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省平湖市渔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2018-01-18王甘翔宋之琦
王甘翔 彭 頔 杨 庆 宋之琦 马 荭
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渔业现代化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业管理服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渔业,实现了渔业经济稳定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当前该市渔业发展在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不小的瓶颈制约,在当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对于推进该市渔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平湖市渔业基本情况
平湖市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北部,地处上海、杭州、苏州三城市之间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的黄金地带,水陆交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素有“金平湖”之美誉。陆域面积5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8公里。市内河网稠密,属太湖水系,现有淡水水域面积为45.01平方公里,水面积率8.14%。全市共有河道3223条,河流总长2259公里,河网密度为4.08公里/平方公里。
2017年平湖市水产养殖面积19127.5亩,其中淡水养殖17892.5亩,海水养殖1235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22264.19吨、渔业产值33096万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1.25%和1.5%,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13.9%。主要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泥鳅和四大家鱼等。养殖模式技术进一步改善,建成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水槽20条,成为嘉兴市范围内建设池塘循环水养殖示范点最早、养殖水槽数量最多的县(市、区)。有水产加工企业2家,其中嘉兴市四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内外贸淡水虾类养殖、收购、加工、冷藏、产品研制、开发和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是嘉兴市唯一一家产品能出口欧盟和俄罗斯的水产加工企业。年加工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约6000吨,加工产值近1亿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渔业发展空间受挤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渔业水域被征占加剧,且生产开发没有土地指标,发展空间逐步缩小,渔业弱势的问题更加突出,给现代生态渔业建设带来挑战。如201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3.13万亩,到2017年仅为1.91万亩,缩减了39%。同时,水质性缺水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虽然通过持续多年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水质有了很大改善,但距渔业用水标准还是有一定差距。
(二)科技支撑仍显不足。养殖方式总体还比较传统,集约化程度不高;同周边县(市、区)相比,渔业生产和科技投入相对不足,渔业装备总体水平不高,缺乏现代化、智能化养殖生产设施设备,部分池塘等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池底淤泥厚、塘埂破旧,有效容积减小,抗灾害能力较弱。
(三)养殖品种结构单一。以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养殖为主(2017年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养殖占全市总养殖面积70%),较难适应市场对水产品多样化、优质化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因种质资源退化、病害增多等因素影响,养殖风险增大,养殖效益不稳定。
(四)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我市从事水产养殖业的大多为50~60岁以上人员,虽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但只凭经验养鱼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态渔业的需要。由于老龄化且文化水平较低,这部分从业人员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意愿不强,养殖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效益不稳定。总体上缺少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具备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等优势的新型经营主体。
三、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一)发展潜力分析。市场对水产品需求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水产品蛋白含量15%~24%,较谷物、猪肉、禽类都要高,且87%~98%可吸收,是公认的优质蛋白。近30年里,水产养殖业在全球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增长最快,占比达到了31%。其中我国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最大,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2/3。据专家预测,水产养殖将成为满足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至2030年,全球近2/3的食用水产品将来自养殖。
(二)发展趋势分析。一是因发展空间、水资源和环境压力等制约,节水、高效、生态、健康型养殖模式将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二是发展多品种、优质品质的水产养殖,满足市场多元化、优质化需求,是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三是加强与加工流通、休闲等二三产业连接,拓展渔业功能,深化渔旅融合,培育全产业链,是提升渔业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加快推进平湖市渔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绿色兴渔、质量兴渔、品牌强渔工作要求,不断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
(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一是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加快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落实分类管控措施,清退禁养区内水产养殖,整治限养区污染水体的养殖生产,推进清洁化生产。二是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技术。积极发展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多品种生态混养等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等现代养殖模式应用。加强新型节能增氧等绿色环保渔业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加大绿色节能减排养殖技术推广力度。三是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开展养殖场进排水系统改造,强化养殖水体生态调控,实现养殖尾水异位生态处理或原位净化,推动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渔业产业深度融合。一是发展生态高效高质渔业。积极融入平湖市“1355”现代农业发展格局(1个农业经济开发区、3个特色农业强镇、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和5条美丽经济产业带),争取渔业产业列入各类农业产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夯实渔业发展基础,提高渔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培育渔业全产业链经济。鼓励水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精深加工水平。顺应鲜活水产品消费习惯,发展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冷链物流建设、渔业电子商务,培育“产、加、销、旅”全产业链经济。积极组织参加优质水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加强水产品品牌建设。三是推动休闲渔业发展。突出渔业生态、文化等产品和服务供给,发挥渔业“以鱼治水、以鱼秀美、以鱼富民”功能,发展特色(美丽)渔村、观光渔业、渔家民宿、渔事节庆等新业态,促进渔业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三)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一是提高渔业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推进渔业设施装备改造,推广节水、循环、减排设施设备,完善水处理、水质在线监测、电力等配套设施,推进养殖设施装备环保化、养殖生产环境整洁化。推动“互联网+现代渔业”融合,建设生产全程追溯、环境实时监控、水质在线监测、病害远程诊断“四位一体”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渔业信息化水平。二是深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实施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载体,发布年度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建设长期稳定的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遴选一批渔业科技示范主体。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加强高素质渔技推广队伍建设。三是深化院地合作。积极与浙江海洋大学、宁波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加强协作,提高产学研推能力,实现渔业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无缝衔接,促进渔业提质增效。
(四)加强行业管理,着力推进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围绕质量兴渔目标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完成省、市、县各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力争初级水产品产地质量抽检合格率98%以上。二是实施水产品合格证制度。根据省、嘉兴市工作部署,推行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主体合格证管理制度,探索与市场准入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探索实现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三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推广生态防病技术,逐步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等使用量,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加强日常巡查和宣传教育,深入推行生产、用药、销售“三项记录”制度,提高水产养殖规范化水平。