆或原粉、辅料,调和成食叶草面团,利用现有面食制作技术制成的食叶草面食品。此加工技术要点是以食叶草原浆或食叶草原粉为原料,充分利用食叶草富含的营养和药用成分,制作具有保健和营养双重功能的食叶草面食品。

4 食叶草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叶草从种子培育、育苗、栽培、产品加工、产品流通消费等产业过程中,除了人们对食叶草的认知外,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种植生产科技水平较低

食叶草的品质与种植水平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而我国普遍在农村还处于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种植,从种植理念、种植技术水平、种植规模、种植设备的现代化水平、田间管理与作业水平等都不高,整个行业种植生产科技水平较低,仍处于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因此,提升科技水平、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智慧农业种植与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与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食叶草种植生产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4.2 产业链较短且不够完整

目前,大部分食叶草主要以鲜品或烘干初加工销售为主,产品销售期短,货架保持期短,供应范围较小。能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也很少,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链相对较短,成本相对较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因此,完善食叶草产业链,从种子培育、种植、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打通产业链条,尤其加强深加工产品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4.3 清洁生产意识有待提高

保证农产品的产品品质与安全,是农产品的基本要求。而清洁生产是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其中一个较好的生产模式,但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场地、技术、人才、市场等条件限制,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意识还不高。不能够充分保证食叶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因此,加强清洁生产意识的宣传,推动基于HACCP原则下对食叶草全过程关键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5 食叶草开发前景及展望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对食品及保健品也提出更高要求,向天然、绿色、安全、健康、营养、美味、方便及多功能方向发展。目前在我国,食叶草种植已从北方向南方扩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南方的广东湛江、广州从化、东莞、茂名、河源等地试种植并获得成功,将会随着扶贫脱贫攻坚、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食叶草将不断扩大规模种植。应加强对食叶草从种植到深加工产品的研究,优先对优质品种进行培育种植,培育满足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优质品种系列,开发出多系列的深加工产品,增加其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形成多样化规模化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食叶草产业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必将促进食叶草产业发展,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利用食叶草这一宝贵资源,开发出更多新型食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溶液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溶液』知识全解读
用旧的生产新的!
解读“溶液”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镀锡溶液为什么会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